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769)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阮家人自也是一样的说辞,也不管别人信不信,闷头越过人群,继续从韩家搬运嫁妆。

来回三四趟,东西搬空,离去的阮家人不会再回来,韩张氏索性将大门一关,隔绝外面人灼灼的视线以及八卦讨论。

门外,人们继续议论纷纷,门内,韩家人沉默地坐在堂屋,良久,韩秀才叹息一声,“嘉儿,过不到一起去,和离了也好,等你考中秀才,我让你娘再给你寻摸一个好人家的闺女。”

“嗯。”韩嘉的回应低若蚊蝇,随即道,“爹,我回书房温书去了。”

韩父知他需要独自一人静静,便也不说什么,只提醒一句,“明日还要去书院,”便将人打发了。

正相反,此时的阮家可没有丝毫颓靡,即使有,也被阮柔全身流淌出的欢乐气氛给融化了。

“娘,我记得家里还有腊肉,我好馋你的手艺啊,我早上见到院子里还有一条鱼来着,今天是个大喜日子,可得好好庆祝一番。”

“瞎说什么呢。”教训归教训,思及女儿在韩家日子不好过,阮母还是去街头买了一块豆腐回来,做了丰盛的一餐团圆饭。

第394章 虽然面上嫌弃,但最后面对一桌的好饭菜,阮家四人皆吃得肚……

虽然面上嫌弃,但最后面对一桌的好饭菜,阮家四人皆吃得肚皮溜圆,哪怕矜持的阮父也不得不起身慢慢踱步消食。

吃过饭,也没散去,一家人继续谈心。

阮柔取出自己的全部家当,拢共六十多两银子,其中十两是嫁妆,另外五十两都是她自己挣的,在省城不说富贵,起码很长一段时间不用为吃喝发愁了。

“你哪来这么多银子?”阮母震惊,她还以为顶多只有二三十两呢。

“画花样子挣的啊,”阮柔十分骄傲抬头,顺带鄙视地看了眼阮父,言下之意是,竟然有人嫌弃这么好赚的钱,莫不是个傻子。

阮父黑线,很想说,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画出值钱的花样,咳,他才不会说自己在女儿第一次拿回银子时就动过心思,结果在书房画了半个月,除去多费了不少墨和纸张,一无所获。

这么想的同时,又免不住有些骄傲,还是自家女儿有本事挣钱,这才有胆子和离,忽的,他面色僵住,自己都想的什么,和离这般事都做得出来,难不成还要夸她不成。

见一旁阮小弟蠢蠢欲动的模样,他连忙拦住,“停,你可不许带歪了你弟弟,读书人到底还是科举为重,知道了吗?”

阮小弟蔫蔫应了,其实他画画一般,就是羡慕能挣那么多钱,若是他也能,是不是就可以大大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了。

“爹,我什么都没说,你可不能冤枉我。”阮柔喊冤,“小弟,爹说得对,你好好读书就成,我自己赚的钱够花了。”其实还是不大够的,起码在省城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座一进的小院子就得七八十两,但总归不着急。

玩笑话过后,阮父阮母想了想,还是免不了担忧询问她问未来的打算,不是要逼她必须做什么,但总得有个计划,才不至于将生活过成一遭乱泥。

“我想着先挣钱,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阮柔回道,“爹娘,你们暂时可不要再安排亲事了,我现在还不想再嫁。”

阮母点头,“依你的。”

阮父面上微微的不赞同,在他看来,女子能自立自足固然很好,可终究要嫁人生子才算完整,但思及女儿刚刚和离,不好谈这些,遂怏怏作罢。

如两家人预想的那般,和离的事情很快便传开了,好在省城地方大经济发达,光是为了生存很多人就需要整日忙忙碌碌个没停,再者,和离的事罕见却并不是没有,于是很快,阮柔和韩嘉的事就再无人关注。

阮母颇为松了口气,风头过去,之后再出门买菜做什么还是如同很久以前一样带着女儿,母女俩亲亲密密好不自在。

家中和谐,唯一的烦恼就是,阮柔若再去玲珑绣坊交货,还得去韩家那边的方向,有几次竟然跟韩家人碰上,只微微点头示意。

进入玲珑绣坊,阮柔熟门熟路找到掌柜,就见掌柜的眼神怪异,想说什么又有所顾忌不敢说的模样。

一段时间的相识,阮柔很是了解这位掌柜的性格,当即便道,“掌柜的,有什么就直接说吧。”

掌柜不好意思笑笑,问,“阮姑娘,你是先前嫁入韩家的娘子吧?”

阮柔没想到,竟然连街道上的这些商贩都知道了,还以为只在韩家所在的巷子里传开呢,不过她也不否认,承认道,“对,不过现在已经和离了。”

掌柜的面色更奇怪了,似是十分纠结,半晌,终于纠结出了结果,小心翼翼问道,“阮娘子,这些画难道不是韩家的读书人画的?”

阮柔这下终于弄明白他的疑问,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有鸡蛋就够了,何必管下鸡蛋的母鸡呢?”

掌柜不好意思笑笑,事关绣坊的发展,他哪能不关注,一开始阮柔上门他的确没想什么,可等后来,绣样的价值越来越高,绣坊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好,唯恐金主被人挖走,他便悄默默派人打听了阮娘子的住处,连带家世过往,但凡公开的都查了个遍。

只不过,彼时他以为是韩家的读书人不便出面,遂委托了阮娘子,两人和离时,得知消息的掌柜简直比当事人还要揪心,一度以为生意要黄了。

故而,今日才会特别震惊,外加一点点的怀疑。

“放心吧,不是。”为了让掌柜安心,阮柔到底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却不知掌柜的思绪跑得越来越远,若不是韩家的,难道是阮秀才,也对,也是先前他先入为主,以为阮娘子嫁入韩家就以为是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