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793)
而新近得子的韩嘉固然高兴,却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发觉,有了儿子,隋氏对自己好似没有那么在意了,以往他晚上回来得晚,隋氏总会一直等他回来,而如今,早早就陪着孩子睡了,问就是以后是孩子娘,要多为孩子着想。
韩嘉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当自己是心理不舒坦,好生调节了一番。
若阮柔知道,定然是要笑个畅快的,显然隋氏对韩嘉这个夫君也没多少感情,故而才将儿子放在了第一位,不过谁说这样就不好呢。
第408章 韩家的事不过无聊时一乐,阮柔没怎么放在心上。 ……
韩家的事不过无聊时一乐,阮柔没怎么放在心上。
顺遂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等过了年,院试在即,阮父愈发繁忙,恨不得将脑袋里那些知识一股脑灌给不争气的学生。
与此同时,韩嘉也在全心准备,今时不同往日,在含章书院恶补过一段时日的功课,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唯一的难点是,上一任考官三年任期已到,新考官的喜好还不清楚。
上次吃了个大亏,韩嘉对此颇为看重,不仅自己四处打听,还请韩父以及隋家那边帮忙询问,以便选择适合的文风。
尽管忙碌非常,努力认真,但奇怪的是,这一次,韩嘉依旧没能上榜。
连阮柔听说,在家都纳闷了,奇怪问唐明德,“这次韩嘉为什么没中?”
唐明德眉眼间也带着些无语,“这次考官的风格偏向华丽,众人打听得倒没错,但鲜有人知道,他的座师出自寒门,最不喜摛章绘句。”换言之,考官的喜好并不影响他取第名次,以迎合其座师。
闻言,阮柔都有些同情韩嘉了,真真是一步晚、步步晚,她当初在院试的关头折腾,纯粹是不想韩嘉好过,当然,也有点担心韩嘉考中后,和离之事出现变故,诸如阮父阮母不同意之类事故。
但她也只以为自己不过耽误其两年时间,今科怎么都该中了,可谁知道,这考官他里外不一。
默哀了一瞬,阮柔心情变得极好,乐得看其笑话,也不知接连两次失利,会不会影响韩嘉原本的命运,毕竟其原先可是一路高中后入朝为官,崭露头角的。
不过这些与如今的阮柔没太大关系,她只在一旁看戏变好。
院试与阮家人无关,但院试的结束,也代表着来科的乡试距离不远,一时间阮小弟瞬间忙碌起来,就连唐明德因着要准备会试,不再整日闲在家中。
期间还发生了件有趣的事,因着阮小弟名义上是跟阮父一样的秀才功名,有一次阮父估摸教导得严了些,惹起了阮小弟的不服气,脱口而出一句“我都是秀才了,以后不用你管。”
一句话给阮父气的,阮柔当时不在场,但据阮母事后描述,阮父差点直接拿起鸡毛掸子,给阮小弟来一顿,即便后来被拦住,依旧气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盯着眼睛下浓重的黑眼圈,宣布了一个震惊全家的消息。
“这次乡试,我也要参加。”一语出,全家上下都惊呆了。
阮母结巴问,“可你现在都当了多少年夫子了,去的话能考得上吗?”
气头上的阮父可顾不得许多,气哼哼道,“我就不信我还比不过这个臭小子了。”
阮小弟明白事情因自己而起,当即缩了缩脖子,求救似的看向阮母,希冀她能说服阮父不要胡闹。
结果,阮母的态度却十分平静,“行,既然要考,就好好准备,我看你书院里的夫子职务要不先辞了吧。”
“啊?”这下惊讶的变成了阮父,他结巴问,“你不反对?”
“反对什么,”阮母看着他这模样,忍不住感慨,“当年我生了他们姐弟俩,家中生计太大,你这才放弃了读书,入书院当夫子,一晃眼都这么多年了,孩子如今也大了,你若想试一试,就尽管去吧,中不中都不打紧。”
阮小弟有些发愣,阮父却是感动非常,当众拉着阮母的手,两人情意绵绵,衬得阮小弟像个小没良心的。
小没良心的阮小弟事后找阮父道歉,郑重承认了错误,但依旧没拉回阮父要赶考的心。
他跟书院请辞,毕竟也没办法请那么久的假,但山长听说他是去参加乡试,压根没反对,十分大方地给了几个月的假期,还承诺书院里的书籍随他借阅,唯一的要求是,若阮父考中后不出仕,希望他能继续回来教书。
阮母称赞了山长几句,顺带问阮父,“你若考中了,想谋个小差事做吗?”
时下律法规定,举人功名者可入朝为官,不过一般也就是一个偏远小县城的县令,若留在省城,估摸最多不过一个小书吏。
“你就对我这么有信心。”阮父调侃着,“我一把年纪了,让我去当一个小书吏,我估摸也干不来,再者山长对我挺好,考中了应当还是回去当夫子吧。”阮父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读书科举、以及教书育人,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本身想要参加乡试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教导不听训的阮小弟。
不拘阮父做下什么决定,阮母都是支持的,夫妻携手一路,比之子女更能理解彼此。
总的来说,阮父参加乡试就这么决定下来。
阮柔事后听说,也只觉神奇,跟唐明德稀罕了许久,没几日,唐明德就开始了在阮家读书的日子,按他的话是,是互相探讨学问,实则就是变相指导阮父与阮小弟。
与院试乡试不同,会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中者可参加殿试授官,身份就此与百姓不同,唐明德却在此重要时刻,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指导阮家父子,阮母便深刻意识到,女儿这次嫁的人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