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847)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第439章 “嘀嘀,阮卉的心愿已完成,任务结算中。” “……

“嘀嘀,阮卉的心愿已完成,任务结算中。”

“任务已结算,即将开始下一个任务,请做好准备。”

阮柔前脚刚回,后脚,立马开始了新一次任务。

这一次,依旧是平行与六七十年代的华国,身边无人,阮柔第一时间接收了原主的记忆。

原主名为阮茵,是一名下乡知青,十六岁下乡,如今熬过七年,好容易等到知青返城,终于能够回去。

她下乡的地方位于偏远的东北,一个乡下小村落,日子虽然过得艰辛,漫长的七年,从一个城里姑娘,成长为一个能下地干活、灶房家务一把抓的乡下知青,唯一的幸运大概是因为年纪不大,没着急成家,如今能毫无顾虑地回城。

只是,她没想到,待了七年、原本以为和谐友好的大岭村,竟有人心生妄念,企图靠着跟她产生关系,进而跟着一起回城。

阮柔睁着眼,如今还是白天,知青宿舍里其他人回城的回城,下地的下地,如今只她一人,正收拾着行李,惦记着城里的长辈。

阮家上有阮父阮母,上面有一兄长,七年前早已结婚,当时的政策是一家留一个,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子女留城了,其他子女,只要没有工作、没有结婚的,就得下乡。

原主当时刚刚十六,还不到结婚的年龄,家里阮母的工作给了阮大哥,阮父是好几年的技术工种,一个月工资大几十,得养活一家老小,故而,原主也没能接阮父的工作,只得下了乡来。

好在阮父阮母到底心疼原主这个女儿,初初下乡后,补贴不少,只是,随着下乡时间渐长,听说阮大哥婚后生了两三个孩子,经济压力渐大,慢慢的,城里的越来越少,可以说,下乡的后几年,原主都是实在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挣的工分养活了自己。

如今能回城,原主心情很好,却没想到,也就是今天,一场噩梦,毁了自己的一生。

回忆到此,阮柔一惊,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今天,村里一个二流子打了歪主意,青天白日的,进门**了原主。

这年代管得极严,流氓罪被抓住都会被判吃枪子,只要原主咬死对方耍流氓,就能送人去死,但那二流子早有准备,二流子姓孙,是村中大队长的表外甥,平常靠着这层关系可没少占便宜,在这事发生后,原主不顾同屋知青和村民们所谓“好心”的劝说,硬是咬牙报了警。

只可惜,大岭村里,那二流子早就打好关系,拜托了大队长的表舅,串通村中上下,硬是将两人的关系定义为早已谈婚论嫁的对象,甚至倒打一耙,栽赃原主是因为能回城,所以毁约要抛弃男人回城的狠心知青,同出多年的知青们,为了回城的希望,也不敢替原主说明真相。

三人成虎,前来处理的公安局同志也无法分清真相,囫囵着处理了,还劝原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能这么狠心。

一个二流子**犯,就这么荒谬地成了原主的对象,被二流子带上一家子赖着回城,跟着在阮家混吃混喝,什么也不干,愣是就这么祸害了原主一辈子。

想着想着,阮柔心头火起,来到灶房,先是拿起了灶台的菜刀,那菜刀极厚,但切口处十分光滑锐利,可见是时常磨刀的,只是,很快,她将刀放下,总不能真为了一个垃圾,搭进去自己的一条命。

搜寻半晌,她最终选中了灶台一根足有小臂粗的圆木棍,试了下力道,很是坚硬,这才满意将棍子随身携带,到底不放心,将菜刀提着塞到了枕头底下,若有个万一,也有个保障。

屋内的行李才收拾到一半,别看乡下知青日子过得穷,几年下来,积攒的东西可不少,原主一样都舍不得丢,想着坐火车回去,干脆都给收拾了。

左右无事可做,阮柔继续收拾着,等整理出几个大麻袋,耳尖的她听见门外传来异动。

心中一紧,她知道,定是那**犯来了,放下麻烦,提起圆木棍,来到门后,前脚,二流子刚撬开门锁,嘴角露出一丝邪笑,后脚,脑门正中就迎来一棍。

阮柔用足了力道,原主又是干惯了农活的,一棍下去,当场将人敲晕不算,脑门上还“汩汩”冒出鲜血,她登时唬了一跳,倒不是担心伤了人,在她看来,一个垃圾**犯,就是打死了都不可惜,她担心的是留下痕迹,牵连了自己。

手忙脚乱找了件旧衣裳,将人脑袋胡乱裹住,确保没有血液留在地上,这才松了口气。

也不知这二流子提前做了什么,左右四下皆无动静,阮柔出门看了一圈,见周围无人,使出吃奶的劲,愣是将人活生生拖了出去。

知青院位于村中偏西,离村民聚集处较远,西北方是一座小山丘,阮柔将人拖到山丘处,仍觉不放心,又使出洪荒之力,将人拖过了山丘,扔进一处小山谷。

取下包裹脑袋的衣裳,那血竟然已经停了,但仍血乎乎的,阮柔瞧了有些恶心,本来不准备对人做什么,担心人真的死了,但这明显不像案发现场,她犹豫半晌,将人脑袋提起来,将伤口处对着一块大石头又来了一下,然后,鲜血有汩汩留了出来。

阮柔拍手,好了,这下看着问题不大了,染了血的衣裳自然是没法要了,但也不能随意扔了,趁着血液还没凝固,她干脆凑了几件脏衣裳,一起去河边洗了,也好在人前露个面,有个人证。

洗了衣裳,晾在院子里,行李也收拾好,这下是真无事可做,但叫她睡一觉,也是不敢的,担心那二流子还有什么后手,按原主记忆,二流子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