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菟丝花女配(快穿)(853)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嗯。”阮柔小声应着,“小红,你如今上几年级了?”

“二年级。”阮小红答。

阮柔算了下,也就是六岁就去上学了,可真够早的。

乡下条件不好的,有的八九岁了家里才送去上学,放了学还要下地干活,打猪草捡牛粪挣两个公分,而城里则不一样,从出生就有口粮,待家里挣不了钱,不如早早送去学校,还省得腾个大人带孩子。

姑侄女俩絮絮叨叨说着话,薄薄一层木板根本不隔音,木板另一层,阮父阮母听到女儿和孙女的说话声,心中不由得宽慰。

翌日清晨,阮柔早早起来,洗漱过后,帮着家里做早饭,等吃过饭,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她这才回到小隔间,开始今日份复习。

好在小屋朝向不错,隔开的小间刚好有一扇窗户,如今趁着日光,光线正好,阮柔翻动书页,不时下笔,抄写或计算些什么。

阮母收拾好家里,见女儿安静看着书,干脆将小孙子带到外面院子里,省得待会孩子闹腾起来。

复习的第一天,阮柔将课本大概翻阅了一遍,结合去年高考的试卷,心中大概有了主意,只是,原主的课本都是几年前的,也没有最新高考的提纲和试卷,她还得想办法去买些回来。

于是,回城的第三天,阮柔第一次走出弄堂,揣着身上的几十块钱,往记忆中书店的方向而去。

沪市繁华,大街小巷很是热闹,往来人群的穿着干净整列,带着一股其他地方没有的精神气。

阮柔身上穿的则是好几年的布褂子,很是格格不入,但阮柔混不在意,眼下的困境只是暂时的,等三个月后,她考上大学,再想着改善生活环境也不迟。

辗转了几条街道,阮柔来到育才书店,不过十平米的书店很是热闹,与几年前的读书人遭唾弃不同,自从高考恢复后,大学生一瞬成了比工农兵更为光荣的存在,书店每日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尤其与高考有关的资料,更是每每刚到货就被抢购一空。

第443章 也是阮柔赶巧,今日书店刚到新到一批高考复习资料,书店里……

也是阮柔赶巧,今日书店刚到新到一批高考复习资料,书店里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在门口张贴告示。

因着消息刚刚放出来,今儿又是工作日,也就一些闲散青年在店里,阮柔上前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一小会功夫,原本书店的人已经自动排起了队伍,阮柔一边揣摩着告示上此次到货的书籍,一边排到了队伍最末端,她发现,还有的人急匆匆从书店跑开,有可能是回家拿钱,也可能是回去通知亲朋好友。

店员贴完告示,看着齐齐整整的队伍,很是心情愉悦,早半年,那时候半夜来抢书的场景她至今还记忆犹新呢,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

清了清嗓子,她开口道,“今天书店新到一批高考复习资料,是XX大学教授最新出的,书本的名字和售价刚才都贴在外面了,有不记得的可以再去看一眼告示,买书的人多,清楚的就排好队,也不多耽搁大家时间。”

众人纷纷点头,但没有一个队伍里的人走出去再看告示的,即便有不清楚的,前后左右一问,也就差不离了。

说话的功夫,她的同事们已经将书搬过来,售价都是固定按照背面的标价来,倒没有什么好讲价的,故而买卖的过程倒是很顺利。

很快就轮到阮柔,她将刚才看好的书说出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随着口袋里的钱掏空大半,阮柔手里捧着厚厚一册书,很是高兴,原以为还要碰壁几次,没想到这么顺利,接下来的时间,有了这些书,她可以好好窝在家里复习了。

往外走的功夫,外面还有络绎不绝的人群赶来,阮柔心想,哪怕沪市,没考上大学的青年也不在少数,且去年失败的人中,少不得有大批没有资料导致落榜的人,今年自然要更加努力。

来回一趟的功夫,阮柔回到家时候,阮母正在准备午饭,见她抱着一堆书进来,想必花费不菲,昨晚老头子可跟她说了,只要女儿认真考大学,他们做父母的就得大力支持,起码钱财上缺不了。

对女儿的期盼,加上下乡七年却没补贴多少的愧疚,使得阮母这回很是大方,哄走了小孙子,她从屋里掏出昨晚准备好的一沓大团结,拢共一百元,饶是对还算宽裕的阮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小茵啊,今儿买书花了不少钱吧,来,这点是我和你爸的一点心意。”说着,偷偷将手中的钱塞过去。

“妈,这是?”看向手中的大团结,阮柔略显吃惊,她有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原主下乡之后就跟阮家有了一道道隔阂,如今阮母竟然主动塞钱给她。

阮母却没注意到她的神情,继续叮嘱,“你好好复习,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也让我和你爸有个大学生女儿,这辈子也就值了。”

阮柔听后,心中沉甸甸的,她自是明白,大多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有条件的,诸如听话、长得漂亮、学习好、有出息,当然,若是儿子,很多时候很多条件都可有可无,但仍有传宗接代的要求,如今她不过是展现了自己在学习读书上的些许能力,阮家的态度就有了质的提升。

“嗯,我会好好复习的。”阮柔没有推拒阮母的好意,她如今用的是原主的身体,争来的荣誉也有阮家的一份,拿这笔钱也不亏心。

“好好好,你先去看书吧,待会饭好了我叫你。”阮母态度和蔼,忙活起来也觉得格外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