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托梦教爹当富二代(47)

作者: 黎因浅墨 阅读记录

听了黎成周的话,方孝全撇撇嘴,且不提这两架的钱是哪几家来出,就会有好一番争论,便是做好后,谁家先用后用,也不是小事情。

天气越发的热了,根本没有下雨的迹象,这水用的晚了,庄稼可是要损失的不轻。

这也是为什么村长没有组织全村出钱,大家共用两架水车的原因。

里头难以平衡的点,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几家合着做了水车,用完之后其他人想用要给出什么?那就他们双方商议去吧。

“天气热,人的火气也上涌,怕就怕本只是三言两语的不合,最终却能闹到动手。”黎成周叹道。

方孝全也拿着一把蒲扇使劲儿给自己扇风,对黎成周所说,他也是认同,可除了认同外,他也没什么好法子。

除非他能叫老天下雨。

一连又热了些日子,眼见着进了八月,快到收割的日子了。

这时的落花村和长溪村两村的村民,心却是稍稍落下些,因为两村共四架的筒车,已经到位三五天,哗啦啦的水流沁润了每一寸田地。

眼见着那些苗子一日比一日精神,米粒一日比一日饱满。

这个时候村民反倒是不期望着下雨了,否则收割的粮食不能晾晒干,那是会发芽甚至霉坏。

但,偏偏老天似乎就这般爱与人开玩笑,有经验的老把式看过粮食说再过三五日就能收割了,第二日的半下午,风云骤变。

似乎是积攒了快两个月的雨水,都要在这一下午下完似的。

黎家的屋子虽是收拾过,可毕竟只是草叶搭的屋顶,这样的大雨,屋里还是有些地方淅淅沥沥起来。

黎成周只来得及安排好儿子,便与妻子、弟妹一起忙碌着。

人淋点雨已经没有人在乎了,最紧要的是那些酱缸,虽眼瞅着风云有变的时候,就已经抬回了原来那个灶屋里,可也经不住这般的大雨。

何况还有一屋的,放着长毛的豆腐块。

捆扎好的、砖块一样的甜面酱块也要有一席之地。

满满当当之中,还要摆放上接水的罐子。

最后没办法,黎成周索性开始冒雨修屋顶,宣蓉、宣霖披着蓑衣给他递草,屋里的宣姝给他看着哪里漏雨。

一番折腾下去,除了给黎淮星喂了米汤,几个人连吃饭大力气都没有。

——喝了快三个月的牛乳,骤然又换回米汤,黎淮星哪里能适应。可也没办法,人家牛犊子都断奶了,而黎成周还没遇上带崽的羊。

这一场大雨,让许许多多的人都忧心的睡不着觉。

也幸好知道快收割后,大家便将水车停了,没再往田地灌水,否则再加上这大雨,地里只怕是要涝了。

然而即便如此,经过一夜再加半日的大雨,第二日午后冒着小雨去看农田的村人,还是一个个唉声叹气不已。

“我爹撅了田埂,放了好半晌的水,这雨实在是太大了。”方孝全说。

这样的雨,小贩也不来进货,不过他还是来黎成周家做工,没两日便又能赶集了。

“村里三叔公说,这样下了一场,收雨后应是不会再下了,就是田里的土得多晒上几日,不然也没法收。”

黎成周没分家前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对这种田收粮的事情自也是熟的。

这一场雨下来,说不得还会打倒不少苗,那眼见着长好的粮食,就得泡在了雨水里。

不知多让农人心疼。

方孝全显然也想到这些,却也不好一直唉声叹气,农家人总有几分信“运道”的,觉得总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会叫人晦气。

索性就换了个话题,只要后日不落雨,他们的麦芽糖、腐乳就肯定好卖的。

——大酱就没有了,最早那一批大酱还得过一个半月呢。

他们说回了生意的事情,还有宣霖读书的事情。

按黎成周的想法,既然要读,又有天赋、有毅力,那便至少送去镇上,正儿八经入书塾好生学习。

宣霖此前的夫子,家住长溪村,是位老童生。教教认字是不成问题,但若说真教什么学问,显然是不成的。

但还没商议好这些事情,黎成周却意外的用他会的美食,给宣霖换来了一位了不得的师父。

而且,这场目前被他们“厌弃”“诟病”的大雨,还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眼下他们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未来,还只在争辩到底直接去县里,还是先去镇上打打基础。

嘴上不停,手上更是不停,毕竟每回的大集,他们也是能赚不少银钱,可不得好生准备着?

到了大集这日,几人刚到集上,就发现今日的人不但格外的多,还有不少是生面孔。

“哎,听说前两日那大雨,好些小船还翻了,可吓人了。”

“倒是没听说出了甚人命。”

“可钱财也损失不少吧?”

毕竟是骤然暴雨,难免出些意外,不过好在不是深夜,河面上也颇多船只,大家互相帮助着,也算稳当的找了码头停靠。

“倒是又叫张家坝那码头挨挨挤挤。”说这话的人,颇有几分艳羡。

虽是些许闲谈,却也叫黎成周和方孝全他们了解了这些生面孔的来历。

都是迫于暴雨,留在张家坝的客商。

——虽说不少是大船,并未因暴雨翻船,可暴雨也不好行船。暴雨后,也需要休整一番。

方孝全道:“此回集上人多,咱们这点腐乳怕是不够卖了。”

说道这里,他还颇有几分后悔,没早些听闻外头的消息,也好多带一些东西来。

这得少赚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