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托梦教爹当富二代(60)
黎成周没有询问她为什么这么问,只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在她潸然泪下的时候,温柔地给他擦拭眼泪,许久,宣蓉渐渐平静下来,他才开口询问。
床边的黎淮星虽觉得旁观父母谈恋爱不太好,但宣蓉这情况很是不对,他这时根本不可能睡着。
他不出声,这俩人也没有觉察。
宣蓉平静了许久,这才开口说了一直梗在心头多年的旧事。
就是宣于氏口中的那个孩子。
那时候宣姝和宣霖也就比现在的黎淮星大几个月,而宣于氏的孩子早产了近三个月,虽说看着比寻常足月的孩子也不差什么,宣于氏还是照顾的无比尽心。
那也是冬天,给孩子准备了足足的炭火,生怕冻着一点,因为是个儿子,宣大牛虽不会上手照顾,但这些东西却不省着。
但最后,孩子没了,宣于氏说是因为宣蓉没去换水,才导致了孩子中了炭毒。
此前已经无声哭过一场,所以此刻宣蓉的声音还算清晰,她道:“我还记得,那时候她并不让我和弟妹们进屋,说是我们进进出出会带了冷风。”
那屋子里那么暖和,哪里是他们能享受的起的?
“等要喂奶时,宣于氏回屋看到孩子没了崩溃大哭,把我叫去打骂的时候,桶里还有水,但她那样骂,我以为那些水,就是不够的。”
那时的她,不过也是十岁出头罢了。
因为都不懂,大人那般说,她便以为都是自己的错。
——哪怕一开始宣于氏就说了不准她与弟妹进那屋,她与弟妹只能羡慕着那间屋子的温暖。
黎成周听出宣蓉虽是不喜欢宣于氏,但对那个孩子是惋惜的,便道:“我现在去跟村长说这个事情,今晚怕是不少人家要用炭,你在家好好照顾儿子。”
黎淮星原以为黎成周会说出什么安慰宣蓉的话,这个时候宣蓉不该更需要陪伴吗?
宣蓉却是连连点头,开始帮黎成周准备衣服。
今年家里富裕了些,他们都做了不只一身衣服。
这冒雪出门可不容易,她也怕黎成周受寒。
而这一夜,落花村近乎无眠。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信,只是事关人命,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过了这一夜,大家继续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年的所有东西,一直到了年廿三,一切欢笑戛然而止。
这一日本该做糖糕、祭灶王,可晴空霹雳一般,皇帝驾崩的消息忽然传来,将一切的喜悦戛然斩断。
皇帝驾崩,天下缟素。
自皇帝崩逝这一日起,上至皇亲贵胄、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皆百日内不得宴饮作乐。
七七之日不得屠宰见血。
一月之内不得有男女婚嫁、纳妾之事。
而至亲之人,则披麻戴孝、茹素守灵,若有违逆,则是大不孝。
落花村倒是离得远,只要不是载歌载舞,关起门来吃几口肉不叫旁人知晓,倒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
只偏在这新年临近的时候,不知多少人肚子里颇有怨言,毕竟待百日一过,这都进了三月,忙于春耕的时候了。
不过,这事儿对还不能吃大鱼大肉的黎淮星而言,唯一的影响大概就是,白做了那一身红艳艳的衣裳了。
第26章 你等我长牙!
所谓“天高皇帝远”,百姓们虽为驾崩的皇帝不宴饮、不嫁娶,可实际上却也没太多悲伤。
对于年仅十七的、刚做了两年太子的太子因“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灵前继位一事,也没什么意见要表达。
他们只希望不要是一位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暴君,只希望他们现在的日子,还能安稳平顺的过下去就好。
但这些,也不是眼下就能看出来的。
再是有“远见”的人,不与新皇朝夕相对过,也并不能知道他的脾气秉性,所以作为黎民百姓,大家的日子都还是照样过。
就是黎成周做的那些米花糖,不好卖了
本是为了新年而做,这糖价格不高,又是年间,大家也都愿买一些甜甜嘴。
可现下天下缟素,不得宴饮,这年也就过的“无声无息”了些。
——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大家当然是关起门来该吃还得吃,可那些还没来得及准备的东西,也就不好大张旗鼓的采买了。
哪怕是离着盛京远着呢,原本年底该日日开的大集,也是廿三之后就停了。
以前十日一次的大集,之后还会不会开,也还没个准信。
到最后都过了一个月的婚嫁禁止时间,有推迟了婚期而不得不抓紧办的人家,也是不吹吹打打,原本的喜气都被压了下去。
但好在也没发生别的大事,也算是顺顺当当过了这百多天的“沉闷”日子。
这日,黎成周一家重新开始做米花糖,一边商议着宣霖到底是去镇上读书,还是县里读书。
——此前他们家那些米花糖,除了或送亲朋或低价卖于一些村民外,就是自家吃。吃的现在闻着这糖味,也根本不馋了。
黎成周道:“你莫要管那束脩的事情,只是想好如何读书就好。只是,若是去了县里,便是要离家了。”
“不过我也问过人,那县里的书塾,有些是有住宿的。”
但不提住宿、生活都需要银钱,便是那许多人一起住着,也不会有特别好的环境就是。
当然,读书的环境必然是不错的。
——其实这不过是黎成周的固有印象,觉得都是学子住一处,还能不一起读书?可实际上,只顾玩乐的也是大有人在。
宣蓉听着就有些心疼,即便过了年,如今的宣霖也不过十三岁。哪怕在他们家好生养了大半年,可此前亏了身子,这短短时间也是养不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