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冬天(202)
通过银行流水的层层剖析,他们逐步勾勒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资金流动网络图:盛阳集团与云来集团之间存在多达二十七笔表面光鲜的商业往来,宛如平静海面下的暗流,但深入分析后揭开真相,这些交易背后隐藏着精心设计的洗钱路径,每一环节都计算得天衣无缝。
“看这儿,”数据分析专家眼神锐利,在灯光昏暗的案情讨论会上指着投影屏幕,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激动,“这笔五千万的转账尤为可疑。表面上是盛阳集团向云来子公司支付的项目合作费,但资金进入账户仅七十二小时后,,被分散转入了十二个不同账户,最终悄无声息地流向了三个从未实际运营过的空壳房地产项目。”
林星澈俯身凝视着复杂的资金走向图,眉头紧锁如同打了死结,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这些空壳项目的注册地址都刻意藏在偏远地区,法人代表全都是盛阳集团高管的亲属或密友。”她调出几份关键文件,语气中带着发现真相的兴奋,“我们在云来的内部审计中挖出了蛛丝马迹,这些项目的立项文件都经过特别审批,巧妙地绕过了常规评估流程,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
沈放站在一旁,双臂抱胸,冷峻的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向图,只是简短地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言语,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锐光泄露了内心的决心。
与此同时,警方搜查小组在盛阳集团总部那座光鲜亮丽的大楼和几位高管装潢奢华的办公室中发现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文件。包括多份带着紧张笔触的手写备忘录、刻意隐瞒的合同附录,以及几份标注着鲜红“绝密”字样的会议纪要,文件中详细记录了合意村拆迁补偿款的分配计划,以及如何通过层层转手将这些本该属于村民的血汗钱转化为“合法”收益的精密操作步骤。
当证据汇报到沈放面前时,他只是冷冷地吐出四个字:\“足够收网。”声音如冰,不带一丝情感波动,却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寒意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证据已经如山般充分,警方决定拔出利剑。在市局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多个精锐抓捕小组在同一时间展开行动,分别前往盛阳集团各涉案高管的办公地点和住所实施抓捕,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已然撒下。
行动当天凌晨四点,十七名身着便衣的警员如同无声的影子悄无声息地包围了盛阳集团副总裁孙向东的家,当破门而入的瞬间,他那布满惊恐的双眼中映射出了警灯的冰冷光芒,他的第一反应竟是慌乱地试图销毁一部加密手机,手指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在随后的搜查中,在别墅地下室隐蔽的保险箱中发现了一系列未经公开的合同文件和资金分配记录,他被戴上手铐时,那副不可一世的傲慢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张苍白如纸的面孔和不停颤抖的双唇。
整个抓捕行动精准而高效,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没有惊动媒体,也没有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却精确地斩断了盛阳集团多年来精心编织的罪恶网络
沈放站在案发指挥中心,透过监控屏幕看着被带走的嫌疑人们。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只是双手插兜,目光如刀般锋利,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见的冷笑。“自作聪明。”
然而,在沈放的心中,还有一个未解的谜团,如同一根淬了毒的针,日夜刺痛着他那冰冷理性的思维。为什么在五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杨志国和盛阳集团就已经将目光锁定在林星澈身上,布下这盘足以毁灭一个人的大棋?
那时的林星澈还只是星来医疗的合伙人,和顾云来一起为公司上市奔波,她身上到底有什么值得杨志国如此不惜代价?仅仅是因为她与顾云来的密友关系,以及与顾永谦的师徒情谊?还是有什么更深的、不为人知的联系?
“案子还是有漏洞。”沈放的语言如同手术刀,冰冷而精准地切开了沉默的空气。他的声音低沉而危险,“杨志国解释了钱的来源,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是你。”
林星澈她缓缓转向那面贴满照片和线索的案情板,无数红线交织成一张看似完整却暗藏缺口的网。她的倒影映在玻璃上,与那些嫌犯的照片重叠,恍如命运的隐喻。她轻咬下唇,眉间凝结着一丝不安:“你认为这背后有什么更深的联系?个人恩怨?还是……”“
沈放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目光如同穿透寒冬的冰刀,透出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寒意,“我怀疑,是他回来了。”
审讯室内光线昏暗逼仄,仅有一盏孤灯悬于半空,投下惨白的光晕,墙上映出几道变形的人影,如同无言的陪审团静静观望。
杨志国面色苍白,坐姿僵硬,双手紧扣在桌面上,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凸显,眼神不断闪躲,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呼吸短促而不均。
沈放在对面岿然而坐,如一尊沉默的雕像,眼神却锐利如刀,似能洞悈人心最深处的秘密。“五年前,”他的声音冷静得几乎没有温度,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空间似乎都陷入了一种窒息般的沉寂,“你们就开始布局陷害林星澈,为什么?”他略微前倾身体,目光如钢钉般直直钉入杨志国的眼底,不容半点闪避。
这个简洁而尖锐的问题宛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了杨志国的防线。他身体本能地向后缩,喉结滚动几下,眼中闪过一丝诡秘的慌乱,显然措手不及:“我...我并不完全了解具体原因,”他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但我推测,很可能是因为林星澈与顾云来、顾永谦关系过于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