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一个冬天(4)

作者: 陈年明月 阅读记录

第2章

燕州的东华区仿佛是一幅充满张力的城市风景画,旧时的温度与现代的光影交错,蕴藏

着人间百态。

北边大学林立,书声琅琅,青年学子在明亮的教室中憧憬未来。而更北的城中村却呈现出另一种景象:狭窄的巷子里堆满了电动车和晾晒的衣物,逼仄的出租屋如同火柴盒一般挤满了异乡人,他们在廉价的生活空间里承受着无数复杂的矛盾与艰辛。星光大道的霓虹灯如脉搏般跳动,酒吧、夜总会夜夜笙歌,迷离的灯光掩映下,隐秘的交易和不为人知的故事正在上演。

东边的科技园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年轻的白领与工程师们埋头在格子间里,日夜为梦想拼搏。然而,高楼的阴影下,老街巷子依旧保持着浓厚的市井烟火气,菜市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与现代化的冷光形成鲜明对比。

南边老工业区的景象则更加沉重,废弃的厂房如同巨大的怪物沉默伫立,而旁边的小作坊昼夜喧闹,透出一股破败的气息。治安问题在这里格外严峻,刑侦队几乎每周都会接到报警,案件堆积如山,侦破工作困难重重。

刑侦支队长萧成功站在星光大道的一座高楼上,俯瞰着整片东华区。他的目光穿过耀眼的霓虹,掠过老城区的低矮屋顶,落在远处工业区昏暗的灯光上。他深深叹息:“这里是整个燕州的缩影。新旧交替、光明与阴暗交织在一起,写满了城市最真实的故事,也映照出人性最复杂的侧面。”

萧成功身后的沈放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扫过川流不息的车流,却没有停留。街景对他而言,既无情感牵绊,也无需多余理解。他不属于喧嚣,也不融入寂静;热闹与破败,对他毫无意义。他的世界,只关注那些隐匿在城市深处的蛛丝马迹——小路与死胡同,往往藏着罪恶。

观察、记录、分析,构成了沈放的日常。他的脑海中像有一张城市地图,每条小巷、每个转角都清晰在目,每次案件的发生,都让地图更完整。至于他人的喜怒哀乐、市井百态,他从不在意。他的眼里只有细节,他的脚步追逐真相。

这一刻,他侧头看了萧成功一眼,仿佛在等待对方开口。但更多的,是他对这片土地深刻的熟悉与冷静判断。他无需多言,行动便是答案。

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像暴风雨前的低压,李队的怒火铺天盖地,而萧成功则沉默地坐在一旁,眉头紧锁,目光如刀般落在沈放身上。

“沈放!”李队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压抑不住的怒意,“你昨晚上到底在想什么?!”

沈放站在办公室中央,目光平静,脸上没有一丝悔意,也没有任何为自己辩解的打算,只是低声说道:“目标已经控制,任务完成。”

“完成?”李队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声音更加尖锐,“你是救了人,可你有没有想过队伍的整体安排?私自行动,打草惊蛇,伤了那几个人怎么办?”

萧成功坐在一旁,终于抬起头,语气低沉而冷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李队,够了。”他的目光如霜,直直地盯着沈放,冷冷地说道:“沈放,你的行动可以说是出于好意,但你不能总是单凭个人判断行事。纪律不是摆设。”

沈放微微一顿,眸色稍稍变深,却依旧保持沉默,没有任何反驳。他的沉默让气氛愈发紧绷,萧成功看着他,目光中浮现出一丝疲惫与无奈。他压了压眉心,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沈放,我知道你习惯单打独斗,但这是团队,不是你的战场。”

沈放微微一凝,依然没有反驳。他的沉默让萧成功更加恼火,脸上浮现出疲惫与无奈。

“你到底明不明白?”萧成功站起身,语气不再激烈,但却透着一种深沉的压抑,“昨晚的情况,要是晚一秒,后果就不仅仅是那个人,甚至可能是整个队伍——包括你自己。”

沈放依旧站得笔直,表情如常,仿佛一块石雕。萧成功叹了口气,手按在眉心,挥了挥手:“出去吧,沈放。以后别再做这种擅自决定的事了。”

而会议室里,萧成功捏了捏眉心,语气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这小子,就是太倔。”

刑侦支队长萧成功,是沈放的师傅,也是他职业生涯中唯一认可的引路人。多年前,沈放在特种部队服役,身手敏捷、反应迅速,但一次心理测试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

“情感障碍严重,不适合长期执行高压任务。”报告上的字眼割断了他在特种部队的未来。沈放几乎无法感知常人的情绪,论是开心、悲伤还是恐惧,他都无法真正体验。这让他在危险任务中冷静无比,但也让上级对他的心理健康和团队合作能力产生了疑虑。

离开特种部队后,沈放被萧成功挖到刑侦支队。萧成功看中了他的冷静、精准和无畏——这些特质虽然让他在人际关系上显得疏离,却特别适合侦查工作。

萧成功曾给沈放安排过心理医生,沈放的情感认知障碍源自于他童年时期所受到的巨大心理创伤,以至于影响了他对情感的感知和反应。常人的快乐、悲伤、恐惧,这些普通人体验的情感,他始终无法真正理解与体验。

萧成功仔细看过沈放的心理报告,沉默许久。沈放的理性让他在任务中像刀锋一样精准,却也让他始终无法融入团队,无法理解队员们的情感需求。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萧成功。

而沈放似乎从未真正在意这些。他总是一个人默默站在角落,冷眼旁观,情感仿佛与他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