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兮(129)
应如是的双手掌中各有一道疤痕,右边的狭长狰狞如蜈蚣,乃是月前翠微亭重逢时为裴霁那把无咎刀留下的,左边的伤疤较短,却要更细,几乎将掌纹横截断开,是在无忧巷中与鬼面人交手时被对方的无影剑所伤。
眼下距离那场恶斗过去不足一月,应如是对当晚的种种细节记忆犹新,鬼面人来去无踪,那把无影剑也是神出鬼没,剑身细若柳条,薄如蝉翼,饶是他闯荡多年,亦没见过如此诡异的利剑,后来同裴霁据此打探,竟无一条线索能指明此剑来路,想不到会在这里见到疑似留痕。
“你先前说过,杀死任天祈的凶器一定比他那柄柳叶刀更细更薄,纵观此间诸人,没有谁的兵器细薄至此,它跟凶手一起藏了起来。”裴霁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凝重又暗含兴奋,“只要破解此案,我们就能把这厮揪出来了!”
应如是不置可否,他抓起一把被血浸透的泥土,在手中细细揉捻,又放在鼻下嗅闻,眉头皱起又展开,裴霁看得好笑,问道:“狗鼻子,可是闻出什么不对?”
“血和土的腥气罢了。”应如是并不将这点调侃放在心上,神态如常地回道。
裴霁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任天祈武功高强,却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凶手若非师父他老人家亲至,便一定用了鬼蜮伎俩,下药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然而,不论药物以何方式进入人体,起效过程都是一样的,即便从体表看不出端倪来,体内的血和脏器总要受其影响,这也是应如是提议剖尸的原因,只等晚些回去动手,此时听着裴霁的口气,却好似料定了他会做无用功。
两人毕竟共事过几年,应如是对裴霁的臭毛病一清二楚,遂起身道:“看来你的发现不只这些,倒是我落于人后了。”
打从认识起,裴霁就想要压过他一头,听了这话顿觉通体舒泰,笑道:“人已死去近十二个时辰,这些血浸透泥土为蝇所沾,早就臭了,便是有什么古怪味道,你也闻不出来,何况那药本就无色无味呢?”
话音落下,他转身即走,应如是紧随其后,不多时就沿着山路来到小池塘边,这里虽有山壁,但无树林遮挡,残月冷光照彻水面,依稀可见倒影。
裴霁带着应如是绕池走上一圈,三处鞋印的位置便在脑海中如点连线,属于裴霁和任天祈的鞋印正好分布于池塘左右,剩下那对只有半边的鞋印虽是朝向另一侧山路,但位于山壁阴影之下,前边还有一块大青石遮挡视线,不易被人察觉。
思及晌午那会儿在静安堂里的谈话,应如是问道:“是李义?”
裴霁颔首,先前发现自己的鞋底有苔痕时,他便怀疑上了此人,只是没有声张,吊得对方不上不下,由此换得李义在山庄大厅里的全力配合,等到搜山结束,李义果真找上门来。
“……可笑他还以为我有意放过一马,殊不知程素商也发现了这道鞋印,碍于证据不足,这才没有轻举妄动。”
这番话里的不屑之情简直溢于言表,应如是皱起眉来,问道:“你怀疑任天祈中了雨化丹之毒?”
“若非如此,我实在想不出这老家伙如何在遇敌时失却余力,乃至被人掼倒在地再一剑穿心!”裴霁连声冷笑,“雨化丹的药方是否更改、原药有无留存,全凭李义一张嘴说,他要是问心无愧,做什么遮遮掩掩,又怕什么鬼敲门?”
李义说是为了两派修好而来,可裴霁探其口风,对方分明将此行成败都押在了水夫人身上,如此一来,任天祈就是最大的绊脚石。
当着程素商的面,裴霁故意将矛头指向了水夫人,但在他心里,那藏在暗处的鬼面人嫌疑更大,待到应如是道出静安堂内的无名灵位或许跟苍山大战有关,又说血泊里的凹痕疑似无影剑所留,真凶的身影已是隐隐若现浮现,比起余生都要依靠卧云山庄的水夫人,李义只恨这根眼中钉在景州扎得太深。
应如是走到那半边脚印旁,抱臂静立了一会儿,等山风吹过,方才道:“风向不对,雨化丹也不能跟迷烟一样使,李义手里若有原药,只能下在饮食里。”
水夫人先前说过,任天祈昨日晌午在水舍陪客吃酒,赴宴者颇多,裴霁也在座,李义要想下药得手且不留痕迹,委实难如登天,而在酒宴过后,任天祈去了演武堂考校弟子,期间少不得运功动武,若有异常,早该被他发现了。
难道真是那盏参汤?
这个念头几乎同时在两人心中闪过,他们对视一眼,又相继苦笑。
第八十二章
“没有证据,这样的推论也跟乱猜无异,若将矛头指向水夫人,卧云山庄的人都要跟你拼了,到时候正中凶手下怀,后果不堪设想。”应如是摇头道,“你说自己破解了凶手布下的疑阵,总不能也是猜的吧?”
裴霁平生最恨在他面前丢了面子,当即拉下脸道:“你跟我来!”
说着便带他沿着山道走下去,夜明珠的光华将将能够照亮前路,行至岔路口,应如是忍不住露出讶色,转头望向旁侧的荒草小径,喃喃道:“竟是回来了。”
见状,裴霁总算松了口气,道:“不错,这条小径将两边山路连接了起来,凶手在那厢杀人后,故意让血迹向右滴落,假装朝那边遁逃,其实是带着尸体钻入草丛,经此下山脱身……时间紧促,道路隐蔽,要不是内鬼所为,决计行不通。”
应如是眯起眼,沉声道:“换句话说,两边用了同样的移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