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去兮(239)

作者: 青山荒冢 阅读记录

正因如此,这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才显得格外荒谬和讽刺。

第一百七十七章

应如是站在他们对面,脑中如有一双手在穿针引线,将几个月里发生的事情飞快串连起来,从前被他有意无意忽略过去的种种端倪,都在此刻浮出水面——

四年前,天下反抗之士因护生剑大案结党为盟,裴霁奉命追查,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但凡与案子扯上关系,莫不死无对证,可遭殃者或多行不义,或道貌岸然,声势日渐壮大的护生剑逆党却由明转暗,吞噬了所有谋划、线索和质疑;

二月,浮山国使船在青龙湾遇袭,裴霁曾言情报泄露于丹阳府武官孟虎之口,但他品阶低,探得口风也难确认情报真伪,除非这是个幌子,告密者另有其人;

玲珑骨失窃,岳怜青已知裴霁向散花楼发难,仍指使陆归荑赶往苍山求助,并从旁指引调查,而后联络陈秋扮作鬼面人前来接应,让应如是错认其为护生剑刺客,可当年事发突然,知道他与刺客正面交手过的人屈指可数;

借白虎玉佩追查至卧云山庄,获悉任天祈与不知僧密谋之事,裴霁誓要取得簿册,却在物证毁伤后不思补救,反倒急着对陈秋动刑,乃至大失分寸;

岳怜青以身涉险,仅安排陈秋作为己方后手实不稳妥,而在应如是将他带出地牢时,其执意不肯逃走,除却救人考量,若无情报传递,他们必为严光所骗;

再者,三尸真气反噬,裴霁命悬一线,得亏岳怜青出手解危,可他未曾修炼此功,天底下唯有两人需要这救急之法,他是为谁而学?

“从青龙湾沉船案开始,一切都是你们计划好的。”

应如是想了这么多事,其实只在片刻之间,岳怜青难以揣摩其意,只好道:“也不尽是,世事本就无常,人心更为难测。”

通闻斋灭门、寸草堂被剿、散花楼易主、任天祈之死、碧游镇大乱……这些事无不因人而变,哪怕步步为营,也难逃因果相应。

应如是的眼中有微光明灭,轻声问道:“裴霁就是护生剑主人,对吗?”

他还记得岳怜青说过,护生剑是用岳汐燕的兵刃熔铸而成,后来被转交给了别人,誓约在一年之内杀死姜定坤,算算时间,恰好是一清宫被灭门的第二年。

“南璧”的百年基业毁于旦夕,裴霁背上了洗不清的血债罪业,逐渐掌握实权,成为李元空的副手,并在前往凌山时护驾随行。案发当日,裴霁抢走巡山差事,李元空因抗旨杀死东来子而受罚,未能在姜定坤身边护卫,刺客便乘虚而入。

“一击得手,遁去无踪,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还对行宫的情况了如指掌。”应如是苦笑,满腔情绪复杂难言,“我追出行宫,看着刺客遁入湍急的河流中。”

当时未及多想,而今回忆起来,知道他怕水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那晚正好有雨,在外之人莫不浑身湿透,裴霁像个落汤鸡一般赶回来,谁都不觉得奇怪。

却见岳怜青摇头道:“不,他不是。”

应如是怔住,事已至此,这桩惊天悬案差不多水落石出了,陈秋还能活生生的站在这里,便是确凿无误的证据,但岳怜青也没有骗他的必要。

“姜贼死在裴霁的手里不假,但他不是护生剑的主人。”只听岳怜青沉声道,“你跟裴霁共事过四年,除却这个不能言说的秘密,旁的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你,他是怎样的人,你该比我更清楚,那些因护生剑而凝聚起来的人则不然。”

四年来,护生剑主人已被各路反燕义士推上神坛,饱受欺压的老百姓视其为万家生佛,黑白两道皆以“大侠”尊之,哪怕这世上没有完人,他也该是个心怀仁义的侠者,而非裴霁那般暴戾狠毒、声名狼藉之徒。

一旁的陈秋不禁发出冷笑,道:“我若早知是他,绝不敢以性命相托。”

裴霁背叛一清宫的事,对他们这些局中人而言并非秘密,身为枯叶老人之徒,陈秋憎恨辜负任天祈,也认为裴霁与其无甚区别,故不能理解岳怜青对裴霁的信任从何而来,既是血海深仇,合该不死不休。

岳怜青面色苍白,双手痉挛了几下,喃喃道:“我恨他也不是假的。”

应如是忽然明白了什么,好似有重锤狠狠砸在胸膛上,肋骨生疼,心脏剧颤。

兜兜转转,布局连环,还在关键时刻摘开了闲杂之人,独留他们几个纠缠对峙,一次次生死抉择,一次次怀疑试探,被阴云迷雾笼罩的山峦总算显出真面目。

他们要为护生剑找到真正的主人。

“……为什么是我?”短短五个字,却耗尽了应如是全身的气力。

恍惚间,他又想起那晚在明心堂里,陆归荑单膝跪在面前,桌上放着重要的物证匣,该说不愧是姐弟么?当时她的面上之色、言下之意,与岳怜青一般无二。

陆归荑盼他重掌无咎刀,岳怜青望他执持护生剑,他们都想要他取代裴霁,亦或许连裴霁也默许了这一切,但没有人在乎他是怎么想的。

应如是突然发笑,肩膀微颤,胸膛炸开难忍剧痛,有血水从左掌纱布下洇出。

陈秋从笑声中听出了几分尖刻,也打心底里觉得这事难成,但他一言不发,岳怜青也没有笑,平静而镇定地道:“因为你是翠微亭主人,因为你对夜枭卫知根知底,因为你弃恶从善活人无数,还有……裴霁他选择了你。”

这句话像是一把剑,穿过了过往的岁月光阴,直直刺入应如是的心底。

一路同行,处处试探,那些他自以为瞒过了裴霁的事情,尽在其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