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边关小厨娘(173)+番外

作者: 茶暖 阅读记录

只要能继续吃上这般美味可口的饭菜。

就算让他当大官,享清福,他也愿意啊!

“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小饭堂饭菜好吃的话,也有个缺点。”

“什么缺点?”

“容易饿的慌,我现在都有些害怕下午上课的时候,满脑子皆是小饭堂和洛阳白菜。”

“打住!你这样做十分危险!”

“正是,万不可有这般沉迷饭食而不好好学习之想法,否则的话,夫子必定会认为我们贪图口腹之欲而不好好学习,会立刻整顿小饭堂!”

“所以我们需得潜心用功读书,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此话不错……”

一众学子就此问题上很快达成一致想法,不再讨论小饭堂饭食之事,而是开始忙碌手头上的事。

一是愿赌服输开始替赢家抄书,二是开始温习功课,潜心读书,不露出丝毫端倪。

是以,在下午上课之时,所有的学子比平日更加聚精会神,劲头十足。

使得夫子们只觉得这些学子颇有上进心,连连点头表示赞赏。

下午,周智清按着先前和夏明月约定的那般,来小饭堂教夏明月读书认字。

考虑到夏明月属于初学者,周智清带来了两本比较简单的《三字经》和《千字文》,对比着启蒙儿童的教学方式来教。

夏明月在现代社会看过这两本书,但记忆的不多,且在这里这两本书皆是有所出入,所以都得重新学习。

好在夏明月记忆力不错,周智清教的内容,她皆能用比较短的时间尽数背诵下来,而后再按着背诵的内容,对照着书中的文字顺序,逐字对照学习。

周智清见夏明月学习能力颇强,又善于总结,便在简单的诵读之后,直接教其练习书写。

夏明月会握笔,能简单的写上几个字,对比画也并不太陌生,学起来不算困难。

学生学的快,做夫子的自然成就感强,教起来也就更加有精神。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周智清便教了夏明月满满一张书的字。

“夏娘子今日便先学这么多,待得空时可以多多温习练字,待明日我再查验夏娘子的习字状况。”

若是状况良好,便可以按着这个进度继续教学。

若是记住的字有限,那他便得略做调整,以夏明月能够接受的速度来。

第157章

蒜苗回锅肉

所谓因材施教,便是如此。

“是,我一定潜心练习。”夏明月冲周智清福了福,“有劳周山长。”

“夏娘子客气。”周智清呵呵一笑,“时候不早,不打扰夏娘子忙碌,先告辞。”

“周山长慢走。”

送走了周智清,夏明月将书本和笔墨纸张皆收拾了起来,进厨房去查看肉的状况。

猪肉在加了黄酒和姜片的水中煮了八分熟后,此时已经完全晾凉。

夏明月和牛氏将晾凉的猪肉,皆是切成薄薄的片,而后入锅煸炒,将猪肉多余的油脂小火煸出,直至肉片呈现焦黄色泽。

将猪肉盛了出来,留些许底油,炒香豆瓣酱、姜片、白糖、酱油、花椒粒儿,待全部调味料翻炒均匀,香味渐渐散发出来后,将择洗且切成段儿的蒜苗杆儿放入锅中。

猪肉片和蒜苗叶子依次入锅翻炒均匀后,香喷喷的回锅肉便可以出了锅。

回锅肉对火候要求较高,而小饭堂的厨房用的是大火加大灶,许多菜式为了能够做熟入味,大多只能采用炖煮的方式,夏明月为了确保回锅肉的滋味,只得采用一次少量,分做多次的方式来进行回锅肉的烹制。

但这样的话,容易出现菜全部做好后,前面做的菜凉透,滋味不好的情况。

且夏明月为了能够物尽其用,炒制蒜苗回锅肉用的并非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而是带皮后臀肉,放凉后肉皮容易咬不动,极其影响口感。

于是,夏明月决定,仍旧采取晌午为学子打饭的方式,由牛氏等人张罗着为学子们打饭,而她则是在后厨忙碌。

如此,两不耽误。

只是,让夏明月没有想到的是,晚饭时,学子来小饭堂的时间比平常早上一刻钟。

而且是蜂拥而至。

所有人皆是排着队,只等着领到饭食,好大快朵颐。

而这些学子在看到今日晚上的菜是冒着浓浓香气的蒜苗回锅肉时,原本好不容易压下去的馋虫,统统冒出了头。

就连口中的唾液,都要上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场景。

牛氏等人自然瞧出来学子们双目中透出来的“贪婪”之光,深知晚上这蒜苗回锅肉又是供不应求,事先给所有人说明了晚上打饭的原则。

定量分配,每人等量,不可以再添。

话音落地,整个小饭堂响起了浓重的叹息声。

这样色香味俱全的回锅肉,竟然不能吃个够,实在是可惜至极。

但一想到魏大厨不在的这段时日,皆是能够吃到这样美味的饭菜,心中立刻又平衡了许多。

学子们依旧按着秩序去领取饭食,又各自选了桌子坐下,慢慢享用分量有限的美食。

而为防有不妥,仍旧是心中暗喜,眉头紧蹙。

很快,周智清和夫子们来吃晚饭。

保持着翠绿色泽,清香十足的蒜苗,带了些许嚼劲儿,喷香十足,却并不觉得有丝毫油腻的回锅肉片,让周智清和夫子们觉得十分美味,饭也吃得津津有味。

唯独戴昌年此时眉头紧蹙。

如中午一般,他吃着碗中的蒜苗回锅肉十分好吃,有着想将碗中的回锅肉快速吃完,再去添上一些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