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174)+番外
但方才端饭时,厨娘说过,回锅肉有限,每人定量,山长和夫子也不例外,添是不能再添的。
这让晌午就没有添到菜的戴昌年觉得有些烦躁。
烦躁到眉头越拧越紧,连咬口中的馒头时都有些咬牙切齿。
“戴夫子是哪里不大舒服?”周智清关切询问,“我看你脸色有些不大好。”
戴昌年回过神来,忙道,“多谢山长关心,并无大碍。”
“这样。”周智清眨了眨眼睛,“那就是这饭菜不大合口?”
“并没有……”戴昌年急忙解释,“大约是不大饿吧,所以有些吃不下……”
其他几位夫子,看着戴昌年早已将蒜苗回锅肉吃的干干净净的碗,面面相觑。
那恨不得要用馒头将碗底儿给擦干净的样子,当真是吃不下?
还是说,吃成这个模样,对于戴夫子而言是吃不下吧。
从前好像没有注意到戴夫子饭量大的事情……
周智清将所有的事看在眼中,并不多言,只交代戴昌年饭后早些休息,莫要一直批阅学生们的文章,劳累晚睡。
“多谢山长记挂。”戴昌年拱了拱手,默默地将剩下的小米粥喝完。
吃完晚饭,各自回屋。
学子们皆是十来个人一间屋子,而夫子则是一人一间。
戴昌年回到屋中,照例批阅学生们这两日交上来的文章。
此次的文章乃是有关时务政事,主题是有关现如今朝廷征战的见解。
新朝建立时日不长,朝廷眼下只大力着手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开疆拓土,第二件事是休养生息,因而在选拔人才的考试中,有关时务的题目,总逃不脱这两样。
所以近日戴昌年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的课业,要好好看一看县学学子们自身的见解。
这些文章,戴昌年已是看了两日,每一篇文章皆是逐字逐句,仔仔细细的阅读,语句不通之处,难以理解之处,甚至连错字皆是认真地给标了出来,末尾更是写下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评价。
而今日,戴昌年在看文章时,却觉得心绪飘忽,怎么也沉不下心来。
晚饭回锅肉的美妙滋味似乎还在口中,无论是咽一下唾沫还是舔一下嘴唇,皆能品尝到其味道。
而面前那篇文章中密密麻麻的字,似乎都变得有些模糊,字里行间,似又幻化出了一些东西,那些东西很快堆集到了一处,形成了回锅肉的模样……
戴昌年愣了愣神,而后闭上眼睛,伸手去揉了揉太阳穴。
他大抵是病了……
晚上不必夏明月收拾打扫,加上夏明月还要回西城区家中,便听牛氏等人的劝说,早早离开县学往家走。
正值秋冬交替之时,此时夜色已经降临整个大地,街上两边的店铺或已经上了门板闭店,或是点燃了门边的各种灯笼,灯火通明。
路上行人不太多,夏明月加紧了步伐。
还不曾到家门口时,夏明月碰到了在中央厨房做活的宋氏。
第158章
说亲
“夏娘子。”宋氏热络的打招呼,“这是刚从县学回来?”
夏明月要去县学小饭堂帮几天忙的事情,夏记的人皆是知晓。
“正是。”夏明月微微蹙眉,“宋娘子这是刚从厨房忙活完回家?”
可夏记吃食摊被加盟出去后,中央厨房只定量供应食材原料,前几日又增加了两个人,忙碌有限,基本上晚饭前便可以正常放工。
论理说,不耽误回家做晚饭的。
“活是早就做完了,方才也在家做完晚饭吃过了,碰巧今日尤娘子到我家中来坐一坐,我便出来买上两块点心,包上几块糖回去。”宋氏解释。
“尤娘子?”夏明月略想了想,恍然大悟,“是落花胡同的尤娘子?”
“正是呢。”宋氏笑着点头。
落花胡同的尤氏,是整个西城区都十分出名的冰人,此时尤氏能去宋氏家中,想来是因为宋氏那个小叔子而去的。
“水生年岁不小,终身大事若是能尽早订下来,你这个做嫂子的也能安心一些。”夏明月笑道,“待到时候定了亲,也与我们说上一说,给你家贺上一贺。”
送些东西,也算为其添添喜气。
宋氏现如今最记挂的也是李水生的婚事,只觉得待操持完这一件要紧的事后,也算是完成了一件顶重要的任务。
此时见夏明月这般说,宋氏脸上笑容更浓,“待定下来后,一定跟夏娘子说。”
几句寒暄,夏明月不耽误宋氏忙正事,先回家去。
宋氏抱着点心和糖块一路往家走。
到家后,见李水生仍旧一个人蹲在院子里头,将尤氏一个人扔在堂屋,宋氏皱了眉,“怎么不进屋子里头?”
“不想去。”李水生闷声回答。
“你这孩子。”宋氏有些埋怨,“这尤娘子是专门为你的事来的,方才喊你去买两块点心,你就死活不去,这会子又这幅爱答不理的模样,会惹得尤娘子不高兴的”
冰人说媒,尽心不尽心的,区别大了去了,宋氏可不想让李水生得罪了尤氏去。
“她不高兴是她的事情,与我什么相干?”李水生撇嘴。
最好生气,再也不进他家的门,这样也不再惦记着给他说亲之事。
“你这孩子……”宋氏叹了口气。
到了屋子里头后,又忙给尤氏倒了杯茶水,“时候有些晚,点心铺子里头东西不多,挑挑拣拣的才有这些,尤娘子可别嫌弃,刚才回来时又碰到夏娘子,就多说了几句话,让尤娘子久等了。”
“宋娘子客气。”尤氏见宋氏买来的点心价格不算便宜,显然对她到来十分上心,又听到夏娘子三字,笑得眉眼都不见,“宋娘子现如今在夏娘子家中做事,自然需得跟夏娘子走的近一些,往后这活计才能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