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良娣升职记(140)

作者: 锁乐 阅读记录

太子唤她去书房所为何事?

刘中蓉随魏让一道去了太子书房。

太子书房并不华丽,书房里只有靠窗棂处有两个坐榻。

当下李谡正坐于此。

他面无表情地扫视着手上纸张,一手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圆润的玉石。

听见外面魏让禀报说太子妃到了,便唤了声进来。

魏让当然知道太子所说的人并不是她,遂看了一眼刘中蓉,做一个请的手势。

刘中蓉望了眼稍显昏暗的房内,脊背一阵发凉,不安地眨了眨眼。

刘中蓉踏进了书房,只见书房内点了一支蜡烛,昏暗的灯光称得太子的面容愈发沉郁。

“殿下。”刘中蓉尽量保持自己声量的平稳。

李谡眸光自纸张扫到她面前,见她一脸惶恐不安,不由勾了勾唇,笑问:“太子妃在害怕甚么?”

“妾……妾没有。”刘中蓉结结巴巴道。

李谡将几页纸置于案上,目光不善地看向她。

“派人将阿姝和平阳王世子之事告知张三郎,是你的主意还是刘珲的主意。”

“妾……不知殿下所言何意。”太子查到了什么?刘中蓉的身子因为惊惧而微微颤抖着,说话的声音亦颤了几个音。

“孤原以为你只是一心向着母家,念你重情,一直留你太子妃的颜面,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将主意打到阿姝头上。孤说过会保你太子妃之位,你何必生这些歪心思。”

李谡的话音刚落,刘中蓉的眼角便落下一滴滴眼泪。

她睁着被水雾蒙住的眼睛,一味摇头,不肯承认:“妾没有。”

李谡早料到她会嘴硬,此事关系到刘家一门的前程和荣耀,没有铁证在她跟前,她必然不会承认。

他将案上的纸张冲她丢去,刘中蓉只往纸上瞟了几眼,是几人的状词。

这……怎么会呢?

她嘱咐哥哥一定小心行事,寻来的人亦是街上随便找的下九流之类。

不……她不能承认,她若认了,刘家就完了。

李谡扫一眼跪坐在地上的刘中蓉,谈不上失望,“孤从前的话亦作数,只一桩,你与刘家,甚至朱家,谁都别妄想伤害她。”

太子口中的她不言而喻,刘中蓉此时反倒笑了,不由反问道:“殿下保我太子妃之位只为护着庄姝?殿下,这究竟是为何呢?”

为何?因为保住她的太子妃之位于他于庄姝最有利。

刘家有把柄在他手上,在他手心翻不起什么浪,亦对庄姝构不成威胁。

李谡却未回答她,“如此你算听清楚了,该如何做想必你已心中有数。”说罢,不顾地上之人,提步出了书房。

为何偏偏宠爱她?为何是庄姝?

留我空悬的太子妃之位,保刘家的全族荣耀吗,只为护住她一人!

教她如何不恨?

刘中蓉自他身后又发出一句绝望而怨愤的怒号:“殿下,妾不懂,殿下究竟是为何?!”为何要这般对庄姝!为何要这般对我?

李谡闻声回头睨了她一眼,继而抬步离开。

回答她的只余阵阵寒风拍打门窗之声。

第73章

真心孤不要其他人,你也不准再想穆竣……

庄姝再次醒来,屋内漆黑一片。

“雁远。”庄姝动了动干涸的嘴唇。

雁远正带着两名宫女在外守夜,听见屋内庄姝在唤她,忙拿了蜡烛进内室。

庄姝估摸自己睡了一两个时辰,不由问:“眼下什么时辰?”

雁远将内室的蜡烛点燃,道:“方过戌时三刻。”

庄姝接着微弱的烛光起身,屋内炭火足,燎得她口干舌燥,便道:“撤一个炉子下去,再替我倒盏茶来。”

雁远身后两名宫女得了吩咐便各自干活。

庄姝起身走下榻,自宫女手上端了茶喝下润过喉咙。

她望了眼外面无际的黑夜,问:“殿下还未回府吗?”

雁远说:“殿下与太子妃已经回府了。”

庄姝哦一声,并不再追问。

太子与太子妃一道回府,他并未来此,恐是去了太子妃处,她又何必追根到底给自己添堵?

雁远见她坐在榻上一手撑着脑袋便道:“良娣还有不适?不若奴婢再替良娣摁一摁。”

“不必。”庄姝道,她方才睡了一觉,眼下精神恢复许多,干坐着却显寂寥,便说:“将白狐抱来我顽顽。”

不多时,长琴抱着白狐进来。

庄姝从长琴手上接过,雁远看得艳羡,道:“这小狐狸着实精怪,如今也只有良娣和长琴抱得到她,我与云映姐姐一去它就吓得躲起来。”

庄姝轻轻抚摸着白狐,方才还在屋里闹腾的小东西此时却乖乖依偎在庄姝怀中,似是在印证雁远所言不虚。

“它呀,胆子小得很。”说罢,庄姝垂眸爱怜地看着它,白狐浑然不觉,只顾眯眼睡觉。

此时屋外挂起一阵寒风。

太子府本就是座老宅,不知哪里没修好,此时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在寂静的深夜里尤为刺耳。

庄姝怀里的白狐吓得一个激灵,睁开了眼。

见状,联想起方才庄姝的话,几人都轻轻笑了起来。

雁远起身,欲去外面查看,顺便记住此事,明天白日唤人来修缮。

才出屋子,便见连廊上有人提着灯笼走来。

李谡清隽英气的面庞在廊下忽明忽暗。

雁远一喜,眼看太子一行走近,便等在门口给太子行了一礼。

雁远的声音传进屋内,庄姝和长琴皆是一愣。

长琴听闻太子来了忙站起身,规规矩矩站到一旁。

庄姝也抱着白狐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