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良娣升职记(74)
孙氏从前听他提起过周三娘子,她本应了待他阿耶回府便让二郎去周家提亲。
哪知栾父不满意周家,恰逢当时赤北侯府的李六郎前去周府求亲,两家便成了。
栾父则为他定下同为武将吕家的娘子吕二娘子。
在此事上,孙氏对他颇为歉疚,只求二郎日后与吕二娘子能琴瑟和鸣。
栾家同吕家定亲后栾昉因在东宫任职,索性搬去了东宫,孙氏知道他心中难过,可此事已没有回旋的余地。
孙氏道:“待用了饭,我同你回院子收拾行囊。”
栾昉道:“阿娘不用劳心,只叫下人收拾几身衣服,身上带些银钱便是。”
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孙氏始终放不下心又絮絮叨叨拉着他说了许多。
譬如两地气候不同,他们此番去又逢雨季,嘱咐他定要照料好自己等等。
栾昉一一应下,“有太子殿下在,阿娘您尽管宽心。”
孙氏点点头,又问:“你与殿下去了江南,那两位良娣……”
栾昉道:“此事倒是不巧,不过按圣上的旨意应当是让二人先入东宫。”
孙氏又感慨:“倒真是没想到。”
栾昉亦含笑点头。
因栾蘅说起庄姝欲与彭家准备议亲一事,栾昉用过饭后简单收拾了行囊在宫门落锁前赶回了东宫。
栾昉回了东宫,听闻殿下尚在丽政殿,便寻了过去。
殿门外,樊九与魏让见他回来感到十分诧异,同时脸上又都带上了喜色。
樊九压低声音问:“你今日不是回府?怎又回来了?”
栾昉道:“我有事禀报殿下。”
一旁的魏让登时将脸一皱道:“殿下不让传膳,典膳局的人来了好几趟。眼下奴婢们快急死了。大家伙儿都盼着左卫率能劝上一劝,幸好您回来了。”
樊九也推着栾昉,示意叫他赶紧进殿劝劝太子。
二人不敢明言,但栾昉也能猜到必定是因太子妃一事。
栾昉心里也犯怵,心想若是惹了殿下倒都是我的祸了。
可他又怕殿下伤了身子,他想自己自小跟在殿下身边,不看僧面看佛面,况他也有正事禀告。
思及此,栾昉心一横,拍了拍殿门。
殿内未传出声响,栾昉壮着胆子又拍了拍,高声道:“殿下,臣有事禀报。”
半晌,殿内才传出声音:“进来。”
殿外三人一喜,魏让忙拿眼神示意,务必要他劝说殿下保重身子。
栾昉便在二人期冀的目光下踏入进了大殿。
“殿下。”栾昉进殿后对李谡
行了一礼。
李谡未抬头,问:“有何事?”
李谡未喊起,栾昉便不敢抬头,只垂头将栾蘅所言之事禀上。
殿内又静了片刻,栾昉跪在地上心里直打鼓,见太子久久不语亦捉摸不透殿下的心思。
正当背后隐隐冒汗之际,忽听李谡开口,“明日召礼部负责此事之人来见我。”
栾昉俯首称是,又极快地开口:“魏内监道殿下今日还不曾用膳,不若臣唤典膳局的宫人替殿下布膳。”
李谡站起身,仍旧未开口。
栾昉听见动静不敢抬头,殿外樊九和魏让亦是竖起耳朵,大气不敢喘一声。
半晌才听李谡道,“叫他们布膳吧。”
“是。”栾昉心下暗松一口气,又听李谡道:“你拿我的腰牌出宫,明日不必叫礼部的人进宫。传我的话,让他们今晚便带着旨意动身前往凉州。”
“是。”栾昉心思百转,只确定了一件事,照殿下这话的意思,阿姝即便与彭家定了亲,恐怕这婚事也得作废。
第37章
被打他说着喜欢她,却从不为她做考虑……
“娘子,不好了!”阿福一路高喊跑着进了院子,引得院中婢子们频频回头看她。
长琴跑了出来道:“瞎唤什么?娘子才睡下!”
庄姝用过午饭叫雁远陪她玩了把双陆便犯困,才睡下又被阿福这一嗓子嚎得惊起。
雁远见她醒了,上前替她卷起帐帘。
庄姝问:“可是发生什么事了?让阿福进来说话。”
阿福亦跑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行礼,大喘着气说道:“娘子,外院小厮说世子与彭郎君在马球场上打了起来。彭郎君未做反抗,硬生生抗下世子的拳脚,听说人被打得鼻青脸肿现下已被小厮抬回家去了。”
房中几人俱是一惊。
庄姝忙找鞋,雁远和长琴见状赶紧上前替她找了鞋袜。
待庄姝穿戴整齐便欲去前院看看情况,临出门又顿住,脸上有犹豫之色。
雁远说:“不若让婢子等人先去前院看看是何情况?”
“好。”庄姝也正有此意。
如今她就要定亲,平日还是少在外院走动为好,又嘱咐一句道:“你叫个外院的小厮去彭府看看究竟是何情况。”
雁远一面应下,一面与长琴出门去了。
庄姝见阿福还呆愣在原,便道:“阿福你也去,若是雁远有什么话你及时回来告诉我。”
“好。”阿福应下,连忙也跑了出去。
到了外院却未瞧见跟随在世子身边的小厮,雁远找人问了才知原来今日跟随世子出府的一众小厮全受了罚,现下都挨板子去了。
长琴问:“那世子呢?”
婢子悄声道:“世子被王爷罚跪祠堂了。”
雁远和长琴想此时在外院恐怕也打探不到什么消息,便留阿福在外院等彭府消息,二人先回了院子。
回去路上雁远放心不下,对长琴道:“你先回去,我去春儿那打听打听消息。”
长琴知道她与春儿交好,便也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