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良娣升职记(78)

作者: 锁乐 阅读记录

庄姝见她福了一礼,王妃道:“这两日礼仪学得可还行?”

庄姝见两位女官立在一侧,对王妃点了点头,却偷偷朝她眨着眼。

王妃微微一笑,对女官道:“我有些话要对良娣说。”

两位女官也很识趣,福了福身便退下了。

王妃唤了一声双珑,便见双珑拿了个锦盒置于案上。

王妃打开盒子,拿出两张单子道:“这是我原先为你准备好的嫁妆单子,如今你要进宫,单子里诸多东西都用不上,我便做主将这些换作银钱好让你带在身上。”

见庄姝眼角泛红,脸上有隐忍之色,王妃也不禁红了眼眶道:“我将你接入府中时你不过才五岁,这些年我待你视若己出,不想我们母女这么快便要分离。”

庄姝用帕子拭了拭眼睛,起身对王妃跪拜道:“阿姝跪谢王妃与王爷多年养育之恩,惟愿王爷与王妃顺遂无虞,福寿绵长。”

“好孩子,快起来。”王妃忙起身将她搀扶起来,道:“我与王爷远在凉州,无圣上旨意便不可进京,往后便只有你一人在京中了。”又道:“如今你身边伺候的雁远、长琴、阿福可都带进宫?”

长琴与阿福在王府无依靠,她自然要带在身边。雁远的爷娘都在王府管事,她还得问问雁远可愿意随她一道入京。

庄姝便将她的这番打算说给王妃听,王妃听了点头道:“你是个心软的主子,这样安排也好。”又道:“东宫自会必然女官服侍,可身边总要有自己人才好。”

庄姝点头称是。

王妃看她一眼,踌躇片刻才开口道:“昨日彭夫人来了,亦送来贺礼。”

庄姝知道王妃想问她与彭尚武之事,便道:“那日我去彭府,彭家便无意再提提亲一事。王妃日后不必顾及我,只当我从未提与彭家之事。”

王妃略吃了一惊,但很快也应声;“既如此,我便知了。”

庄姝又想到穆竣,不知他在军营是否听说了这件事。

纵使难开口,庄姝还是对平阳王妃道:“不知阿竣知道此事会作何反应,若他还是不能放下,也劳王妃替我带句话,孟娘子定会是一位好夫人,望他对她珍之,爱之。”

王妃闻言不禁拭了拭眼角,只点头不语。

待二人情绪稍平静了些,王妃便又叮嘱其他事情来。

从前不知,待到要分离之时,王妃便觉哪哪都放心不下,竟有诸多事情要嘱咐。

二人说了许久,期间又抹了几次眼泪。

直至最后,王妃对庄姝道:“你马上就要离开凉州,临行前,去拜一拜你耶娘。”

庄姝道:“我也正有这个打算,想着明日去趟福鼎寺祭拜我阿耶阿娘。”

王妃握着她的手颔首,一时竟也不舍得放开。

第39章

东宫奴婢这便迎良娣入东宫。

晚上庄姝找来雁远三人说话。

雁远站在长琴与阿福二人前面,听庄姝道要将她们二人带进京,她不由绞着自己的手。

庄姝见雁远垂头不语道:“雁远,长琴和阿福与你不同,你阿耶阿娘皆在王府,你想随我入京还是留在王府。”

雁远不假思索道:“奴婢想随娘子入京。”

庄姝见她毫不犹豫便答了,心下尚有些顾虑,“你不再想想?此番随我入宫。将来也许就没有机会回来了。”

雁远眨了眨湿润的眼睛,点头称:“奴婢早就想好了,奴婢自小跟在娘子身边,从来都是娘子去哪奴婢便去哪。”

这几日她便同爷娘商议过此事,雁远自己想跟随庄姝,爷娘便也不反对,只嘱咐她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好。”庄姝含笑点了点头,“你愿意随我入宫也好,以后在东宫有你们三人与我作伴,我也安心。”

庄姝话落,雁远几人都有些动容。

长琴这时调侃道:“不知东宫是否管束奴婢饭食?能不能开小厨房?不然我们小阿福吃不饱可怎么办?”

阿福身子长得快,嘴馋得紧,肚子也填不满似的,如今院子里属她吃得最多。

现下此事被长琴拿到庄姝面前说,阿福不由羞得满脸通红。

她气咻咻地盯着长琴又说不出反驳的言语,直至两颊涨得就如同案上摆放的山楂糕一般颜色。

可阿福心下却着实担忧,便问庄姝,“娘子,东宫当真管

束奴婢吃食吗?”

三人闻言皆是一笑,庄姝说:“放心吧,定饿不着你。”

阿福闻言便下笑起来,也不顾长琴戏谑的目光,只要能吃饱饭就好了,她再不想挨饿了。

几人说话,屋外有女官高声提醒道时辰不早,请良娣早些歇息。

屋中几人立时噤声。

雁远和长琴便服侍庄姝洗漱入寝。

庄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有些难以入眠。

回想起方才阿福问的话,她虽提及的只是吃食一事,可是这也不得不让庄姝直面自己内心的忧惧。

入东宫于她而言是一条未知的路。

普天之下,除了圣上没人能大过太子。

她仅有一些自作主张的小聪明,也不知在那偌大的皇城,她的未来又将如何?

第二日庄姝前往福鼎寺祭拜父母牌位过后便回王府收拾入京所带的行囊。

那日宣读圣旨的内使姓黄,从前在宫中服侍成钰公主,后来公主出宫建府,黄内监便被分配到东宫。

这次能来凉州,他也费了些功夫,自然希望能将这桩差事办好。

好在这位庄良娣性子宽厚,为人也和善,他定下明日启程回京,她未有反对之词。

如此,黄内监对她亦有照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