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良娣升职记(79)

作者: 锁乐 阅读记录

他们一行进京原只规定三俩马车随行,如今庄姝带了三名婢女并原先的三位女官,三辆马车于她们而言便有些拥挤。

庄姝便提议让平阳王府随行一辆马车,如此女官和婢女们路上也舒服些。

这原是逾矩的做法,但是黄内监却允了,只不过说好平阳王府的马车不得入京,到了城门外,还是按照原来的车队进京。

庄姝知道这是规矩亦明白他的难处,点头应下。

临行之前王妃又来了院中,她将兑换的金银细软给了庄姝,又把雁远长琴还有阿福为奴的契书一并交给她。

庄姝也拿出一套明黄的襦裙托王妃转赠尚意,这是她托栾蘅在京中衣帽肆内替栾蘅买的一身襦裙。

那店中小厮果然没有骗她,只要给钱,便是天涯海角也送得。

襦裙上月才送到庄姝手上,原想待尚意生辰再送她,哪知她就要离开凉州,二人怕也再难见面。

庄姝又拿出一包她先前装好的银子,请双珑替她转交给雁远爷娘,庄姝道:“原想让雁远转交,又怕她不肯收下,烦请姑姑替我走一趟。雁远耶娘只有她一个女儿,往后雁远随我入了宫,这些银子便当是我给他们二人养老的银钱。”

双珑接过道:“雁远能随娘子入京亦是她的福分,娘子既已安排好,奴婢便替雁远爷娘谢过娘子。”

翌日清晨,庄姝便在团团白雾中踏上了新的征程。

一行人出了城便往官道走去,此时天光大亮,官道上的行人见他们打着皇家的旌旗纷纷避让开。

一路平静无事。

庄姝昨日辗转难眠,今日又起得早,眼下便坐在马车中假寐养神。

雁远和长琴同坐在她右侧,二人见庄姝闭目亦不敢出声,只安静坐着。

此时马车外面传来急急的马蹄声,长琴闲坐无事,便掀开一角车幔好奇地向外望去,只见官道上来往的人纷纷向她们一行投来好奇探究的目光。

长琴蓦地看见一人,她慌乱地拍了拍雁远的手,又怯怯望一眼庄姝,见她依旧闭着眼。

长琴附在雁远耳边急道:“我看见世子了。”

雁远亦是一惊,忙掀起车幔望去,果然见世子正骑坐在一匹黑色骏马之上。

眼下他与她们只相距大约一丈远,正不紧不慢地与她们马车同行。

二人对视,同作闭口状。

又行了一段路,直至快出凉州城地界。

长琴再看,马车外已不见世子与他的马,她不由舒了一口气。

庄姝一行在四月十八日抵达京城。

入京后,她暂且被安置在皇城中的一座别苑内,待到四月廿八日再由东宫的轿辇将其从别苑迎入东宫。

黄内监将庄姝一行安置好便回宫复命,只留三名女官在别苑内照顾庄姝起居。

自三名女官留在庄姝身边后,雁远和长琴三人便闲了下来。

雁远稳重,长琴心思较为活络。

进了别苑,长琴便想着从别苑的宫女口中探听些东宫的消息。

长琴原也只是想随意打听打听,她们一行自凉州来,对京中情况知之甚少。

总得弄清楚东宫太子妃性情如何?那位同自家娘子一道入宫的许良娣又有何说法?

不打听不知道,长琴这一打听倒真探听出了不少有用的消息。

她辞了与她说话宫女,忙不迭回了庄姝所住的院子。

长琴从宫女口中得知原与自家娘子一道选为良娣的许六娘生了怪病,此番能不能进东宫还另说。又听宫女道上月初太子便已离京,圣上派太子南下至晋陵查去岁水灾一案。

长琴不懂水灾一事为何案,但听闻太子去晋陵归期未定,心下便有些不安了。

长琴步履匆匆回了院中,雁远此时正替庄姝拆卸头饰,长琴便忍不住站在一旁将此事说给她听。

庄姝听罢,对于太子下江南一事并未多问,倒是多问了几句关于许六娘的病情。

那宫女在宫中知晓的也不多,只听其他女官们议论,道太常卿府的许六娘生了会传染的重病,现下已经被送出京城了。

长琴好奇地问:“娘子,许六娘子还会回来吗?”

庄姝料想是回不来了,便是病好了,恐怕也不能再进东宫,她问:“可听说是得了什么病?”

长琴摇了摇头。

“奴婢还听了一桩事。”长琴压低嗓音说道。

雁远见她如此神秘兮兮道:“有何事还不快说来?”

长琴却颇为谨慎,为此特地去外间关上了房门,这才回了内室压低声音道:“上个月东宫发生了桩大事。”

雁远乜她一眼:“卖的什么官司?”

长琴却无心与她斗嘴,只弯着腰对庄姝道:“上月太子与太子妃不知因何事发生了争执,太子妃为此动了胎气,已至小产。”

庄姝被小产二字吓得心直跳。

雁远不知长琴在娘子面前嘀咕什么,只见庄姝脸霎的白了。

她不快地看了眼长琴,长琴却无心顾及她。

-

四月廿八这日,东宫派了人来迎庄姝入宫。

来人也不陌生,便是前些日迎庄姝入京的黄内监。

轿子停在别苑门口,庄姝得了消息,与雁远几人出来。

黄内监见庄姝行了一礼,道:“请良娣入矫,奴婢这便迎良娣入东宫。”

“有劳。”庄姝扶着雁远的手坐进轿内,雁远和长琴,阿福便步行跟在轿辇两侧。

别苑原就在皇城内,故从此处去东宫并不费多少时辰。

轿辇一直抬入宜秋宫。

到了宫殿门口,庄姝下了轿,不免观察四周环境,只见这处宫殿不远处便有一池荷花,两岸水榭相通,荷花池畔又有山石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