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状元是个女子(128)

作者: 终不晚 阅读记录

“昨夜殿下和我们有个推断,但是其中还有一个疑点……”凌月将昨夜的推论对祁连简要叙述了一遍,“我们需要确认静王身边到底有没有高手,如今殿下还需休息,无法面圣,仙人和静王又在长生观公开露面,所以我打算先去长生观做个验证,不知可否劳烦祁将军稍作协助?”

祁连对于她代殿下拿主意这件事并无丝毫排斥,爽快道:“谈何劳烦,有什么需要你开口便是。”

“多谢。”凌月抱拳为礼,又慎重道,“保险起见,我觉得还需留下一队精锐戒守珏王府,确保殿下的安全,祁将军以为呢?”

祁连很快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干脆直接把老卫叫来,守着殿下。”

凌月赞同颔首,待祁连出去传信后,才郑重地握住阿离的手,对她和崔翊道:“殿下就拜托你们照看了……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或是殿下醒来,一定要派人告知我。”

崔翊点头应承,阿离亦正色道:“放心吧,有我在他不会有事。”

待祁连带着左将卫长英迈入雪堂,凌月站在寝房前,恋恋不舍地朝床榻上的青年望了一眼,确认他此刻状态无异,才跟着祁连一同动身,离开了珏王府。

冬日天光既盛,东街上人头攒动,狂热不已,凌月与祁连对视一眼,默契地走到人潮之中,高声警戒维持着街道的秩序。

因为沈夜今早的执着态度,凌月为避免在长生观被再次干扰,便吩咐包括沈夜在内的几个校尉驻守东街,又率着一列飞凤军,随祁连调控着追随轿辇的汹涌人流,一路朝着长生观而去。

空空道人和静王的轿辇进入观内之后,先是前往方丈,与观内住持和真人们验对冬祭大典的筹备事宜。方丈之外围成了三个圆圈,最内圈是禁军副统所率的一队披坚执锐的守卫,中间一圈则是观内资历较轻的年轻道长,掐诀候立以示尊敬,而最外面那一圈最为庞大的簇拥,便是遥遥朝拜的万千香客。

凌月看着方丈外浩浩荡荡的人影,并不意外,与守在此处维持秩序的祁连对视一眼,便只身前往历年举行冬祭大典的祭坛查看。

祭坛位于长生观中央的祭天台上,碧色琉璃为栏,艾叶青石为台,围托起一个三层的方形高台,在高台的东面,矗立着一座红墙金瓦的重檐圆殿,殿上高悬“祈天殿”的靛色匾额,殿下镇立着一方青铜香鼎,雄浑壮丽,气势磅礴。

凌月没有被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震慑住,观察着四下无人,当即足尖一点,飞身踏上圆殿的金瓦,落在匾额一侧。

匾额是由其后六道麻绳粗的红色缠绳捆绑固定,她抬手扯了扯红绳,心下有了判断之后,便很快落回地面,隐匿在祭坛一侧的常青树后。

忙碌了这么几个时辰,日脚早已西移,凌月早在离开珏王府时已经听祁连说过踏看祭坛的吉时,便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填填肚子,思绪才刚空荡片刻,不由又想起仍在昏迷的江风之,心中隐隐焦灼。

不知道她的殿下此刻是否已经转醒?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呢?

味同嚼蜡地进食完,凌月晃了晃脑袋,极力将神思汇聚于当下,又望向静谧无人的祭坛。

少顷,她望见祭坛上出现一道迅捷人影,当即迎了上去。

那人是祁连手下的探子,见着凌月,立刻紧声道:“凌将军,仙人与静王一众人等正从方丈往祭坛而来。”

她快速颔首:“帮我望风。”

说罢,身形霍然掠起,一瞬之间便落在了匾额旁的金瓦之上,银剑随即出鞘,在她手中极是克制地挥舞几下,掩在阴影下的红绳便骤然多了几道裂隙。

落在祭坛上一看,匾额依旧悬挂在圆殿中央,以极其缓慢的速度下移着,细细去听,窸窸窣窣的绳裂之音也几不可闻,唯有耳力极佳的个中高手才能觉察,而凌月落下之时,望风的探子也已闪身到圆殿斜侧的祭天台下帮忙验看,朝她点头。

凌月示意他隐到树后,抹去剑刃上的痕迹,纵身离去,不动声色地汇入到飞凤军的队列之中。

*

珏王府院墙之上,一抹身影悄无声息地落下,如同树叶投下的一片不起眼的阴影,略微停顿了片刻,又不着痕迹地隐去。

雪堂寝房内,江风之眉心轻颤,缓慢地睁开了久久闭阖的双眼,崔翊与吴嬷嬷当即凑了过去,喜极而泣道:“殿下,你总算醒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青年神思昏沉,缓缓将视线聚焦于眼前的两张面庞,逐渐辨清之后,却又下意识地朝空隙之处徐徐移动着,落在一前一后闯入眼帘的另外两张面孔,是……卫长英和阿离。

他的眼眸颤了颤,心口慢慢涌起一阵潮汐般的失落。

崔翊留意到他找寻的视线,当即解释道:“凌将军因为昨夜的那个推断,去长生观试探静王和那个道人了,还特意嘱咐我们照顾好殿下——”

江风之闭了闭眼,静默片刻,闷声道:“我何时问了她?”

*

长生观内,空空道人和静王被众人簇拥着来到中央祭坛。

禁军守卫在祭台之下,二人则一边笑谈,一边步履悠悠地跨上层层青阶,直登最顶上的那层方台。

与凌月想的一样,这样万众瞩目的场合本该只由踏看的道人独自登顶,可静王怎会放过这个在众人面前出风头的机会,借着和道人的闲谈,很自然地就并肩走到了众人视线的最中心。

因为台位和鼎位都在圆殿下方,二人走到中央之后稍作停留,便又朝着圆殿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