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良缘(133)+番外

作者: 海月火玉 阅读记录

床上的灯台散发着柔和的光束,打在少女身上,薄绢褪至膝盖露出纤细修长的小腿,双腿并拢着交叠,整个人跌坐在床榻内。

墨发如瀑,肤白胜雪,因床内点了灯的缘故,映照出来的脸艳若桃李,靡红得古怪。

喜鹊也被她吓了一跳,屈膝跪在床榻边,伸手去探她的脑门:“坏了,小姐你的脸怎么这么烫,该不会病了吧。”

霍令仪回过神来,推开喜鹊的手,摇头道:“我没事,床内太闷热罢了。”

喜鹊帮她将纱帐挂起,取走灯台:“当然了,小姐你披着头发,还离这盏灯这样近,纱帘又不透气,能不热吗?”

喜鹊上前摸了摸她的头发,已经干透,于是替她简单挽了个发髻,不至于粘腻粘在脖颈间。

“小姐方才在看娴夫人给您的书吗?什么书呀,竟然能令你爱不释手,这么晚了还不肯休息。”

霍令仪不出声,垂眸咬唇,眼神躲闪,十分古怪。

喜鹊不以为意,拿着蒲扇坐在塌边,给她扇风:“小姐快些歇息,奴婢给你打扇。”

霍令仪乖乖躺在玉枕上,挪了挪玉枕,将那本污秽至极的书压得死死的,转身背对着喜鹊,抱着竹夫人侧躺。

闭上眼,脑中不自觉忆起方才看到的内容,古怪的是,画面也会自己冒出来,害她心猿意马。

她恼怒地睁开眼睛,想要忘掉那些污秽的东西。

以前那些杂书也会写男女之事,但都一笔带过,这本为何描写如此细致,还有配图。

原来盛娴说的男女博弈指的是这个博弈!

这哪里是什么志怪本子,分明就是禁书!

她将竹夫人咬得嘎吱作响,低声咕哝道:“什么破书,明天就烧了!”

凉风拂来驱散热意,窗台虫鸣阵阵,夜色渐浓。

霍令仪翻来覆去更换睡姿,直至生出睡意,不知不觉寻梦去。

第二日,霍令仪气消了,到底还是没把禁书烧了,只是束之高阁,不欲再看。

反而抽空将买回来的那几本书都看了。

往常不爱看,是因为不感兴趣。

如今再看,带着好奇去探索,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只差亲自体验,就能融会贯通,手到擒来。

第63章 香囊要送心上人的

端午前一日,霍令仪留在家中与母亲一起包粽子。

家中几人嗜好都不一样,霍令仪与母亲一样喜欢吃肉粽,霍珣却喜欢吃蜜枣粽。

可惜霍擎今年人虽回来了,却被派去南方赈灾。

今年一家四口又无法团圆过节。

霍令仪肩上系着襻膊,在厨房里帮冯衿生火。

往年点灶由霍令仪和霍珣轮着来,今年轮到她。

生火也并非易事,点燃了松枝送进灶台里,鼓进的风太大会吹灭,风太小也会熄灭。

她有几分生疏,举着吹火筒吹了半天的功夫,才燃起灶台。

厨房闷热,霍令仪脸上沾满汗水,她随手一擦,竟把手上的煤灰擦到脸上,成了脏兮兮的花猫。

冯衿招手示意她过来给她擦汗,她往怀里找不到自己的帕子,便问霍令仪她的帕子。

霍令仪并未多想,指了指自己的衣襟。

冯衿顺手一掏,掏出一张蓝色的帕子来。

给她擦拭的时候,才发觉这张帕子有些不同寻常。

且不说霍令仪的帕子只有浅粉和浅紫两种颜色,这样的金银丝线和缂丝工艺纹样,只有皇室才用得起。

而且看绣样,也并非姑娘家喜欢的花卉。

一看就是男人用的帕子。

冯衿回忆起丹青阁送来的两幅画,其中一幅的画作风格师从她父亲。

皇室、父亲的学生、和令仪关系交好。

符合上述的人,唯有景王一人。

冯衿默不作声将帕子塞进她怀里,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好了,该干嘛去干嘛去,厨房不用你待着了,两个时辰后回来就可以吃了。”

霍令仪并不知晓冯衿已经发觉的事,欢天喜地的离开厨房。

刚出厨房,走进回廊,霍令仪与家中管事以及父亲身边的长随段叔迎面撞上。

“段叔!你怎么回来了,我爹呢?他是不是也一起回来了?”霍令仪激动地往他身后看去,却发现空无一人。

段叔年逾四十,留着络腮胡,看着凶神恶煞,但面对霍令仪时,眉眼不自觉柔和下来。

“小姐,老爷还在南方处理公务,那边的事还未解决,一时半会还回不来。”

霍令仪着急问道:“那我爹安好吗?”

“一切安好,老爷知道无法在端午前回来和你们团聚,亲自在南方割了一些艾草和菖蒲,买了些当地的雄黄酒,命我赶在端午前送回来给夫人小姐。”

冯衿听到声音后从厨房里出来,也听到了段叔的话。

她得知段叔不辞辛苦连夜赶回,便让他歇一夜再走,顺便带上他们做的粽子给霍擎和他的同僚们。

特别是二皇子,哪怕殿下不吃,也不能忽略。

段叔却婉拒了:“那边正值多事之秋,二皇子被人在食物中投毒,幸好发现得早,才没酿成大祸,如今大家都风声鹤唳 ,对食物,用水都分外紧张,还是不要在此时节外生枝。”

冯衿皱眉追问实情,段叔却不能说太多,怕隔墙有耳,冯衿也只能不再多问。

霍令仪心事重重回到自己的平湖居,朝堂上的事她也不懂。

是谁想杀二皇子?

万一二皇子出事,跟着一起去的臣子都会遭殃。

特别是她的父亲,他负责保护二皇子的安全,更是不容分心。

不吃粽子就不吃粽子,那香囊呢,也不能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