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缘(63)+番外
雨夜寒凉,祠堂阴冷,一件薄衾压根不保暖。
霍令仪第二日就发热,把冯衿吓坏了。
后来请大夫诊治,连喝几天苦药,发了一身汗才退热。
好在体魄强健,病恹恹的日子只持续了几日她就恢复了生龙活虎。
只是精神虽然恢复,但身体还没跟上。
一说话,嗓子就跟糊了几层纸一样闷厚。
味觉和嗅觉尽失,吃食犹如嚼蜡,生生给她瘦了几斤,下巴越发尖细,脸颊也瘦了许多。
在家养病的日子里,霍令仪过得滋润。
冯衿没再安排她学业,霍擎心怀愧疚给她送了不少零花钱,就连霍珣也懂事的给她买好吃好玩的供着。
无忧无愁,快乐似神仙。
霍令仪有时也会想,要是一直病着也挺好。
有天夜里,下了场急雨。
库房一扇窗户年久失修,被风吹倒,窗边所有的东西全被打湿。
冯衿连忙组织下人把库房里弄湿的东西搬去空置的屋子里晾晒,再让匠人赶紧修补坏了的门窗。
霍令仪和霍珣在家得空,过来帮忙收拾。
冯衿出身书香世家,嫁妆当中就有不少珍贵的典籍孤本,怕下人们笨手笨脚把这些书弄坏,冯衿只能亲自上阵,姐弟也没闲着,二人帮着一本本摊开擦干水渍。
但是上面的字迹被晕染,模糊不清,就算弄干了纸,也将丢失一些文字。
冯衿当机立断,要重新誊抄一份。
书籍数量不少,光靠他们三人,恐怕来不及完成。
霍珣跑回国子监,找来了几位关系要好的同袍帮忙。
他们见到女装的霍令仪时,都吓了一大跳。
“安康,你竟然真是个姑娘!”
霍令仪穿一身豆绿色织锦长裙,裙摆绣着兰花图案,乌发半束,发间佩戴玉兰花簪子和缀着流苏的步摇,腰身细软,清雅秀气。
此时抱着数本书籍,从库房里出来,裙踞蹁跹,宛若月下仙子。
这些书倒是没被淋湿,但是被虫蚁咬坏,也得重新誊抄。
霍令仪笑了笑,竖起食指挡在唇上,示意他们闭嘴。
这人声音确实小了许多,推搡身边的人咕哝道:“我就说她是姑娘吧,你们还不信,哪儿有书童好看成这个样子的。”
霍珣严词警告道:“别胡说,这是我姐姐,你们也不许到外面乱嚼舌根,坏了我姐姐的名声,听见了没。”
“放心好了,我们绝对守口如瓶,不告诉第……八个人。”他点兵点将,将身边其余六个同袍和孟玄朗一起排除。
霍令仪注意到这几人都是霍珣比较相熟的朋友,不过令她惊讶的是,一起来的还有孟玄朗。
霍令仪朝他们几人颔首打招呼:“有劳你们诸位了,霍珣,带你的朋友进去吧。”
“不劳不劳,安康……诶不对,是霍姐姐,需要我帮你拿书吗,看着就挺重的。”
霍珣赶紧把好事的这几个兄弟推进屋里:“少管闲事,你们现在的任务是进去抄书!”
几人总算走了,霍令仪才看向穿着竹青色对襟直领长袍,头戴儒巾的孟玄朗。
数日未见,霍令仪竟觉得跟他陌生起来,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孟玄朗笑着作揖,率先打破了彼此间局促的氛围:“霍小姐。”
“孟学士怎么也来了?”霍令仪声音闷哑。
孟玄朗听出她声音不对,关心道:“你可是生病了?”
霍令仪点了点头:“偶感风寒,不碍事。”
“听霍珣说需要帮助我就来了,我来帮你吧。”孟玄朗伸手示意,霍令仪不再推辞,径直将书递到他怀里。
第30章 风寒心里眼里都是他
霍令仪领着人一起进了堂屋。
屋内有好几张八仙桌,他们八人占了整整两张,霍令仪就只能和孟玄朗坐另外一张。
霍令仪扫了一眼过去,正巧看到霍珣冲她眨了眨眼。
这样刻意的安排,知姐莫若弟,该赏。
二人落座,各自分了几本书,在新的空白簿上誊抄。
孟玄朗对书痴迷,这些孤本典籍,他也只是听说过,找遍了整个盛京的书斋都没见过。
因此如获至宝一般,边誊抄边默背,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霍令仪见他这样,也不好打扰。
虽是白日,但雾雨朦胧,堂屋得不到太多的光线,因而稍显黯淡。
霍令仪吩咐丫鬟点了烛台送上来。
孟玄朗觉得书上昏暗处被光线点亮,不由抬头,如拨云见日,映出一张桃花般的面容来。
来人对他浅笑晏晏:“孟学士,光线太暗,对眼睛不好。”
孟玄朗看着这盏烛台从中间推到了自己面前,他连忙推回去:“我看书久了,什么光线都能习惯,倒是你,需要光线护眼。”
“没关系,我这儿光线也好。”霍令仪把烛台推回去。
她坐在孟玄朗对面,背后就是窗户。
此时窗牑洞开,光线不弱,只是穿堂风凉飕飕地打在她身上。
他看见霍令仪被窗外的凉风吹得打了个哆嗦,便说道:“要不你坐到我旁边来,这样烛台可以离我
们近些。”
霍令仪含笑挪到孟玄朗右手边的位置坐下。
烛台被他挪到更近的地方,烛光透过罩子上的薄纱,柔和的光线点亮了书页上的字。
又抄了一会,霍令仪有几个字看不清楚。
“與”和“興”的字形有几分相像,墨汁晕染,她一时分辨不出,于是只能打扰孟玄朗。
孟玄朗联系上下行文,说道:“这是兴字。”
霍令仪提笔就写,却不料有些提笔忘字,她把簿子递到他面前,不好意思地说道:“可否写一下?你别误会……我识字的,就是一时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