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良缘(66)+番外

作者: 海月火玉 阅读记录

郭信回:?

第31章 偶遇原来是陪佳人上香

正逢初一,百年古刹的灵泉寺,迎来络绎香客。

灵泉寺位于盛京城外十里的灵山,庙宇建于前朝,历经百年风霜,庄严如故。

一片殿宇连绵,飞檐斗拱,碧瓦飞甍掩映在苍松之间。

此地远离凡尘喧嚣,有暮鼓晨钟,有梵音天籁,最是适宜修身养性。

门前香火鼎盛,游客如织,侧门空地外停了不少马车。

霍令仪搀扶着冯衿从其中一辆华盖马车上下来。

妇人着深色锦衣,端庄大方。

少女好颜色,浅紫纱衣,鬓发间有雀钗翠羽,眉间还画了莲台花钿,双眸灵动如林间鸟雀。

二人携手入庙,途中偶遇谢侍郎的夫人宋氏和她的儿子谢渊。

他们站在寺庙门前,一直踟蹰不入,像是在等人。

看见冯衿来了,才热情上前:“冯夫人,巧遇。”

冯衿也热情回应:“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宋夫人一切安好。”

“安好安好,这位就是你的女儿令仪吧,果然是位不可多得的美人,继承了冯夫人您的美貌。”宋夫人生了一双精明的眼睛,上下打量起霍令仪来,藏不住的欢喜。

冯衿拉过霍令仪,唤她喊人。

靠近了,她霎时被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包裹。

闻香识人,霍令仪在用香上格外挑剔,这种馥郁的香气,令人闻之眩晕,她很不喜欢。

霍令仪不喜欢她,但仍得得体地上前唤人。

宋氏拉住她的手,亲昵地摩挲起来,好似一点隔阂都没有:“好孩子,真是漂亮呢。”

好在她很快就松手了,拉过身边的儿郎介绍给她们:“渊儿,还不与你冯伯母和霍妹妹打声招呼,说来也巧,渊儿也在崇文馆念过书,和令仪青梅竹马呢。”

霍令仪不吭声,心底却鄙夷她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她和谢渊在崇文馆都没说过几句话,怎么就青梅竹马了。

青年人长得芝兰玉树,态度谦和,作揖道:“谢渊见过伯母,见过霍妹妹。”

他说话间还特意扫了霍令仪一眼,霍令仪却不正眼看他,双手规矩地放在腰前,闷不做声。

态度之冷淡,让两位长辈脸上的笑意有些僵。

好在冯衿反应及时,主动搭腔谢渊:“真是巧了,竟有这样的缘分。谢公子一表人才,听闻今年入仕,将来必能大展宏图。”

谢渊含笑应道:“承您吉言。”

两位夫人又寒暄了两句,才一起往大雄宝殿走去。

路上有不少游客,摩肩擦踵,如浪潮一般把冯衿推回到霍令仪身边。

冯衿压低着声音,语气有些急:“蛮蛮,方才你失礼了,我往日是如何教你的。”

霍令仪却在此时闹起了小脾气:“是你先瞒的我,不声不响把我哄来,竟又是相看,这人我认识,我与他绝无可能。”

谢渊,是她一位姐妹曾经爱慕且私下往来过的心上人,只可惜佳人已远走,这位郎君还蹉跎着呢。

冯衿却不了解他们这些小孩的往事,只觉得她抵触相看这件事太过胡闹。

但毕竟是在外面,不可失了礼数,只能放软声调,安抚道:“别太着急下定论,或许你们存在误会,要多接触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全貌,怎能以偏概全。”

霍令仪垂头不语,莫名想到了越少珩。

这话放他身上倒也合适。

最初对他怀着极大的偏见,但经过这段时日的接触,偶尔发现他不似表面看到的那样顽劣冷血。

起码会在他们姐弟危难时相助。

正如母亲所言,不可以偏概全,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就全然否定他。

生病那段时间无暇顾及,昨日盛娴说起请客吃饭的事,她才蓦然回首,想起他来。

拒婚这种事,放谁身上都不好受,更何况是被当事另一方主动提及,总有种被嫌弃的委屈感。

他又是个心高气傲之人,难怪那日发那么大火。

或许到了宴客那日,再好生哄哄?

难办,这人最是难哄。

冯衿与霍令仪走在前头,对女儿言传身教,可惜霍令仪一直走神,半分都没听进去。

走在后面的宋氏则拉着谢渊,面色沉沉对他耳提面命:“霍将军有权有势,幸好他家女儿名声不好还没许人,这才给我们捡了个漏,你无论如何也得哄她欢心。”

谢渊态度有些懒散:“你没瞧见她看不上我的样子?”

“人家什么身份,自然是傲的,姑娘家最爱听甜言蜜语,哄一哄,就成了。当初还以为能娶个公主,岂料半路就被送去和亲,做驸马你是别想了,做将军家的女婿也不错,听到没

有,拿出你哄人那些招数,把她哄好了,哄听话了。”

“晓得了。”谢渊的目光落到前面的霍令仪身上。

少女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比起那位姿容并不出众的小公主,自然是眼前这位更有吸引力。

只是棘手在于,她和那位小公主是要好的朋友,且知道他们暗通款曲。

着实难办。

*

灵泉寺占地极广,盘山而建,殿堂四下分散,脚下青石板曲曲折折,蜿蜒引向众殿。

他们与普通的百姓一样拾级而上,欣赏沿途风光,闲谈家事。

霍令仪跟在冯衿身后,心不在焉地垂头玩狭缝里生出来的野花。

迈上一步台阶时,一个没注意,险些撞到停下来的冯衿背上。

冯衿伸手扶住她,随后与宋夫人一起对石阶上走下来的人恭敬行礼道:“臣妇见过景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