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良缘(67)+番外

作者: 海月火玉 阅读记录

霍令仪乍然抬头,恰好与缓缓走下来的越少珩对上视线。

偏他冷漠地移开。

多日不见,她都险些要忘了他长什么样,还这般呆呆愣愣看了好半晌。

直到冯衿拉了她一下,霍令仪才晓得垂头弯腰行礼。

“景王,您等一下……”身后传来一声清冷的说话声。

霍令仪悄悄抬眸,看见柳青骊从他身后出现,她匆忙落下视线,只当做没看见那般。

原来是陪佳人上香。

越少珩扫了他们一眼,淡声道:“冯夫人不必多礼,里面人多,小心拥挤。”

话音刚落,他又对身后的柳青骊道:“你不是还要去拜观音,走吧。”

“哦……”

柳青骊忽然被他点名,只好对两位陌生的夫人匆忙拜别,紧跟上越少珩的步伐离去。

他身高腿长,短短两三阶,一跨而过。

辛苦柳青骊提着裙摆在后头小碎步跟上。

注意到霍令仪的视线,谢渊忽然凑近说道:“太后寿辰后,不少人猜测景王有意柳姑娘,如今看来,倒不是空穴来风,霍妹妹觉得是吗?”

霍令仪收回视线,冷淡道:“与我何干。”

她提步追上冯衿,懒得搭理这个莫名其妙的男人。

进了大雄宝殿,青烟缭绕,檀香浓郁。

霍令仪最怕这种烟熏,会不自觉流泪。

抬头三尺有神明,佛陀法相庄严,慈悲地俯瞰众生百相。

众人静默垂首,在殿前捐献香油钱,进殿后在僧人的指引下跪拜祈念。

霍令仪随后跟着冯衿来到焚经塔前,冯衿双手合十,念念有词,感激菩萨保佑霍擎平安归来,一家团聚。

她拿出自己抄的佛经点燃,随后送入焚经塔,火焰吞噬了纸张,燃烧成一团红焰。

霍令仪把自己的经文取出,炫耀一般递给她看:“娘你看,我的字进步了许多吧?”

冯衿瞥了眼,横平竖直,还是狗爬一样,也不知道她在炫耀些什么,好笑道:“烧给菩萨看看,要是菩萨说进步了,就是红焰。”

霍令仪撅着嘴,把经文投进焚经塔,果不其然,红焰吞噬了一切。

她的眼睛顿时亮了:“娘,是红焰。”

冯衿忍着笑赞许道:“不错,菩萨夸你了。”

霍令仪沾沾自喜道:“那就好,也不枉我练了那么久。”

从焚经塔出来,冯衿和宋夫人打算去别的殿里转转。

望着眼前绿树青山,风景怡人,正是培养感情的好去处,便对他们二人说道:“我与宋夫人说些体己话,你们二人到处转转,一会再来寻我们。”

“渊儿,灵泉寺人多拥挤,仔细保护着妹妹,别走散了。”

“冯夫人放心,母亲放心,谢渊一定保护好霍妹妹。”谢渊躬身领命,转头就对霍令仪浅笑道:“霍妹妹想去哪儿转转,我陪你吧。”

霍令仪不置可否,冯衿临走前还特意用眼神警告了她一番。

霍令仪只好扬起一抹温婉笑意,主动提到:“好啊,不如我们去观音殿吧,我为父母求平安,谢公子呢?”

谢渊惊喜连连:“巧了,我也想去观音殿,咱们真是想一块去了。”

霍令仪率先起身,与他一道穿过拥挤人群。

古寺钟声悠远,殿宇森然,参天大树拔地而起,绿意清幽。

随处可见善男信女跪地登山门,祈福平安。

观音殿前栽种了一棵百年古树,根深叶茂,枝条如网,密集生长,上面悬挂着不少写着祝词的红绸,正迎风招展。

谢渊见她在树前站定,眼巴巴地望着头上的红绸,以为她想写,便说道:“想写吗?”

“嗯,写点吧,心诚则灵,谢公子你说是不是?”

狼毫沾了墨,霍令仪却拿着狼毫不知如何下笔,小脸皱起,托腮叹气。

一旁的谢渊挥毫泼墨,须臾的功夫便已写完,他看见霍令仪这般,便主动上前:“可是不知道写什么祝词?不妨由我替你写。”

霍令仪笑了,把笔递给他:“那就有劳谢公子了,这还必须由你写才好。”

谢渊以为她在夸赞自己的文采,便端出架势来,打算大显身手,叫她折服于自己的文采。

霍令仪玩着肩上的一缕长发,慢悠悠地念道:“神灵庇护,吾友庆央,一生顺遂,姻缘美满,远离灾厄,岁岁平安。”

谢渊握着笔杆的手有些发白,饱满的墨汁从笔锋坠落,豆大的墨汁滴在红绸上,晕染开来。

他忽然敛眸笑了下,将心底一切都隐去,大笔一挥,按照她说的写了上去。

谢渊淡笑道:“庆央公主在瀛国,一定平安。”

霍令仪把红绸挂了上去,虔诚默念经文祷告。

再睁眼,写着庆央名字的红绸,已经融入芸芸众生当中,再也寻不到踪影。

她扭头看向谢渊,问道:“山高水远,她这辈子都不会回来了,就算死在异国他乡,还有谁记得?我记得,谢渊你会记得吗?”

谢渊舔了舔干燥的唇:“自然会记得。”

霍令仪垂手伫立,长发随风而动,美眸流转,沉静坚定:“我与她做了将近十年的朋友,她什么事都会与我说,包括谢公子,我不会抢我姐妹的东西,哪怕是她不要的。”

当时先帝有两位适龄在读的公主,一位受宠的公主有优先选择权,便把她挑走。

剩下那人是不受宠的庆央,伴读因病退出了崇文馆,礼部也没再提为她选一个伴读。

后来霍令仪见她孤单,就和她走近了些,慢慢的成了她唯一的朋友。

庆央爱上了一起念书的谢渊,企图让谢渊娶她,可是没等谢渊去求圣旨,另一道和亲圣旨就落到了庆央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