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听说我去太空送死了?(45)+番外

作者: 厉长洲 阅读记录

这里面的风险远远超出常规登陆任务。

沉默里,杜铭急切开口:“我会算出最好的着陆轨道,起爆装置一定能成功着陆的。你不需要登陆。”

“我知道了。还有什么我需要知道的吗?”

“没有了。”杜铭双手交握放在腿上,看向风起的眼睛。

风起和他直视几秒,点点头,“好,我要回去训练了。”

她站起身,准备离开。

“风起,”杜铭也站起身,嗓子因为缺水干哑,“你相信我,我能让起爆装置成功着陆的。”

风起没有停下脚步,只是淡淡地说,“我信。但如果事有不可为,如果任务需要登陆,也请你算出最好的轨道。”

她抬起手,朝杜铭挥了挥,“去吃午饭吧,别真晕了菜了。我今天没糖给你。”

“我待会就去。”杜铭扶了扶眼镜。

“心虚的时候,别推眼镜。”

杜铭怔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有那么一瞬间,他几乎想要和盘托出了。

第29章 北极点冰封

模拟舱内,空气略显干燥,绿色、黄色、蓝色的指示灯规律地闪烁。风起和阿娜尔穿着标准训练服,端坐在座椅上,进行着每天的模拟训练。

这是最新的模拟操作台,一比一复刻她们将要乘坐的航天器,“曙光号”。

“在真正上天前,你们要熟悉本次任务的航天器,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络腮胡教官站在她们身后,双手抱胸,目光锐利,发出了下一个指令:“舱内压力调节系统,检查数值。”

阿娜尔快速确认道:“数值正常。”

“下一项,能源供应模式切换。”

风起干脆利落地关闭了现行模式,流畅地切换到独立模式。操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迟疑。

教官微微颔首:“接下来,探测器姿态调整。数值在屏幕上。”

风起看向屏幕。一个个参数化成她手下的微操。输完所有参数,她的手指停在操作台的确认键上,却迟迟没有按下。

仪表盘上,代表一号探测器的数据开始出现偏差。

教官走过来。

“风起!”阿娜尔低声提醒。

风起猛然回神,快速按下确认键。屏幕上的数据瞬间回归正常。

络腮胡教官停在她们身后,双手压在椅背上,“都给我注意力集中了,下一项——”

走出模拟舱,阿娜尔摘下手套,随手扔进回收箱,边走边看向风起,“你刚才不对劲哦,风起,怎么了吗?“

“没什么,只是不小心走神了。”

“是没有睡好吗?”阿娜尔走到风起前面,担忧地看向风起,“你今天脸色也不太好。”

风起摇摇头,“可能是……担心第一批起爆装置的着陆吧。”

“哎?这可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呀,有指挥部和地面支持呢,今天我们只要看着就好了。”

风起点点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想。

“快走吧。”阿娜尔抬手看了看时间,“再半个小时就该开始着陆了,我可不想错过。”

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轨道模拟图,“烛龙”的模拟图像占据了半个屏幕。

总指挥坐在指挥席最前方,“美国那边怎么说?成功进入轨道了吗?”

任组长点头,“确认了,最新坐标正在传输。”

随着他的话,大屏幕上,代表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红色小点出现在“烛龙”旁边。

“三个月啊,终于是飞到了。”任组长感叹一声。

“不错,就看今天了。可惜了,我们能做的决定不多。”总指挥站起身,目光扫过大厅中的各个关键岗位,“杜铭在哪里?”

风起和阿娜尔坐在指挥大厅右侧,和严砺,还有其他任务专家们一起。

随着总指挥的脚步,风起看到了大厅中间的杜铭。杜铭坐在任务计算终端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光标在数据界面间不断跳跃,代码、轨道参数、修正数据正在快速刷屏。

他的表情严肃,肩膀的手臂都呈现一种紧绷的姿态。

程昊坐在他的旁边,这时候站起身汇报道:“第一枚着陆装置在四分钟前释放了。”

全场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大屏幕。一小小的个绿色光点脱离火箭轨道,向着“烛龙”飞去。光点微微闪烁,代表着它正在自主调整姿态,进入测绘轨道。

“第一枚着陆装置有最充分的时间,会先将整个‘烛龙’从南极到北极扫描一遍。” 严砺低声补充,“我听说,这次要先验证一个猜想。”

“什么猜想?”阿娜尔也压低了声音。

“冰层。”严砺和风起同时开口。

“你也听说了?”严砺看向风起。

风起点点头,“我希望着陆不会被影响。”

“冰层会有什么影响?”

“会打滑呗。”严砺耸肩。

“会无法着陆,甚至损坏起爆装置。”风起沉声道。

“着陆装置进入测绘轨道。”电子提示音响起。

绿色光点沿着计算好的轨道滑行,扫描仪发出的信号波逐层穿透“烛龙”的表面,反馈回来的数据被实时翻译成可视化的地形模型。

“扫描结果正在传输过来。” 程昊在终端上敲击几下,屏幕上的数据跟着开始刷新。

“这是哪里?”阿娜尔轻声问。

“是赤道。”

赤道的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展开,不规则的地表逐渐显现出来。风起转头看去,地质专家组开始了分析和讨论。

“看起来很崎岖啊。”阿娜尔小声说。

“的确,像我从飞机上看到的丘陵地区。”严砺赞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