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221)

作者: 宝贯 阅读记录

小女儿嫁给了皇室唯一的王爷,成了尊贵的恒王妃。

而徐岩鄂自己又掌管着玄机营五万将士,手握重兵。

如此一来,徐家在朝堂上的势力过于庞大,难免遭人猜忌利用。

徐岩鄂选择辞官,也是为了避嫌,若不如此,恐怕真的会危及自身安危,连安稳养老都成奢望。

玄机营赵祈已打算分成两部分,分别交由韩木兰和武娇娇掌管。

这二人在军中多年,累积丰富经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定能将玄机营治理得井井有条。

坤和十二年暮春,京城飘絮未歇,恒王府已张灯结彩。

徐瑛历经三昼夜阵痛,终于诞下长女。

夫妇二人满怀爱意,为女儿取名赵妘。

产榻前,恒王赵礼望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婴孩,眼底泛起温柔涟漪,却又被一丝愁云掠过。

母后独居永寿殿八载,膝下清冷,若将这孩子送去承欢,既解亲忧,又可让女儿得享天家富贵。

“瑛儿,”他轻抚妻子汗湿的鬓发,“将孩子送去永寿殿如何?母后定会视若珍宝。”

徐瑛惨白着脸攥紧锦被,用尽最后的力气吼道:“不行!”

坤和三年那场宫变,阿姐胸口触目惊心的伤痕,是谁带来的,自己那时年幼,可心里是明白怎么回事儿的。

让女儿养在那个伤害阿姐性命的人身边,她是绝不同意的。

赵礼望着妻子产后苍白的脸,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轻轻握住徐瑛冰凉的手,想着妻子十月怀胎的不易,终究长叹一声:“依你便是。”

时光荏苒,坤和十三年惊蛰,徐瑛再度临盆。

稳婆报喜说是个小郡主。

赵礼凝视着产房,想起妘儿满月时母后对他说的话:“礼儿连个嫡子都没有,让哀家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他叹了口气,进到产房。

徐瑛倚在软枕上,产后的虚弱让她声音沙哑,“王爷又想送孩子去永寿殿?”

赵礼哑然。

徐瑛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赵礼望着爱妻的冷淡神情,心头的不满越发的加剧,她割舍不下孩子,难不成他能割舍下母亲吗?

坤和十五年深秋,徐瑛第三次生产。

月子里,她裹着狐裘在暖阁看书。

三个女儿都在她榻上睡着。

侍女进殿禀报:“主子,太后送来侧妃人选。”

徐瑛放下手中书卷,暖阁中暖意融融,她心里头泛着丝丝冷意。

什么青梅竹马,一生一世一双人,都是假的,假的!

“瑛儿,”恒王匆匆赶来,“母后也是为了延续香火......”

“香火?”徐瑛冷笑,她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起身,“要我与他人共侍一夫?做梦!”

赵礼伸手欲拦,“本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纳一个侧妃传承子嗣而已,你又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徐瑛没有在应他一句,带着三个女儿对贴身侍女说道:“备马车,回徐府。”

回到徐府后,她将小女儿取名徐姄,上了徐家的宗牒。

不等到出了月子,徐瑛便抱着孩子跑到皇上跟前,要同恒王和离。

恒王与徐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心中对徐瑛的情谊绝非虚假,可母后的命令他也不愿违背。

徐瑛心意已决,无论恒王怎么劝说,都不为所动。

此时的大周律法,早已在坤和六年又进行了更改。

律法明确规定,不许男子三妻四妾,只允许一夫一妻。

倘若男子想要纳妾,原配妻子有权申请和离,而夫家不得阻拦。

赵祈自是同意了徐瑛的请求。

到了坤和十六年,侧王妃不负太后所望,顺利诞下一名男婴。

太后满心欢喜,亲自赐名赵天祚。

这名字寓意深远,“天祚”二字,似乎蕴含着继承王位之意。

臣子们见皇帝对此并没有反对,心中不禁又开始暗自揣测,难不成皇上是在等这男婴继位?

坤和十七年,塞外的秋风裹挟着肃杀之气,西夏的铁骑再度肆意践踏大周边境。

赵祈本意想让韩木兰带兵前去平叛此事。

赵礼却主动请缨,请求奔赴前线。

思索再三,最终赵祈点了头,应允了恒王的请求,拨给他两万精锐兵马。

为保万无一失,又特意任命徐岩鄂担任军师,随恒王一同出征。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西夏军队狡诈多端,恒王一意孤行不听徐岩鄂劝阻,中了埋伏。

一支利箭直直射中他,箭头刺入经脉要害。

尽管将士们拼死相救,将他送回营帐救治,但因伤势过重,回天乏术,恒王最终命丧黄泉,年仅二十四岁。

京城之中,太后听闻这一噩耗,只觉天旋地转。

她瘫坐紫檀椅上,泪水夺眶而出,整个人瞬间苍老了十几岁,仿佛一夜之间化作了风烛残年的老妪。

往昔恒王承欢膝下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可如今却天人永隔,怎能不让她悲痛欲绝。

赵禅见母后如此悲戚,心疼不已,时刻陪在太后身边,日夜悉心安慰。

但太后心中对过往之事心结难解,即便如今身边只剩赵禅这一个女儿,她仍沉浸在痛失爱子的巨大哀伤中,难以自拔。

常常对着恒王的画像发呆落泪,往昔的威严与强势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满心的凄凉与悲苦。

坤和二十二年,这一年,赵祈三十有七。朝臣频繁奏请册立储君以安社稷。

徐瑛长女赵妘十岁,次女赵姮九岁,三女徐姄七岁。

恒王独子赵天祚五岁,养于太后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