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222)

作者: 宝贯 阅读记录

三姐妹常侍于赵祈与褚淳贤左右,赵祈有意从中择储,早年因姐妹三人年纪尚幼未能定下来,现在她到了这个年纪必须得选一个人做储君了。

御花园的花开得正艳,赵祈与褚淳贤在亭中对弈。

赵妘在旁研墨习字,赵姮在和郑滢摔跤,徐姄蹲在地上逗蚂蚁。

“这三个孩子,”赵祈落下一子,“你觉得谁最合适?”

“姄儿,徐岩鄂是要她撑起徐家门楣的,徐玟和齐明薇是不可能留下子嗣的,徐岩鄂将徐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姄儿身上了。”

赵祈微微点头,“这孩子眼下年纪小,于情于理,都不能越过她两个姐姐。再看姮儿,她和滢儿几乎是跟着郑宓在军营长大的,整日舞刀弄棒,生性不受拘束。若让她登上皇位,这性子,怕也难在这规矩繁多的朝堂周旋。”

褚淳贤轻轻笑着,带着几分了然,“你心里应是早已有了决断了!”

“妘儿心思细腻,又得你我和徐玟悉心教导,学识、品性皆属上乘,应是最合适人选。”

赵祈此时微微皱眉,神色间难掩忧虑,又继续说道:“可她自幼诸事顺遂,未经世事,心地过于纯善,难免心慈手软。朝堂之上,人心难测,我实在怕她遭奸人算计利用,以她现在的性子,怕是难以招架,不仅自身难保,还可能危及江山社稷。”

褚淳贤知晓她又是想起了前世之事了,劝慰道:“你这倒有些杞人忧天了。她如今才十岁,再有几年,性子定能磨砺得更为坚韧。身边有你这位明主言传身教,又有徐玟那样通透聪慧之人在旁提点,定能成长为足以担当大任的储君。再者说,咱们大周如今朝堂安稳,人才济济,诸多忠良之臣也会尽心辅佐,哪能那般轻易就让奸人得逞。”

“爱妃说得在理。”赵祈笑道。

永寿殿内,太后抚着孙儿的手,见他眉目肖似恒王幼时,轻声道:“你父王若在,必教你骑射治国。”

赵天祚攥着祖母的佛珠,奶声奶气道:“孙儿要像父王一样当大将军。”

太后将他揽入怀中,“你要做皇帝,完成你父王的遗志。”

第126章

坤和二十二年。

赵祈于紫宸殿颁布诏书:朕今立赵妘为储君,望诸臣工悉心辅佐太姒,共护大周基业。

与此同时,徐玟接下太姒太傅的任命,一场关乎王朝未来的布局,悄然落定。

几位年迈的老臣,上前一步,拱手作揖,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陛下,恒王殿下的小世子赵天祚亦是皇室正统,或许亦可为储君人选。”

一位年轻女官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刚要开口驳斥,却被赵祈抬手制止。

赵祈缓缓抬眸,目光扫过这些老臣,声音冷若冰霜:“储君已立,诸位当一心辅佐太姒。赵天祚年仅五岁,如今连大字都不识几个,若立他为储君,难道你们是想让朕效仿先皇,设立辅政大臣,再重演一场如高太傅那般的逼宫篡位闹剧?”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皆感受到皇帝话语中裹挟的凛冽杀意,仿佛下一秒,殿外的侍卫便会冲进来,将这些忤逆之人拖出去问斩。

老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赵祈对视。

这些年来,赵祈勤政爱民,将大周治理得井井有条,朝堂上下呈现出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

可此刻,她那狠厉的眼神,却让众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坤和三年,菜市口那血流成河的恐怖场面。

那时,是因高太傅妄图逼皇帝退位,无数人头落地,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如今旧事重提,怎不让人心惊胆战。

近些年来,随着赵祈推行女子科举等新政,朝中女官数量日渐增多,她们凭借自身的才学与能力,在朝堂上站稳脚跟,逐渐挤压了男子在官场的位置。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或许用不了多久,女子为官的数量便会超过男子。

这对于那些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老臣们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怎能甘心让女人骑在自己头上发号施令。

再者,皇上为了整顿风气,下令不许男子纳妾,又关闭了青楼等地,这使得那些习惯了花天酒地的达官显贵们失去了潇洒取乐的地方,心中早已积怨颇深。

在他们看来,若是小世子赵天祚被选为储君,一切便还有转机,他们便能恢复往日的特权,不仅可以重新掌握朝堂大权,罢免女子为官的权利,还能让女子回归后院,相夫教子,恪守本分。

以赵祈的性子,对于那些鼓动小世子做储君的人,应是让他们告老还乡,罢免官职,以儆效尤才对。

但赵祈也仅仅是斥责了这群老臣一番,并未再多做惩处。

旁人看不明白皇上的想法,褚淳贤却知到赵祈的良苦用心。

眼下赵妘才刚满十岁,赵祈是不想将她的前路铺得过于顺遂,太过平坦的道路容易让人失去警惕与奋进之心。

留下这些冥顽不灵的老臣,便是给赵妘安排的磨砺石,日后赵妘亲政,便可自行处置这些人,从中积累政治经验,明白女子为帝,女子为官之路绝非一帆风顺的事情。

而留下赵天祚在赵妘跟前,也是为了让赵妘时刻保持防范之心。

赵祈年轻时,遭太后算计,身上中了慢性的毒。幸得阿魏妙手,精心调制解药,才将她从鬼门关拉回。

然而,毒素虽解,身子却不能恢复如初,她又一心扑在朝政上,心思繁重又不思饮食,长年累月下来,气血严重损耗,身子骨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