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一只破碗(195)

作者: 鲜鱼糊汤粉儿 阅读记录

亲自将崔小丫送回比试台,叶藤便关上了通往后院的大门。

“阿藤……这……”柳芳娘不解,万一还有人想批量购买呢?

叶藤却摇头,“有此想法的人,不会到这个时间都不出现的。再说了,真将存货清空,咱们明后几天就得货架空空闭店歇业了,这不好。”

此时,铺子里的客人寥寥无几,货架上各个样品下的号码牌,已经没剩几个了。

叶藤决定,提前闭店。

还在挑选试戴首饰的客人,脸色明显变得不太好。

“这才将将午时,你们就要闭店?”

“很抱歉打扰到夫人的雅兴。”叶藤笑着从柳芳娘端着的竹匣中取出一枚特制瓷珠放进客人手中,“鄙店便以此枚瓷珠赔罪。持此瓷珠,明日在本店消费,全场八折。”

“真的八折?”她男人没有参加匠技比试,她自然也没领到瓷珠。可谁愿意看着别人八折购物,自己却要按原价购买?

可这铺子里的首饰她又确实喜欢,犹豫不决下,这才停留得久了一些。

没想到反而还得到了八折珠子。

得到瓷珠子的客人立刻阴转晴,极为配合地登记姓名、住址,离开的时候满面笑容。

挂上“今日打烊”的牌子,叶藤让柳芳娘、冯蜀锦自去后院休息。

“顺便跟姐姐说一声,若不是很乏,不妨带着宝宝到店里来瞧瞧热闹。”

接着,叶藤又各取了五枚特制瓷珠,用两个竹匣装了,以此感谢张嘉佑、陆明德两位书生的助力。

“里面的瓷珠可作为本店的八折凭证使用,但是在下建议,两位不若先留在手中,日后会有妙用。”

张嘉佑、陆明德本想推拒的手,听叶藤这么一说便又收了回去。

能被叶小娘子用“妙用”两字来形容的,得是多奇妙的事情?

别说,他们俩,这会儿就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何“妙用”了。

另外,他们旁观了叶氏一两银的整个开业过程,对其中有些做法的用意,他们已经看得明白。

比如说以玻璃方子为饵搞这种匠技比试便是为了一举打开知名度的同时吸引到足够的人流与客源。

再比如“只接待女客”的规矩、特意培训过的女伙计、提前准备好的种种说辞,乃至请他们俩在门口写赞诗等等行为,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取悦客人。

不过此法,对于他们两家来说并不适用。

他们家的铺子压根不愁没有客人,用不着特意讨好。

反倒是……

叶小娘子为何能笃定他们张、陆两家的女眷不会光顾?

这个问题从薛咏斌提出来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想明白。

以他俩的眼光来看,叶氏一两银出售的饰品,绝对在他们家人的审美范围内。

再加上价格足够便宜,即使瓷质之物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佩戴,但是平时戴着玩玩也是极有可能的呀。

就像她们过年时,不就都戴过类似的发簪与耳珰?

那时还抢着戴呢。

怎么今天就真没人过来光顾了?

不过,这个疑惑,他们此刻想不明白倒是能返家后,通过家中姐妹来解惑。

至于另外几个疑问,怕是只能询问叶小娘子本人。

可惜,此时不是问话的好时机。

“唉!唉!”薛咏斌出现在张嘉佑与陆明德面前,敲了敲桌面,“你们眼睛往哪瞧呢!那是我先生。”

随即不等张、陆两人开口辩解,薛咏斌又坏笑道:

“怎么?你们俩是不是也想拜师?要不要我来给你们引荐一下?不过进门后你们俩可就得认我为师兄了哟。”

若是能哄了这俩货入叶先生门下,就等于是将张、陆两家拉过来给叶先生做靠山。

他不懂商道,但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在商道上应该也行得通。

如此,也算能回报叶先生为竹溪村所做之一二。

不过入门之后还要认一个五岁的小女娃为大师姐的事情,他就先不说了……嘿嘿……

果然,张嘉佑与陆明德互视一眼,对这个提议还真就动了心。

不说他们看到了叶藤的本事,确实想向叶藤请教,就说能借此与薛咏斌进一步加深关系,那也是值得的。

两人刚一点头,比试台上忽然传来“轰”的一声。

紧接着惊叫声四起。

薛咏斌与张、陆两人俱是一惊。

此时,叶藤刚刚从崔叶氏手中抱过秦嘉宝,也被这突变情况吓到了。

她更怕台上的崔小丫出事,顿时什么也不顾,抱着秦嘉宝就往比试台上冲。

崔叶氏、柳芳娘紧随其后。

冯蜀锦也下意识地也跟着跑了两步,但她很快停下脚步,默了默,返身回去看店。

反应只比叶藤慢了一瞬的薛咏斌,也带着张嘉佑、陆明德往比试台上跑。

然而,就在此时,在满场惊叫声还未停歇之时,却有一道欢快雀跃的女娃声突兀地响起。

“爷爷!你好厉害!做得比我厉害!!”

叶藤听到崔小丫的声音便已经放下了心,待她看清比试台上的情况,瞬间就明白是出了什么事。

原来是有人做出了加强版的**,这人在箱体后方添加了一个可伸缩鼓风的部件上去,不仅隔空打翻了纸杯,甚至连放着纸杯的桌子都给打散架了。

那桌子虽说是临时用木板钉的,并不怎么结实,但被隔空打散架也足够惊人。

难怪围观的人会被吓得惊叫起来。

不仅是围观者,在叶藤看来,做出加强版**的匠人,估计没有来得及提前试效果,也被这冷不丁的强劲威力给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