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196)
那人双眼圆瞪,四肢发颤,还处于惊吓之中,没有回神。
“姨姨!娘!你们快看,爷爷好厉害!”
“确实厉害……”
这位匠人,居然能从崔小丫做的那个幼儿园版本的**样品中,一眼看出制作关键点“密封”,还能立马联想到鼓风装置,并将之合并到一起,着实不简单。
是个人才。
叶藤记下了这位匠人的面容,然后冲崔小丫眨眨眼,提醒小丫头比试继续,便转身下了比试台。
还挑了个视野好的地方,摆上桌椅,拉着崔叶氏一块,一边逗弄秦嘉宝一边观看后面的比试。
叶藤这一系列行为多少分走了一些围观者们的注意力,慢慢地也从刚刚的惊吓之中冷静了下来。
现场诡异地安静了一瞬之后又突然地喧嚣起来。
“黄匠人到底做了个什么东西出来?居然能隔空打散桌子?”
“若是对着人,是不是也能将人冲倒?”
“这东西……”
在各式各样的讨论声中,一道欢喜的童音倒显得格外清晰。
“爷爷!爷爷!您这一关通过啦!”
黄术齐低头看向扯着自己的衣袖,仰面朝自己笑的小女娃,慢半拍地点了点头,又心有余悸地看了眼散落在地的木板,最终什么也没说,握紧手中新得的瓷珠子,一脚深一脚浅地下了比试台。
在黄术齐被相熟之人淹没时,候在一旁的崔松快速上台收拾场地,重新摆上桌子以及桌上的纸杯。
之后,排在后面的其他匠人们陆续上台,接连演示自己第二关的成品。
其中有完美复刻了崔小丫版本的**,也有复刻失败的。
然而无论他们最终通过与否,关注者那是少之又少。
直到崔小丫以稚嫩的嗓音,宣布有十五人进入第一场第三关比试时,人们才惊觉,这个小女娃娃居然已经淘汰掉了大半的参赛者。
报名参赛的匠人到底有多少位,围观者们并没有仔细去数,可就那长长的报名队伍,没有五十也绝对超过了四十人。
才两关而已,居然就已经锐减到十五人?
然而,没等大家惊讶多久,崔小丫便出了第三关的题目。
这次崔小丫并没有当众制作,反而是直接拿出成品演示其功能。
“能将低处的水踩上来?”
“这东西是……用在水井上的吧?”
崔小丫点点
头,“第三关的题目是,一个时辰内仿制出样品。”
然后小丫头便当众将其分解成各个部件,再重新组装起来。
近距离观看完全过程的十五位匠人,连思索都不曾,便纷纷下了比试台。
这反应速度比前面的第二关那快了不是一点。
唯有黄术齐疑惑地回头看了眼比试台。
第三关的物件只是瞧着比第二关复杂许多。但对于通过了第二关的人来说,这一关反而极为简单。
因为,其中唯一出奇之处只是那个“密封”的腔体而已。
有了第二关的启发,这一关反而像是守关者故意免费赠送参赛者一个方子似的。
第二关当然也算是送出了方子,可那顶多算个幼儿的玩具,且因为做法极为简单之故,只要给予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几乎所有的匠人都能仿制出来。
那方子公开与否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
可第三关所展示的东西却不同。
此物能让五岁的女娃轻松地从井中取水。再加个盖子,都不用担心娃娃落井。
如此方便好用之物,仆从成群的大户人家或许没兴趣,但是普通之家,只要日子过得不是那么紧巴的,都会想方设法地买一个。
再将核心的“密封腔体”制作成拆卸即毁的模式,这个器物方子便能成为一个稳定的营生。
然而,对方却……就这么给公开了。
可惜,就算他此刻去提醒也已经晚了,起码参赛的十五位匠人已经知道了这个方子。
黄术齐摇头暗叹一声,默默离开去准备自己的第三关答题。
只有一个时辰,时间很紧张。
但是对于围观之人来说,这一个时辰的时间,未免就太长了些。
就在他们准备像第二关时一样先行离开时,比试台上却又有了新的变化。
台上摆了两排方形的箱状物。
叶藤牵着崔小丫的手,站在比试台的正中央,举着简易扩音器,道:
“此物乃**,拍打箱子外壁可隔空击倒纸杯等轻便之物。今日我叶氏一两银开业,为感谢诸位的捧场,也为图个乐呵,这里的十只**全部以一文钱起拍,有意者可直接出价。”
“一文钱起拍?”
别说,好多人都心动了。
虽然,这东西真想要的话,也能找匠人们仿制出来,起码过关的那十五位匠人就会做,而且还能做得更加精美好看。
但是,谁还不是个急性子了?
若是能即刻上手亲自体验一把隔空打物的乐趣,没人愿意等。
尤其是需要付出的代价还极低的情况下。
当即就有兴奋的小年轻不等长辈发话,便跳着喊:“五文!”
这有人开了头,喊价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由于都是小孩子、小年轻在喊价,虽然每一只都竞价得极为热烈,最终交易时,价格也不过是五十文上下而已。
最低的,也有三十文上下就成交的。
“费这么大劲,才赚这么点钱,不像是叶先生的作风啊。”张嘉佑不解地嘀咕道。
大年初三、正月十五,以及叶氏一两银仅仅半日的营业,叶先生哪次出手不是挣得盆满钵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