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234)
叶藤摸摸小丫头的发顶,放心地笑了。
这本就是她故意留给崔田的考题,按整点结账顺序送小鸡崽,只要过去两轮,待大家知道他们店铺确实是在白送东西,必然就会出现之前的那一幕。
她要看的,便是在出现问题时,崔田是会继续无脑地按她原话做事,还是知道按情况变通,并想到解决办法及时解决问题。
现在看来,崔田成功通过了考题,往后,她便可以放心地将叶氏八铜店交给他来经营。
她今日特意进城,其首要目的便是为了此事。
其次,便是要送两人去进修。
她已经分别跟张家、陆家打过招呼,以三年后共享玻璃方子为条件,从两家分别换取到一名技艺进修资格。
崔叶氏将进入陆家的瓷窑进修烧瓷的技艺。
一开始,叶藤原本是想让秦贺武来教的,不过等她亲眼看到王府的工匠们这几天所过的水深火热的日子后,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崔叶氏怎么说也是她亲自认下的姐姐,她实在不忍心让她遭这个罪。
因为,秦贺武所谓的“教”,居然是他演示一遍,然后就冷眼要求对方完美复刻出来……过程中竟然完全不做讲解。
在叶藤代那些可怜的匠人们提出异议时,对方的理由居然是——五岁的小女娃都能做到,他们这些人凭什么做不到?
叶藤……
她还能怎么说,只能给匠人们投去爱莫能助的眼神,然后另给她姐找进修的法子。
所以,最后她才将人送去了陆家的瓷窑。
至于从张家换取到的进修名额,则是给了柳芳娘。
柳芳娘会进张家的绣房,跟着安王送来的绣娘精进绣功。
将崔叶氏与柳芳娘各自安顿好,叶藤便去德春堂接上李红玉母子,回去了竹溪村。
很快一个月过去,《西游记》的动画片都已经放过了四回,对应的话本也出了四本。
随着故事的推进,如今在嘉元县内,《西游记》几乎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从小孩子到老年人,就没有人不喜欢这故事的。
当然了,随着各自的条件不同,大家看的虽然是同一部《西游记》,但其看法却是极为不同。
条件最好的那一批,自然是狂刷各家店铺的榜单,去争取动画片的入场观看资格,也就是叶氏一两银发出来的特制瓷珠子。
这瓷珠子说是瓷珠子,其实上面有一片叶子样的凹印,而凹印中则镶嵌着碎玻璃。
就这碎玻璃,彻底绝了人作假的心思。
即使是叶氏一两银开始售卖玻璃制品,他人也仍是没有法子作假。
只因为,瓷珠子上镶嵌的是深蓝色的玻璃,而叶氏一两银什么色的玻璃制品都有卖,唯独没有蓝色的。
也是因为无法作假,特制瓷珠子如今已经被人炒到了一个极高的价格。
但仍然一颗难求。
反正豪富之家,或者说只要是亲自进场看过动画片的,就没有不想着法子去刷榜单搞瓷珠子的。
而当初与叶藤签订了合作协议的几家酒楼茶馆,无不是借此机会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普通人大都没有这个财力去刷榜单。
他们嘛,家有余财的会在动画片播放的隔日挤去听说书。
没那个闲钱的嘛,就要稍微再忍耐个一两天,去街边巷脚去听那免费的转述版本。
至于读书人,他们除了听说书还会去抢购新鲜出炉的话本。
哪怕里面的故事已经听过了,看话本时仍旧会觉得趣味无穷。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甚至会赶四趟。
就是先看一遍动画片现场;然后隔天赶去听第一手的说书;再过一天再赶去书肆抢购话本,去体验字里行间的魅力;最后还会悄悄地蹲守各个街角,再听一遍转述版本的。
总之,每一遍都有其独特的乐趣。
例如南益王,他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让叶藤无语的是,她手边明明有话本原稿,但是南益王偏就要去跟一群书生们抢书。
“你是不会懂的!没有‘抢购’这个环节,这话本啊,它读起来就没那个味儿!”
叶藤听后嘴角狂抽,只得由着他去。
她这边是真忙,也确实没多少功夫管南益王的个人小爱好。
冯蜀锦这些天断断续续地已经将她所有记得的书中情节全写给她了。
她几乎每日都要拉着秦贺武一起,针对新的“预言”调整他们的计划。
到现在为止,其他可能的危险大都在十多年之后,紧要的仍旧是一年后南益王府的厄运。
这就够她烦的了,更别提,她在看完常九志提交的
南益王下辖各产业的人事构成后,还得思考各产业的经营调整策略。
在这期间,她还得兼顾城里的两间铺子的生意,与张、陆两家签订的生意,以及司理负责的隔音室改造生意。
还有《西游记》的话本、画稿审稿及每七天的动画演绎等等。
对了,还有崔小丫这边,小丫头如今也负责着两项生意,或者说应该是三项。
其一是德春堂的凤凰衣。
所谓凤凰衣其实就是孵化完小鸡崽后蛋壳内遗留的那层薄膜,只需洗净阴干即可。
这些事情,如今是崔小丫带着村里的一帮小孩们在做。
其二便是与书肆的粉笔生意。
自从叶藤的温室建成,开始批量孵化小鸡崽后,无论是凤凰衣还是粉笔,都不缺原材料了。
其三嘛,其实仍旧是与书肆那边的生意。
这个生意准确地来说,从产品的研发到制作再到售卖,可以说全是崔小丫独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