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只破碗(34)
并没有发现疑是叶藤的人。
好不容易传完手令的常先,也被他派去了隔壁的梓州青阳县,让他去那里排查是否有疑是叶藤的妇人。
如今,嘉元县的流民安置工作已经上了正轨,他一个医药不通的人留在这里也无甚用处,正准备离开,赶回南益王府。
在他的想法里,叶藤既然没有混在流民堆里,那必然是去南益王府作妖去了。
况且如今流民中瘟疫四起,他相信那个惜命的叶藤也不大可能继续藏匿在流民之中。
便一刻也不想在这地方待了。
他目光在叶藤的后脑勺上随意扫过,给嘉元县县令递了个眼神,便率先离开了。
虽然秦贺武全程没有说过话,但是经历过这位南益王府二公子的恐怖后,嘉元县县令完全不敢不听命。
二公子让他好好问问这个要献良方的妇人,不用去送他了。
那他,自然是要好好问问的。
目送二公子走远后,嘉元县县令施洛成才对眼前的妇人道:
“是何良方?可有验证?”
叶藤虽然听到有人离开,却只以为是衙役有事要办,先行走了一步。
至于县令大人让她躬身那么久,也没什么奇怪。
当官的嘛,面对老百姓,总要有点架子不是。
听到县令大人的问话,叶藤回道:
“药材及熬药用的器具民妇均已带来,有没有效用,大人一试便知。”
施洛成看一眼后面跪趴在地上的三个男人以及他们身上背的东西,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
“起吧,你既然有此自信,便跟着本县令去南城门处试试。”
叶藤听令起身,面容沉静地回道:
“以民妇拙见,熬药之所放在县衙内会比较妥当。”
施洛成双眼微眯,注意力也从叶藤姣好的面容上转移到那双清澈的双眼上。
有意思,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百姓敢当面反驳他的话。
别说是施洛成这个刚刚考上进士才一年的县令了,就是后面那一大溜积年衙役们,也是没见过的,一时间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叶藤。
这妇人,好胆!
就是后面本来就趴跪着不敢起身的崔家三父子,此刻吓得差点晕过去。
天爷啊!
阿藤居然顶嘴县令大人!!
第19章
来历不凡叶藤平静地回视嘉元县县……
叶藤平静地回视嘉元县县令,既无慌乱也并无故作的倨傲。
短暂的对视之中,施洛成眼中渐渐浮现一抹赞赏之意。随即嘴角上扬,侧身,朝县衙方向做了个“请”的手势。
叶藤回以一笑,微微躬身行了个拱手礼,落落大方地等县令大人先行。
施洛成眼中笑意愈深,当即转身回县衙。
就这进退之间的气度,此妇人必然来历不凡。
到此时,他才有一点相信,这妇人,或许真的有治疗瘟疫的良方。
叶藤立即抬脚跟进,可走了两步,她又不得不回头。
只见身后的崔老汉他们还趴跪在地上,脸色惨白,在这寒冬里额头上居然全是汗。
“崔叔!姐夫!崔二哥!”叶藤快步来到他们面前,先将崔老汉搀扶起身,又示意崔松、崔柏起身。
然后笑着道:“县令大人想看你们提取大蒜素呢,咱可得快一些,总不好让大人等我们不是?”
叶藤很清楚,此时无论她如何安慰,想这会儿就消除崔家人根深蒂固对官员的惧怕是不实际的,还不如就事论事,言明利害的效果好。
果然,听叶藤这么一说,他们仨虽然仍然腿脚发软,但是却能坚持着站稳,还用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准备跟着叶藤走。
叶藤便扶着崔老汉走在前面,将声音放柔,安抚道:
“咱现在这事儿不仅能救活好多人,做得好了,说不定县令大人还会嘉奖呢!”
“有嘉奖?”
见叶藤点头,崔老汉便觉得身上的力气一下子就恢复了。
心中也不由得憋了口气。
还转头叮嘱身后的两儿子,“一会儿做事仔细些!这可是大事!”
崔松、崔柏一脸认真地点头。
被县令大人嘉奖!
怕不是他们崔家祖坟冒青烟了!
叶藤见崔家几人有了干劲,便稍稍加快了脚步。还不忘对立于两侧的衙役们颔首致意。
待进入县衙内部,叶藤也不啰嗦,朗朗大方地说明所需之物。
都到这一步了,施洛成没有拒绝的道理,吩咐衙役帮忙准备。
一旁的崔老汉他们或许是之前已经吓过头了,此时也不管周边有多少官爷在围观,学着叶藤的做派,当作没事人一样,蹲地上就开始掰蒜。
叶藤则站在距离施洛成几步远的位置,来了一段现场解说。
“第一步,需要将蒜拍碎,然后静置一会儿。”
“第二步,将蒜末与凉白开混合后,倒入小口陶罐中。”
“第三步,将细竹管插到陶罐口,然后用黏土封口。”
说到这里,叶藤还特意转身看着施洛成的眼睛,强调道:
“大人,这一步很关键,陶罐口与细竹管的连接处必须密不透风才行。可用黏土,也可用多层棉布缠绕后浇水的方式。”
施洛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但随后却觉得有点不得劲,他怎么就在不知不觉间,对这个妇人言听计从了?
叶藤倒是没有管县令大人此时在想什么,而是专注地讲解后面的要点。
到蒸馏熬煮这一步时,她再次转身,特别特别慎重地交代道:
“大人,这一步是熬药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若是不注意就将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