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218)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还有些不舍,可也知道不能耽搁时间,便把信交给了徐怀山。
等人走了,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干活儿都提不起劲来了。
可是很快一个重大消息的公布让大家都不再议论乔家的事情了。
高考恢复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全国各地的报社都加紧印刷报纸,所有报纸的头条版面都是在报道这件事情。
最先回神的是知青同志,他们一遍遍的确认报纸上的内容,确定自己可以参加高考,即便是平日里有摩擦的人,都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这是一个重大的消息,但也不算公布的太突然,之前就有一些消息说上头在讨论这个事情。
只不过大家都没当真,高考都中断十年了,头一年大家还充满希望,可慢慢的,心也冷却下来了。
就在他们以为高考无望的时候,却出来了这个消息。
反应更快的已经去书店买复习资料了。
很多知青也请假去了县城,可转了一趟之后,却是一脸失望的空手回来了。
本来县城复习资料就不多,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反应快的早就把资料买走了。
等他们过去的时候,书店那边挤都挤不进去,就听书店里的人已经打电话联系印刷厂那边了,现在全国各地符合报名条件的人都在抢书,人家那边也在加急印刷,但分配到他们这边的数量实在是不多。
能不能抢到,就看他们自己了。
有些知青家里有点儿关系,就像是方茹,在消息公布出来之前,她家里就给她寄过来一套复习资料,还写信叮嘱她要好好学习。
不过没明说高考的事情,她当时还挺纳闷的,现在却突然明白过来了。
消息确实是好消息,不过也让大家的心挺浮躁的。
尤其是知青同志们,工作的时候都不认真了,总是走神,不用猜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不过也能理解,遇到这样的事情,能冷静的毕竟是少数。
卓雨就是属于冷静的那一个,除了刚看到消息的时候笑了一下,后面就一直很淡定。
连知青去县城买复习资料,她都没动静。
周苋也好奇,“卓知青,你是怎么打算的?”
卓雨笑道,“县城的资料本来就不多,去了也是白跑,我已经打电话给雯雯的爸妈,拜托他们寄复习资料过来了。”
周苋对着卓雨竖起大拇指,果然还是那个冷静的卓知青,不论什么时候都能看中事情本质。
不过也不能让知青这么躁动下去。
所以周苋这边以副社长的名义,召集所有知青开大会。
目的也很简单,他们想要参加高考,公社这边也全力支持他们。但不能因为参加高考,就不工作了。
该上工上工,该上班上班。
刚恢复高考的录取率其实并不高,意味着考上的人并不多。
而且知青真正的大规模回城,也还要再等两年。
如果因为这样就不认真工作,他们这边也不答应的。
所以干脆统一组织。
这次跟以往都不一样,十二月份就要考试了,他们仅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复习。
对于已经放下书本很多人的老知青来说,是个很不利的消息,所以他们才如此焦急。
现在公社愿意组织他们学习,对于很多买不到复习资料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白天上工,晚上安排公社中学老师给他们上课。
不过最多一个小时,公社中学老师的这部分工资也有公社这边来出。
就是对于离公社比较远的大队的知青会辛苦一些。
这些知青倒是不觉得,能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还是很珍惜的。
第117章
考上了
知青们结伴而来,他们还把东西都带过来了,晚上下课后,就在教室里打地铺,大家人多挤在一起,倒也没那么冷。
还有人带了炉子过来,窗户稍微打开一些,透透风,有炉子在,屋子里也不是很冷。
天快亮的时候早点儿起来,把东西收拾好堆到角落里,赶回大队上工。
见他们这么积极,何书记咬牙给安排了一下,让周小草开拖拉机接送远一点儿的知青。
天这么冷,万一出点儿意外不能考试,那多可惜。
当然,关心知青的同时,也不忘记关怀一下周苋这个副社长。
按照政策,她也是可以参加高考的。
周苋可是高中学历,是符合要求的。
对于她的前途来说,参加高考明显比不参加有利的多。
“小周啊,这个时候你可是要考虑清楚的,大学生毕业可是直接就给分配工作的,自己前途的事情,可不能开玩笑。”纪主任也跟着劝道。
大学生毕业出来,最差也能分到县里当个小领导,小周要是在这副社长的位置上,估摸要往上升,也得继续熬资历的。
从大队妇女主任到今天这个地步,虽说确实升得很快,可也就到这里了,再往上他们也没辙。
不管怎么看,参加高考上大学都是最好的那个选择。
周苋略微考虑了一下,觉得他们说得确实不错,便应了。
报名的时候,由公社这边给她写一封推荐信,顺利报上了名字。
课本她还有,公社这边也出面弄了两套资料,公社中学的老师白天教自己的学生,晚上教知青。
和一直在学的应届生不一样,很多知青放下课本很多年了,好在这家里面很多大队办小学,组织扫盲班,虽说小学不一样,可好歹知识还是没有忘记。
再加上中学老师慢慢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是以大家接受还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