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她格外谨慎(293)+番外
苏母在去江南之前,曾经停留在西南。
至于伤疤……若是住在边疆附近的百姓,因两军交战被刺弩流矢波及,极有可能。
西南边疆,军弩。
宁婉音几乎立即就想到了一个人。
西南总督,萧云景!
除此之外,还有董家。也同样镇守西南。
在证据不够充分之时,宁婉音不能武断苏如婳幕后之人是谁。
而且事涉西南……
宁婉音就是想查,也对西南鞭长莫及。毕竟是萧云景和董家的地盘,外人进去查探,很难。
此事……
还是交给皇帝自己办吧。
各大世家明着送女子入宫,本是常事。但若特意改名换姓,换一个身份入宫,此事便很可疑了。
皇帝只要起疑,他自己会查清楚。
……
年三十,皇宫里举办了盛大的年宴。
和往年一样热闹。
王室宗亲、文武百官皆来参加年宴,宁婉音的兄长今日也作为寿安伯府嫡长子,参加宴会。
年宴在歌舞升平之中落下帷幕。
次日,大年初一。
按照规矩,今日所有妃嫔都要去向太后、皇帝拜年问好。
莲蕊伺候着宁婉音穿戴贵妃吉服。
小夏子守在门外准备随行。
“主子,大公子递了一封信进来。”捧棋呈上一封密信。
宁婉音拆开看了看,眉头微皱,“兄长说他以前在西南竹县见过妍嫔,昨晚年宴一见,十分眼熟。但妍嫔不是江南人氏吗?”
宁珩常年在外养病,走南闯北。
西南之地,他也是去过的。只不过他当时并没有见到苏如婳……
可若你去查宁珩的行踪的,早几年,他还真在西南待过。
看起来,倒像是真见过似的。
而苏如婳如此绝色容颜,见过还记得也很正常。
“主子,说不准是人有相似呢?”莲蕊接过话。
“可能吧。据说妍嫔以前和生母住在乡下,前几年才被父亲接回府中,她应该是没离开过江南的。”宁婉音轻声道。
这是苏家公开对外的说法。
所以宁婉音也只按照这一套说辞。
“这妍嫔的身世如何,是她的私事。与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宁婉音随手将信,递给莲蕊:
“把信烧了,免得惹出什么流言蜚语。”
“是。”莲蕊领命退下。
而宁婉音很清楚……
她们的对话,守在门口的小夏子,必定听的一清二楚。
平日里要说什么见不得人的话,宁婉音都先安排差事将他支使开。
她一直都知道,小夏子会拼死保护她,但也会把她的言行,悄悄向皇帝禀报。
所以……
有些事,并非她不和皇帝说,皇帝就不知道。
而苏如婳的身世……
宁婉音还真不好和皇帝直说。你和他坦白自己派人去查苏如婳的生母?倒显得她居心叵测,故意栽赃。
但若是宁珩以前在西南见过她,如今认了出来,觉得很奇怪给宁婉音提一提此事,那就很正常了。
一个原本应该没离开过江南的妃嫔,曾经在西南出现,这么不对劲的事……
皇帝他必定起疑。
而只要他查一查,便能发现,这苏家母女的过往,一干二净。
那就更可疑了。
……
延昌九年,春日。
苏如婳生父因贪污入狱,韩寻奉密旨去江南调查苏如婳身世。
苏父入狱,其实是皇帝暗中出手。
得知苏如婳曾经出现在西南以后,皇帝立即便派人去查苏如婳的身世。
据说她自幼和母亲养在乡下。
只要查一查她在乡下生活的痕迹,就能证明只不过是人有相似,宁珩认错人了。
但她突然出现在江南,哪有她曾经生活过的痕迹呢?
她的来历,一片空白。
所以,皇帝更觉得可疑,先将苏如婳父亲入狱,另派韩寻秘密去审问他。
第248章
召萧云景回京
江南,刑狱大牢。
苏知府在琳琅满目的刑具面前,招供的明明白白。
“我贪污的银子藏在后院的桃花树下,树下埋了两个大水缸,银子藏在水缸里。”苏知府哆哆嗦嗦交代。
韩寻冷冷看向他,“贪污的案子,你自行和刑部的官员交代。”
“啊?那你摆这么多刑具,要审什么……”苏知府心惊胆战,眼神里一片迷茫。
“苏如婳,来历。”
“她?”苏知府一听苏如婳三个字,十分后悔。
原本这女儿入宫以后,一路节节高升,还生了皇子,成了一宫主位。
他正是因此被许多官员巴结,收了不少银子。
没想到她在皇宫里竟然得罪了皇帝……
使得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不远千里,特意跑来江南审问自己。
“她是我的妾室带上门投奔的,如果她真的犯了什么事……其实她也可能不是我的女儿!她……她可能是我妾室在外面和别人偷情生的,对对对,肯定是这样!”苏知府赶紧撇清。
韩寻掂了掂手中的卷宗,“这卷宗上写,她是你养在乡下的庶女。你这是欺君之罪。”
“韩统领饶命啊!外室女名声不好听,这才如此对外宣称,罪臣绝不敢欺君!”苏知府一听这茬,赶紧求饶道:
“罪臣就是被她们母女欺骗了,只想着给她们母女一个容身之处,收留她们,罪臣一片善心……”
韩寻懒得听他这些废话,直接问道:
“苏如婳及其母,可有相熟往来之人?”
“没有。”苏知府摇摇头。
韩寻仔细审问了一番,苏知府一问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