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她格外谨慎(294)+番外
“苏家母女身上可有什么特殊的印记?”韩寻问道。
有些组织的成员身上可能留下图腾刺青。
这也是常规追查来历的问题之一。
“没有。”苏知府继续拨浪鼓摇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有一个疤。翠娘(苏如婳之母)腿上有一个疤,大概就这么大……”
苏知府比划了一番,“好像是她不小心摔的……”
韩寻听的起疑,直接挽起袖子,露出胳膊上一个伤疤,“是长这样吗?”
“对对对,一模一样……韩统领您也摔过呢?”
韩寻眸色深沉。
这是他上次潜入大梁之时,被追杀时弩箭留下的伤痕。
弩……
是军中管制兵器。
民间很少见。
一个普通民女,身上竟然有弩箭的伤痕。最大的可能,就是她曾经住在边疆。
韩寻又将以前伺候苏家母女的下人一一拘来审问。
主要查验,苏家母女可曾提过外地的事情?
如此目标明确,很快便查到了相关线索。
西南竹海,西南菜。
西南……
韩寻的神色有些复杂,他宁愿苏如婳出自东南边疆,是薛家送进宫的人。
西南有董家,但更有,萧云景。
当年陛下尚且在潜邸之中,培养的将才十一人。
五人葬在东南战场。
四人葬在西南战场。
如今就剩韩寻与萧云景二人。
那时候坐在墙头畅饮喝酒的少年们,意气风发骂朝中奸人当道,骂先帝昏庸被勋贵挟制,承蒙主上栽培,愿以性命报答君恩。
他们曾经是肝胆相照的同袍,是为陛下敢去边疆搏命的忠良。
上一次韩寻从大梁逃回炎国,便是萧云景在边疆接应。
分别多年,重逢再见,韩寻当时以为,岑家没了,西南从此掌握在了萧云景手中……
一切都好起来了。
可这世道变化的太快。
韩寻心情格外沉重,但他一如既往如实地一字不落将苏如婳母女的可疑之处写明,千里传信寄回皇宫。
……
皇宫,乾心殿。
赫连祁收到了韩寻的来信,脸色凝重。
西南,军弩,苏如婳。
她背后可能是萧云景,也可能是董家。
而皇帝,从不心存侥幸。
身为帝王,赫连祁一直都很清楚,哪怕是你最亲近的臣子,只要执掌权势,便不能尽信。
人是会变的。
萧云景在西南执掌兵权,虽有董家制衡,但西南依旧算得上是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若他有什么念头……
西南局势,将一溃千里。
皇帝不可能用大炎江山,西南百姓,赌一个将军是否忠诚。所以,他先做好安排。
赫连祁沉吟许久,最后给韩寻写了一封信,一道密旨,连同一块帝王信令,一道寄给韩寻。
韩寻收到回信,立即从江南转道西南。
半个月后,韩寻悄然抵达西南待命。
赫连祁吩咐汪德贵道:
“传朕旨意,妍嫔闭门思过。将五皇子,送去琳琅宫。”
汪德贵很是惊讶,难道是因为妍嫔父亲贪污,所以迁怒妍嫔?
以前陛下还没有因为家中父兄出事,问责妃嫔的。
不过皇帝下了旨意,汪德贵自然立即便去安排。
皇帝又写下一道圣旨:召萧云景回京述职。
若萧云景坦坦荡荡回京,查明苏如婳与他无关,皇帝日后也会继续重用他。
反之,若他听闻苏家出事,苏如婳被禁足,不敢回京。
那苏如婳是谁的人,一目了然。
一旨,试忠奸。
……
景禧宫。
苏如婳细细盘算着。
如今大皇子圈禁,二皇子去了行宫养病,只剩下三皇子与四皇子。
目前可堪一用的棋子,还有荣嫔。
身为皇子养母,这便是天然的敌对立场。另外姚婕妤与宁婉音有旧怨,也可利用一二。
苏如婳暗中算着宫中能用的棋子,筹谋对付宁婉音。
正在此时,汪德贵带着一群太监走了进来,躬身道:
“陛下口谕,令妍嫔娘娘闭门思过。”
苏如婳一愣,“不知臣妾所犯何错?”
“这……奴才就不知道了……”
与此同时,两个太监去了后殿,将五皇子抱走。
苏如婳脸色微变,“你们要带五皇子去哪?”
“陛下吩咐,妍嫔娘娘闭门思过,不便照顾皇子。所以,先将皇子送去琳琅宫。”汪德贵道。
苏如婳心底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
皇帝突然把孩子抱走,又将自己禁足,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最近发生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她爹贪污入狱。但是她爹什么都不知道,顶多只能查明她是外室女。
但那又如何。
所谓欺君之罪,最终还是看皇帝怎么想的。
父母为了孩子的名声,将外室女假装成庶女,固然是说谎了。但皇帝从来不是在细枝末节处,斤斤计较的人。
他若看重出身,根本就不会宠幸苏如婳。
若能让皇帝不满,必定不仅仅是外室女的事。
难道……
她的秘密,皇帝知道了?
第249章
御驾亲征
西南边境,大将军府。
“将军,陛下有令,让您回京述职。若您不回京,这就是公然抗旨啊。”副将忧虑道。
另一个婢子道:“但是宫里传来的消息,妍嫔娘娘被陛下责令闭门思过,五皇子被送去琳琅宫。妍嫔娘娘差人送了口信,说是陛下可能怀疑她的来历。”
若是皇帝已经得知苏如婳是萧云景的人,此时召萧云景回京述职,显然是要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