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82)+番外

作者: 酒神葡萄绿 阅读记录

张宏说这里人手不足,那是真的不足,几个明显都是武将打扮的人坐在案桌前写东西,分发粮食也是士兵在做。

但是他们人手虽少,做的却是又快又好,从找出渔阳人到给他们分粮食,安排车队由县令带走,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半点都不混乱。

但是很奇怪,真的很奇怪。

本身这些灾民的粮食都是被燕王送去给了胡人,皇帝要管这些百姓,无非就是保证他们还活着不就好了,没见过是这种事情还要一一登记,按被抢的每一户数量,把他们原有粮食发给他们的。

死了这么多人,今年的税不收,还全给他们,这不是亏大发了吗?

难不成,他真的就是个难得一见的仁慈君王?

等到安排走了渔阳百姓,又是该继续登记百姓信息了。柳珀看了眼张宏,凑到皇帝身边,小声道:“陛下,渔阳的人还在呢。”

小白把笔搁下看向张宏:“宏表兄,这些是……”

见皇帝特意空出时间来了,张宏侧过身子,让出了身后的人。

“陛下,这是田家的表弟,田旻、田章。”

两个比张宏年轻,又比小白年长的青年出来,齐齐激动的看着小白,长揖行礼。

田旻田章一人身边还带着一个小孩,孩子们提前被教过礼仪,等父亲行完礼后,也对着小白见礼。

他们都很小心,对小白的称呼都是陛下,哪怕是两个小的,也不敢叫声表叔。

“原来是旻表兄、章表兄。”小白记起来这是谁了。“在洛京时,宏表兄同孤说起过二位表兄……”

看着得到皇帝认可,开始和皇帝攀谈起来的田家两个小子,其他人那是眼红的不行。

数不清楚多少次,羡慕田家两个小的撞大运。

就算是眼红,他们也还记得自己是靠什么才站在这里的,大家都低头把姿态展现的很好。

不过比起激动的两个表弟,张宏还是靠谱的多,没聊几句就截住话头:“陛下,这是渔阳县杨颂,知晓蓟州危机,特意带上家中子弟和钱粮,愿为蓟州安定出一份力。”

杨颂上前拜见皇帝,低下头先是表达了一番他们在渔阳也不知道蓟州生出这样的变故,然后念出了自己这趟带了多少识文断字的家中子弟,多少物资,表达自己愿意为蓟州贡献的一份心意。

后面的赵申、孙令暻几人也学着他这么说话。

小白大受感动:“直此蓟州遭难之际,诸公之心意,孤都知道了。”

什么都不说了,清点物资分配,一个个先动起来干活吧。

第72章 歌谣

这次来蓟州,除了带上粮食物资以及押运的仆人牲畜,张宏带了家里两个叔叔和两个表弟;田家人少,田旻田章带了他们的孩子;杨颂和赵申都是带自己长子并家里两三个年轻人,孙令暻带上自己和父亲。

蓟州缺人,但这些人都是代表他们家族的,不能什么人都拉到皇帝面前。除了家里公认学问不错,能力也优秀的,还得是学过礼,会说话的。

渔阳县的一行人带着东西来了,几个当家人上前才和皇帝见了面,就被柳珀请去一边,跟着忙活起来。

一整天的时间,所有人都在干活,不是记录资料,就是带人清理蓟州城和燕王宫,然后拆房子。

是的,拆房子,拆的还是燕王宫,天子下的令。

王宫里砖瓦都拿去给王归,先把长城修补上;丝绸衣物收了,拿去蓟州城和人换了麻布,分一些给实在衣衫褴褛的百姓。

诸侯王才能用的器皿先收了封起来,这个不能乱动,但是看皇帝的意思,好像是后面都要熔了。

一天的时间下来,大家在各自忙着事情,有了人手之后柳珀坚决不肯再让皇帝坐在那里干这些小事,请他“上御督察”,就是好声好气求皇帝监督他们干活,别自己动手了。

不被允许折腾自己,也不能折腾干活人员的皇帝,只好折腾起了蓟州百姓。

百姓也不是就让他们在那干坐着,登记好了的被皇帝一起组织起来,被他教着唱唱时令歌谣。

一开始只是孩子们喜欢他,跟着他唱,小孩子唱的多了,大孩子也跟着唱,大人也就跟着唱了。

和《诗经·小雅·信南山》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不一样,他们在哪儿唱的时令歌更好懂了。

“头九初寒才入冬,群山一夜白头翁。二九朔风寒难当,诸户垂帘遮门窗……”

这是初级的,等他们都唱会了,皇帝又教了他们升级的歌。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

比起最开始只是数九跟着时令走,后面的《东九歌》与《夏九歌》都是带上了九相关的乘法。

不说几万人一起跟着唱,几千人在那里齐声唱这些不同的时令歌谣,也足够震撼的了。

过来监督士兵们运砖料的王归远远就听见蓟州百姓们的高声歌唱之声,上去一看,第一天见面时还死气沉沉的百姓,除了仇恨什么都没有的百姓,已然变了副模样。

现在的他们虽说还是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但是没有了天天的绝望之态,一个个眼睛里都有了不一样的神采。

他为这样短时间之内百姓的转变而惊讶,抗拒去想深层次原因的他,下意识就更加崇敬起了皇帝。

不愧是陛下,得天眷顾,驭民有道。

柳珀看见陛下身边的都有一些匈奴人也跟着开口了,他们显然是不知道这些歌谣的含义,只是觉得在跟着唱歌而已。

上一篇: 愿只愿他生 下一篇: 第四天灾与怪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