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373)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留侯所言极是,看来,我的境界还是需要提升啊。”林清源虚心受教,并将古琴恭敬的放回了原处。

“我听你的琴声里,满是欢呼雀跃,除了为这浓浓春景之外,可还有别的原因吗?”张良笑着跟他闲谈起来。

“倒也没什么,只是今日来太学,见到许多少年儿郎英气勃发的样子,不由得忆起当年自己一心向学的时光,情之所至,一时有感而发罢了。”林清源也不瞒他,如实告知。

“你现在不也是少年郎的模样吗?怎么不加入他们呢?”张良打量着他那从未改变过的年轻容颜,打趣道。

“虽面容未改,但心态到底不同了,况且万一被人认出,恐令他们拘谨,如此一来,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打扰,只静静的观赏也就是了。”林清源却摇了摇头。

“年长的就这点不好,便是有童心,也融不进去了。”须发全白的张良听到这儿,也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那我们就做着年长者该做的事吧,留侯快坐,我带了上好的茶叶来,只取了那一点嫩芽炒制的,可难得着呢。”林清源顺势请他坐下,又吩咐人拿茶具,准备温水来。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都到了这个年纪,张良早就不贪图口腹之欲了,只这品茶一道却让他上心的很,特别是林清源的茶又与其他不同。

犹记得当初,对方还是凭着这炒茶并用热水冲泡,只品原味的法子,拜入他们道家学派的。

如此说来,他们和茶也算是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在了。

不多时,下人就把东西备齐了,不止有茶具,还上了几叠好克化的点心,随后林清源亲自动手,行云流水的来了一套泡茶,倒茶的流程。

等到喝着茶水,用着点心,一派惬意的时候,林清源就开始不停的看向张良。

“说吧,来找我,是又有什么事了?”张良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一边品茶,一边递了个话头过去。

“什么都瞒不过留侯,”林清源听到这儿,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这样的,等过些日子,我想带着亚夫去一趟代国。”但他也没忸怩,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你去代国干什么?还要带着周家那小子?”张良皱了皱眉。

“此行,我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来想去边境看看,也锻炼一下亚夫,二来嘛,”说道这儿,他停了一下。

“我想去祭拜一下代王刘恒。”他的声音细不可闻。

“……”,听到这儿,张良也忍不住沉默了一会儿,当初代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外人不知道里头的门道,他可是清楚的很。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放不下啊。”他叹了一口气。

“所以才想祭拜一下,权且求个心安吧。”林清源也没提当年的细节,而是着重于个人情绪。

“那你今天来,是问我的意见呢,还是通知我这个结果呢?”张良看了他一眼。

“自然是问意见,因为……”

“因为你也知道,这个决定做的痛快,可真正实行起来,却有诸多阻碍。”不等他说完,张良就开始分析起来。

“我们就先不说,陛下能否答应让你离开长安去边境,就看你选的这个时候。”

“如果是过阵子就出发,那最多五月中旬就能赶到边境。”

“可五月这个时候,乃是匈奴王庭一年一度的节庆日,本部的十二个部曲会齐聚一堂,而对于边境的防守,则由其他附属部族负责。”

“鲜卑,乌桓……虽然都是些杂胡蛮夷,不足为惧,可也因为如此,他们的行为,也是不可控的,亡命之徒不在少数。”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什么也不敢做,可只要把你出现在代国的消息传递回匈奴王庭,我丝毫不怀疑,冒顿大单于会亲自带着军队到边境掳走你。”

“就算我们抵住了攻势,恐怕也免不了要将汉匈联姻的事提上日程。”

“小友,容我提醒,小嫣儿今年,已有十一了。”

“你实在不宜在边境出现。”他的意思很明确了,如果已经打算好了,将来是要和匈奴翻脸的,那就一定不能给他们任何软肋。

“……”,林清源闻言,也是叹了一口气。

“我何尝不知这点?可是,我心里,终究有愧啊,倘若不能解开心结,恐将来留有祸患呐。”这也是他为难的点。

“我知道,这就跟年少不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的道理一样,你放不下此事,心里难免长久惦记着,这也确实是难为你了。”

“不然这样吧,你若真的要去,等过几个月如何?最好选在六月出发,这样十月年节的时候,差不多就能赶回来。”

“那个时候天也凉下来了,匈奴人比起边境,则会更关注本部的生存问题,不会轻易动刀兵的。”

“你又要带着周家的小子去,这样的话,还能顺势从周勃那儿抽些精兵强将一路随行着,如此,安全也就得以保障了。”

“这样你觉得如何?”张良思量再三,给他出了个比较稳妥的主意,末了,还去问他的意见。

“再稳妥不过了。”林清源听的连连点头,“多谢留侯解惑。”说着,他又殷切的给他添茶倒水。

“谢就不必了,因为我这儿啊,正有件事,要你去做呢。”张良却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林清源疑惑的看向他。

“太学新一届的学生们也快要报道了,这事儿你知道吧。”他没直说,而是提起了别的。

“知道啊。”林清源点了点头,“然后呢?”

“然后,张苍来了一封信,言说要送自己的一个小弟子过来进修,希望我能看顾着些。”张良把话接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