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374)
“张苍的弟子?”林清源更疑惑了。
“可据我所知,张苍师承儒家的大贤荀子,也是对方如今唯一在世的弟子。”
“虽说荀子提出的观点,并不全然是儒家的底色,也含有法家的光彩,甚至就连韩非,李斯这等惊才绝艳的法家人物都在荀子门下学习过。”
“也就是说,张苍和儒法两家的渊源都是极深的,他就算要托付弟子,也该是托付给现在儒家的掌舵人叔孙通,亦或者法家的执掌者张恢啊。”
“可他怎么哪个也没选,路子走到我们道家这儿来了?”林清源是真的觉得有点费解。
“那儒法两家在太学里头……”,张良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
“总之,我看张苍那意思,就是不想蹚这趟浑水,只单纯的想把小弟子送进来进修。”
“如果说在太学里要专心做学问,那当然没哪家的威望比得过我们道家了,你说是吧。”张良挑了挑眉。
“要真是想图个清静,不沾儒法两家的争斗,那他这么做,还真没错啊。”林清源一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啊。
“所以,留侯,你是想拜托我照料这孩子吗?”他问道。
“我不止想让你照料他,我还想让你为他展示我们学派的优势和底蕴。”张良煞有其事道。
“你看啊,张苍两边都不沾,说明他保持中立啊,这孩子肯定也是这样的性子。”
“而能被张苍特地举荐,也就意味着,对方的才智品德必然都是拔尖的,不然他也不会舍了老脸跟我说这个事儿。”
“而这也能反应出,要来太学的这个孩子,非常之出众。”
“好苗子啊,是好苗子,你说是吧。”张良不住的夸赞,但话里话外,却好像带着点别的意思。
“留侯,你该不是想把别人家的好苗子,挖到自己地里吧。”林清源有些不确定的询问了一句。
“我怎么可能做那么没品的事呢。”张良义正言辞的否认。
“嗯,你不会做,所以我得去干,是吧。”虽然是反问句,但却是肯定的语气。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对我们道家学派心向往之,那秉承着传道授业的师德师风,我们也不能把人拒之门外不是?”
张良面不改色的说出了进行修饰之后的完美理由。
“我懂了。”然而林清源不置可否,他只点了点头,心下暗道,‘还是要挖墙脚’,只是对方好面子,不好直言罢了。
“那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啊。”心里明白对方的诉求后,他也不戳破,而是询问起来。
“说不定你还认识呢,他叫贾谊。”张良抛出了姓名。
“巧了,我还真认识。”林清源听到这儿,简直又惊又喜,不是现实相识,而是史书和课本中见过。
‘《过秦论》的作者嘛,高中谁不知道啊。’他想起了年少时疯狂背诵的名篇,再想不到现在竟然有机会见到真人。
“那也就说,这孩子,流芳千古了?”张良一听这个,更是眼前一亮。
“嗯。”林清源给了肯定的回答。
“那我们……是吧。”他稍显急切的比划了几下,虽然没说,但肢体语言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真实想法。
“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难得见他这般渴求一个人才,林清源也实在不好回绝。
至于说被挖墙脚的张苍怎么想嘛,无良的两人表示,这都是道啊,道的安排啊,我们只是顺其自然而已啊。
第199章
所谓男尊女卑,其实是说,男女各尊其道,人间才能和谐。
林清源从太学回来,就一直思量着跟贾谊见第一面的时候,该说点什么,做点什么,才能使得这个少年英才被自己所折服。
由于思考的太专注了,连女儿喊他好几声都没反应,直到对方走到他跟前,提高嗓门呼唤。
“爹爹!”
“啊?!”
林清源被吓了一跳,当即就想发火,可抬眼一看是宝贝女儿,瞬间就跟瘪了的气球一样,没气了。
“嫣儿啊,你走路怎么不出声呢?”虽然不忍责备,但还是忍不住道。
“我出了啊,我不止走路出声,我还喊了你好几声呢,可你都没回应啊。”小嫣然也觉得冤枉的很。
“对不住啊,是爹爹的错,你别生气啊。”林清源听到这儿,也忙软下语气哄她。
“爹爹,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周哥哥要进太学读书的事啊?”
小嫣然今年才十一岁,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爹爹又跟她道歉了,那自然就不纠结了,而是兴致勃勃的凑过去问。
“他进太学读书的事,自有他爹爹操心,我费什么劲儿啊,刚才我想的不是他,是另一个少年进学的事。”林清源如实告知后,却突然想到了什么。
“嫣儿,你问这个干什么?”他怀疑的看了她一眼。
并且在心里思量着,是不是周亚夫背地里给女儿献殷勤了,不然自己的小白菜怎么会这么关心那只小蠢猪的事呢?
“哎呀,我不是想去送送他吗?再说了,我还没去过太学呢,爹爹,不然你带我去看看也行啊。”小嫣然上前挽住他的胳膊,撒娇似的晃了晃。
“原来你是想去太学啊。”知女莫若父,一听这句,他就松了一口气,并暗道自己想多了,女儿还小呢,应该想不到别的地方去,就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就是说啊,爹爹你不也是见天的说太学建设的如何如何好,老师们多么多么博学吗?我自然心向往之,想去看看啦。”小嫣然点点头。
“你恐怕不止想去看看吧。”一听就知道她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