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378)
“晚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还有很多事不太清楚,不知可否请前辈再多解释一下呢?”他恭敬的询问道。
“当然可以了,我本来就是父亲和太傅特地安排来接待你的,有什么疑问,尽管说就是。”张不疑抬了抬手,大方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贾谊再次行了一礼后,继续了。
“敢问前辈,这么大的院子,就只给我一个人住吗?其他学子,也是这个待遇吗?”这是他感到最疑惑的。
因为现在他所在的这屋舍,与其说是一间屋子,不如说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布局,卧室,书房,厨房,洗漱间,甚至下人住的地方,竟然都有,使用的物品也都准备好了。
这实在是想的周全至极,待遇也好的远超他的想象,也难怪他诚惶诚恐了。
“当然不是,按太学的规矩,不同专业的学生,是不住在一起的,比如,儒家学子和法家学子,便有自己单独的屋舍区域所在,他们人数众多,这住宿的地方自然就紧张一些。”
“而我们道家呢,青黄不接,所以空房间就多,而且先前你的老师张苍张大人特地来信,我父亲和太傅商量后,才决定把你安置在靠近他们住所的地方。”
“这样一来方便求学,二来嘛,也远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张不疑进一步为其解释。
“我的事都惊动了留侯和太傅了?这实在是令人惶恐。”贾谊惊讶的很。
他虽然知道老师是写了一封信的,可并不知道具体写给了谁,内容又是什么,而张苍在他临行前,也只是简单交代,言说托了一个好友照料,谁知道这一下就托到太学的掌权人头上去了。
顿时,这少年就感觉自己受宠若惊的很,也担心是不是太麻烦对方了。
“那不知留侯和太傅现如今可在太学里吗?作为后生晚辈,实在该去拜见才是啊。”这话他倒是说的真心实意。
“在呢,在呢,不过今儿是开学日,他们可能一时走不开,这样吧,等一会儿用了午膳后,我带你去拜见他们。”张不疑出了个折中的主意。
“对了,今日的午膳,你是想跟我一起去膳堂吃,还是让人现做呢?”他问道。
“我看这天色不早了,也实在不宜再劳动人,不如,我和前辈一起去膳堂吃吧,正好也在校园里逛逛,方才走的仓促,有好些地方都没细看呢。”贾谊思虑一瞬后,便如此道。
“这样也好,我们去膳堂用饭,然后我带你走一走,看一看,早些熟悉各种屋舍布局,也对快速融入太学有好处。”张不疑点了点头。
“前辈所言极是。”贾谊也赞同道。
就这样,两人达成一致,张不疑带着贾谊往太学的膳堂走去。
第201章
过去看热闹,结果发现自家房子着火了。
就在张不疑带着贾谊往食堂来的时候,林清源带着女儿和周亚夫也到这儿来了。
因着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排课时间不同,所以大家用饭的时间也不一致,比较宽松。
但现在到底是午膳的时间,学生们比较集中,为了不打扰大家用饭的兴致,他便带着女儿和周亚夫直接去了后厨,寻打饭师傅点了些吃食。
三人一起端着饭菜,跟随林清源的脚步,去了有一屏风遮挡的清静的角落里一起用饭。
因着还没出国孝,所以刚才林清源只点了两三碟素菜,又一人要了一碗面条,也没像在家时那么讲究,非得分桌吃,直接把饭食端到一起。
林清源和女儿并排坐,而周亚夫则是坐在他们对面。
一切准备就绪,三人便准备开动了。
正待要下筷子的时候,林清源却突然叫停。
“等等!”
“先生?”
“爹爹?”
周亚夫和小嫣然都疑惑的看向他。
“今儿我们吃面条,但好像缺了什么吧,你们两个有没有发现啊。”林清源指了指桌上的饭菜。
“我知道,我知道”,小嫣然看了一眼后立刻举手抢答。
“是缺了蒜瓣儿,爹爹教过我们的,‘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周哥哥,你说是不是?”这小丫头摇头晃脑的回答着,还不忘了去求认同呢。
“是是是,我们嫣儿最聪明了。”周亚夫自然毫不吝啬的竖起大拇指夸赞。
其实他未必不知道答案,只是慢了一拍而已。
不过听嫣儿立刻就能说出来,他也没什么不高兴,反而对她有这样敏捷的反应很是赞赏,当然了,也不排除他是在献殷勤。
而此时,林清源就倾向于后者,毕竟,每个有小白菜要宠爱的老父亲都本能般的防备别有用心的小蠢猪。
“亚夫,那你去卖面条的那个窗口,找打饭的师傅要点蒜瓣儿来吧。”于是乎,他毫不犹豫的指使起对方来了。
“好啊。”而周亚夫没想那么多,只以为先生是在锻炼自己,便点了点头,起身出去了。
“爹爹,周哥哥第一次来太学,你就让他一个人行动,他会不会怯场啊。”小嫣然倒是有点担心。
“对了,爹爹,你好像没给他钱啊,他能拿来蒜瓣儿吗?”她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蒜瓣儿而已,又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而且平常为了方便学生们吃饭,膳堂的师傅们也会提前在每个窗口准备好一些佐料。”
“比如咸菜,腌菜,酱醋和辣子什么的,个人如果有需要,可以要求添的,没问题。”
“至于说我没给他银钱,那这就是要考验他的能力了,如果他嘴甜点,会来事儿的话,那没钱也可以要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