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434)
“……”,张良见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小友,你这是关心则乱了。”他摇了摇头。
“可我不能不搏一搏,为了嫣儿,也为了,我自己。”林清源咬紧牙关,一字一句的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这一次,不到最后,他是坚决不肯服输的,他已经为他们刘家搭进了一辈子,但他的女儿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他以男儿身留在帝王家已经是险象环生的局面了,他实在不敢想象,单纯的女儿在后宫又会迎来何等的腥风血雨。
而他的这幅态度,也让张良看的分明,看来是打算为了女儿赌一赌帝王心了。
可帝王心从来都是最难测的,张良不信林清源看不明白,可他现在硬着头皮也要往上冲,无非就是不肯直面这最残酷的一幕而已。
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张良叹息他的一叶障目,可又不得不被这份父爱感动。
“罢了,你想怎么做,那就去做吧。”到最后,他还是松了口。
“只一样我要提醒你,无论何时,别和陛下生分了,你们既是师徒,又为姻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总不好把事情做绝了。”他又补充了两句。
“留侯放心吧,我心里有分寸的。”林清源听到这儿,心里总算松快了些,因为这就代表,他是支持他的,而这就足够了。
两人就这最重要的事达成了一致,其他的也就不算什么了,又寒暄了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两人还手谈了一局,气氛变得缓和许多。
只是这棋还没下完,宫中便有人来寻,林清源只得告罪一声,先行离去了。
而在他走后,张良低头看着棋盘上黑白交错纵横的局势,却久久不语。
他的眼神中也不时闪过一丝挣扎,不过最后他还是保持了冷静,并把儿子张不疑找来,轻声吩咐了几句话,要他私下去办一件事。
张不疑虽不明白无缘无故的,父亲为何要自己设法封住宫中筮者的口,但也没敢多问,只是乖乖听命。
可他刚要走,却听老父亲又补充了一句,让他尽量不要闹出大动静,最好能在封口的同时,保住对方的性命,让其不敢胡说八道。
张不疑从来也不见老父亲对什么事如此上心,甚至还特地嘱咐到了这么细致的地步,他隐约猜着可能和刚离开的林清源有关系,但又弄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
不过他也不会主动去问,这些年掌着情报网,张不疑也很是长进了不少,他明白,有些事,上头不让他知道,那他还是不知道的好。
反正他就两个上头,一个是老父亲,一个是林清源,不管他们有什么筹谋,总不会伤害他就是了。
想通了这点,他也就摆正了心态,老老实实去办事了。
第231章
我主大单于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尽快确定汉匈联姻的流程和日期。
张不疑奉老父亲张良的命令去封宫中筮者的口,按理说,这种事要确保万无一失,那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死无对证,毕竟,这世上只有死人的嘴是最严实的。
奈何张良提了要求,不让他闹的动静太大,还要保住那筮者的命,那张不疑就只好采取间接举动了。
而下药和威胁是其中效果最好的,张不疑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决定双管齐下。
威胁好说,抓几个亲属,就足以让其投鼠忌器,但下药的话,还是给宫中的筮者下药,那就需要同在宫中任职的太医相助了。
好在如今的太医令是淳于意,此人早已投诚到了林清源麾下,张不疑找他做点什么也方便的很。
而淳于意在接到张不疑的暗示后,也并没有怀疑什么,而是如往常一般配合了他,可其实只要他询问一下林清源就会知道,后者对此根本不知情。
于是乎,这桩谋算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成了,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年的花朝节,也是就是小嫣然十二岁的生辰。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只是个小生日,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左不过家里人摆几桌酒席一起吃个饭,庆祝庆祝也就是了,到底小孩子家家的,不好弄什么特别大的排场。
只是这一次,刘盈却破天荒的提出要在宣室殿大办一场,还邀请文武百官都来参加。
而林清源也明白他想干什么,这无非是要向不久前到长安来的匈奴使团,传递出他这个做舅舅的特别看重小嫣然的意思,进而为下一步的解除婚约做打算。
至于解除婚约后会如何,那是以后的事了。
而眼下,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摆脱这个所谓的汉匈联姻。
于是乎,花朝节当日,整个宣室殿便布置的十分隆重,但又不失喜庆,到底是打着过节和给小嫣然庆祝生辰的名头,这该布置还是得布置的。
宴会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刘盈坐在上首处,窦漪房坐在他身侧。
大汉以左为尊,按理说,帝后的左下方应该就是小刘启这个太子以及馆陶公主的位子,但现在坐在那儿的却是刘元和林清源。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是帝后的姐姐和姐夫,按宗法长幼的观念,也说的过去,至于小嫣然,小刘启,以及馆陶公主刘嫖,则是作为小辈单列几桌。
又因为今天是小嫣然的生辰,她从小就备受皇室的宠爱,所以她的位置几乎和小刘启齐平。
但小刘启也不在乎这些,或者说,他还小,还意识不到这些代表什么,反而因为从小养在刘元膝下的缘故,和小嫣然这个表姐分外亲近。
而小嫣然自觉是个大孩子了,在照顾小表弟的时候,也没忘了小表妹馆陶公主刘嫖,三个孩子玩的很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