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汉支教指南(436)

作者: 花明月暗 阅读记录

“而冒顿大单于知道此事后,亦是十分满意。”

“自此我大匈奴上下,更是无人不日夜盼望小翁主嫁到草原,以应当年之吉兆,也全如今之婚约啊。”

左大将呼衍氏开始把这个政治联姻渲染上了温情色彩,并竭力打造双方人选天生一对的印象,希望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他打的这张牌,确实不在刘盈的预料之中,而且他还说的情真意切,这样一来,他们汉朝这方面也就不好太过强硬,否则便有咄咄逼人的嫌疑。

一时之间,刘盈竟是不知该如何回应,而是下意识的看向了林清源,后者也就心领神会,站起来替他开口了。

“左大将方才讲,你们匈奴的两位王子都钟情于我女,那么不知到底是哪一位被冒顿大单于确立为左贤王了呢?”林清源也不去扯皮那些有的没的,而是直接掐住重点。

“这……”,左大将呼衍氏果然犹豫了。

去年在边境谈判时,难住他的便是这个问题,如今再次直面林清源,竟然还栽倒在了同一个坑里,他也实在有些郁闷。

可奈何这会儿冒顿大单于确实没有真正确立左贤王,哪怕他心里知道该是哪位王子得此殊荣,也不敢轻易说出口。

“既然冒顿大单于并未确立左贤王,也就是说,你们匈奴对联姻人选尚在商量,不能给出准确答复。”

“而我女现在又尚不足岁,双方对于谈婚论嫁的事,也很是没必要如此着急嘛。”

林清源见状就知道乌孙王子猎骄提前发给他的信函是真的,匈奴就是没准备好,这次仅仅是试探而已,所以他这才能十分镇定的应对此事。

“我主大单于虽然还未确立左贤王,但我大匈奴的稽粥王子已经年满十九,兀离王子也有十二。”

“如若等到小翁主及笄之年,再来商谈联姻之事,又要耽误一年半载,若是兀离王子也就罢了,但倘若是稽粥王子,那届时即便婚事成了,也难免有不美的地方。”

“我以为倒不如提前预备的好。”左大将呼衍氏只能竭力争取,而他也没有提自己到底站队了哪位王子,而是以年龄大了不好再拖为由,期望能对付过去。

如果汉朝是真的有意结这门亲,那么人家说的还挺在理的,男方有两个人选不假,但稽粥王子才是最重要的那个。

考虑到稽粥王子现在就已经十九岁了,如果等到小嫣然及笄,两国再来商谈婚约,那么等他正式娶到自己的阏氏时,就至少是二十二岁还多。

而在草原上,这个岁数才成亲的,简直屈指可数,也难怪匈奴人着急走流程。

可奈何这宣室殿坐着的,有一位算一位,根本没人想跟匈奴人结亲。

更何况能在宣室殿内占据一个位置的官员,谁也不是傻子。

陛下和太傅刚才的态度已经很明显的,这就是在敷衍匈奴人,根本没打算嫁小翁主。

既然是这样,那他们自然不会跳出来替匈奴人说话,整个宣室殿安静的可以。

但也不能总是这么僵着,刘盈只好开口说会好好考虑一下,让使臣们先参加宴会,具体细节容后再议。

左大将呼衍氏也觉得,到底是在汉人的地盘上,且外交谈判从来也没说一次就成的,便也就顺着台阶下了。

宣室殿再次恢复了觥筹交错的宴会场景,只是这会儿,人人心里都有了些别的想法,特别是当事人小嫣然,以及她的父母亲,还有舅舅刘盈。

至于窦漪房,她倒不怎么在乎小嫣然会嫁给谁,她只是不愿意林清源因此伤心,所以接着喝酒用袖子遮挡的动作,频频偷看林清源的神色。

至于位于厅堂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他们则是和就近的同僚正窃窃私语着什么,并不时的撇过被设座的左大将呼衍氏,眼神中带着审视和鄙夷。

不过大家都掩饰的很好,并没有让他发现,这会儿陛下并未明确表态,那么安全起见,他们还是谨慎些好。

只是在众多的朝臣之中,有两个人,却看出了些端倪,正是奉常叔孙通和廷尉张恢。

他们两人,一个是儒家的掌舵人,一个是法家的话事者,都对今天这事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觉得这是个机会。

于是乎,在宴会结束后,他们便分别找来了自己人进行商议,而刘盈同样单独召见了林清源,就此事谈论起来。

第232章

他是刘盈,可也是皇帝,我能把女儿的未来托付给他吗?

宴会结束后,刘元和窦漪房先把孩子们都带了回去,而刘盈则是在宣室殿的书房里单独召见了林清源,两人谈论的,自然还是这个所谓的汉匈联姻。

“这头草原狼,他竟敢来逼亲!朕要是不答应,他们敢怎么样?!”刘盈回来就摔了一地的物件,可见是被气的不轻。

“他们自然是要个说法,如果我们给不出合适的理由,那恐怕开战就是唯一的选择了。”林清源迈过地上那些碎片,走到挂着地图的那一面墙跟前。

“开战就开战!朕难道还会怕那些蛮子不成?!”

两国刀兵相见这么大的事,刘盈竟然也脱口而出,可见是气极了。

“行了,盈儿,别说气话了,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林清源安抚了一句。

“从长计议?还怎么从长计议,这家伙都到家里来催了,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刘盈依旧气呼呼的。

“先生,你说句话啊,难不成你真打算眼睁睁的看着小嫣儿远走草原荒漠吗?”他大踏步走到林清源身边,摇晃着对方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