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98)
张良指望不上,刘邦只能退而求其次,这才找上了萧何。
为了避开吕雉的耳目,刘邦竟然深夜偷偷出宫,到萧何府邸去见对方,彼时萧何也并未休息,而是披着衣物在批奏折。
此等情景,正如当日他与张良所言那般,兢兢业业,不曾有丝毫懈怠,可见他确实是个忧国忧民的好官。
他正聚精会神的做着政务,岂料突然有下人来报,言说陛下轻车简从来了府上,当即就惊的打了一个激灵,立时就起身站起,身上披着的衣物掉落在地都顾不得,鞋子也未来得及穿,便急匆匆的出门去迎接。
可刘邦哪里是会在大门口冷呵呵站着的人呢?早就自己进来了,萧何刚走出书房门,就看到刘邦穿着狐裘,披着大氅往这边来了。
“陛下,臣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萧何马上拱手行了一礼,恭敬的下跪请罪。
“诶,这怎么能怪丞相呢?也是朕一时兴起,想找你喝酒说话,这才突然到这儿来的,俗话说,不知者不为罪嘛。”
“来,起来。”
刘邦见他只着单衣还未穿鞋,便知这是一得消息就来迎接,心里满意的很,也就愿意礼贤下士。
不仅亲自上手扶起对方,语气也温和的很,甚至还解下自己的大氅,与萧何披上。
“陛下如此厚爱,臣怎么当的起呢,”萧何身上披着刘邦的大氅,真是感动非常,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现在面上他是热泪盈眶。
“朕说你当的起就当的起,好了,快起来吧,这外边天寒地冻的,我们还是快屋里说话吧,”刘邦见状,语气更软了几分,态度也好的不可思议,携萧何一起回转书房。
昏黄的灯光照着案台,上面满是各种竹简奏折,刘邦的神色有一瞬的不对,但很快掩饰过去,如果是以前的萧何,肯定不会注意这些,可张良提点他后,他就知道自己该谨慎些了。
尤其是刚才刘邦的那个眼神,萧何是真的切实感受到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含义了。
虽然被忌惮,但他并不如何惶恐,因为他早就有谋划了,有鉴于此,他装作自己毫无所知的模样,迎刘邦坐在案台上首,故意让他能看到书简的内容。
刘邦就是心里忌惮萧何,可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极有能力的,又想起自己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这态度自然而然就缓和下来,看着奏折上的批语,顺势夸了两句。
萧何自是连称不敢当,并不动声色的拍马屁,言说都是托刘邦的福。
不管言语间有多少水分吧,总归听起来悦耳的很,刘邦的心情就好多了。
察觉到这点,萧何赶紧让人把这些奏折竹简搬下去,又借着刘邦之前说找他喝酒的由头,吩咐下人置办酒菜来。
片刻后,两人相对而坐,推杯换盏,刘邦还主动给萧何倒酒。
萧何自是受宠若惊,双手并用去接酒盏,等刘邦喝了之后,他这才敢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之后,刘邦便开口说起了正事。
“丞相,朕出征前,将国事交于你和皇后,那当时召韩信入宫的那封信,可是你写的吗?”
“……”,听到这儿,萧何心里不禁一紧,“正,正是微臣所写。”他撒谎了,但与此同时,却也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烫伤后留疤的右手放到了案台上,刘邦自然也看到了。
“你的手怎么了?能写吗?”他看了萧何一眼,“那封信上的字迹,朕也看了,可不像是你的手笔啊。”
“丞相,跟朕说实话,是不是皇后伪造了信件,又逼你用印,韩信这才被骗入宫的?”
这话才是刘邦的真实意图,他就是要勾起萧何对吕雉的不满,也好为之后废太子的事打基础。
“陛下明鉴啊,”而萧何听到这儿,虽不十分洞悉他的言外之意,但到底也觉得当初的事委屈非常,可又碍于种种而不敢多说,只得抬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哽咽着拱手行了一礼。
“诶,朕就知道是这样,爱卿,真是苦了你了,”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
“……”,萧何泣不成声,但却连连点头。
“韩信死了,彭越也死了,皇后的手段越来越狠辣了,”刘邦叹了一声,“朕对他们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不忍啊。”
“但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朕也无法,只是担心将来皇后行事会越来越心狠,一旦朕走在前头,太子又辖制不住她,届时你们这些肱股之臣,恐怕会凶多吉少啊。”
“尤其是你,丞相,朕实在是担心你的安危啊。”
他苦口婆心,看似全然是为萧何着想,可后者心里却警惕非常,因为他盖到了对方的隐含心思。
‘他想废太子,以绝皇后专权之可能!’
思及此处,萧何瞬间就是一个激灵,背后也涌起一股止不住的寒意。
这一刻,他终于知道刘邦深夜过来找他的真实目的了。
可他能表示赞同吗?不能啊。
那能反对吗?也不能啊。
因为这事儿就不是他这个做丞相的能做主的,刘邦这会儿来找他,无非是想借他的势去对抗吕雉。
这就跟当初吕雉逼他欺骗韩信一样。
刘邦现在就是打算用他和吕雉打擂台,届时不管谁输谁赢,他这个中间人都讨不了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参与,萧何这边绞尽脑汁想着刘邦开口后他该怎么回答才能两不得罪,可不管如何推演,似乎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心下越来越急,面上也带出些难色。
刘邦还以为是自己说动对方了,心下大喜,但也觉得不能逼迫太过,接下来竟是没有直接戳破来意,只与萧何推杯换盏,说着所谓的‘掏心窝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