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99)
萧何一边诚惶诚恐的应对,一边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当下让他表态就行,至于以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就算一时没什么好法子,那他至少也有点儿时间去找外援,总比这会儿被直接架在火刑架上强。
刘邦出宫的消息自以为瞒的很好,但哪里逃得过吕雉的眼线,这宫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她的掌握之内,何况是皇帝深夜出宫这样的大事。
在听到有人来报,刘邦是去了萧何的府邸的时候,吕雉就意识到不对了,以至于天才蒙蒙亮,她便派人把审食其找来,跟他商量了一通,一起用了早饭,审食其又亲自送刘元和小刘盈去林清源那儿上课。
到了地方,小刘盈照旧先去书房晨读,而刘元则是被留下练曲,之前林清源答应过她的,要做出一把琵琶来,并教她弹奏的。
前几个月一直没空,如今冬日寒冷,不能出门,也没什么景色可观赏,弹弹琵琶,听听曲子倒也算个乐趣。
再加上少府那边也按图做出了几个林清源觉得很不错的琵琶,两相叠加之下,便有了这么一项新课程。
外面寒风凛冽,房间里却暖意融融,今早刘元练习的这首曲子,又正好是‘春江花月夜’。
这首曲子的旋律委婉而质朴,节拍流畅且多变,将月下春江的迷人景色,江南水乡的温婉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仿若亲眼所见一般,如果不是外面还飘着雪花,真以为现在还是盛夏。
“彩,真是彩,元儿,你这琵琶弹的越发好了”,一曲终了,审食其忍不住合掌赞叹。
“伯父缪赞了,这首‘春江花月夜’,元儿也是才学不久,当不得夸的,”刘元抱着琵琶谦虚道。
“是吗?林先生,你以为如何?”审食其转头去问林清源。
“是该接着练练,但也确实好多了,”林清源给出了中肯的评价,“至少比我教你弹奏‘十面埋伏’时更加熟练了。”
“说起‘十面埋伏’,我记得先生也好久没有亲自弹过了吧,”审食其听到这儿,立刻接话道。
“也还好吧,怎么?审大人今天来,是想听听‘十面埋伏’呢,还是真的十面埋伏了呢?”林清源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才半是玩笑,半是试探的反问道。
“两者都有吧,就是不知道林先生愿不愿意让我聆听一下了。”审食其听到这话,就知道对方大概猜出什么了,可他非但不恼,脸上的笑意还更胜了。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拒绝吗?”林清源也笑着回了一句,顺势朝刘元伸了伸手。
虽然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但刘元还是十分配合的起身,并把手里的琵琶递给了林清源,后者接过去后调了调音,随即便开始了弹奏。
虽然都是琵琶曲,但‘十面埋伏’远比‘春江花月夜’要激昂的多,房间里的气氛也开始由原来的闲适温和转为刀光剑影,不过却意外的与窗外的肃杀寒冬相匹配的很。
这一刻,才是真正的融景入乐呢,就是不知道弹奏的人和听曲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思了。
第50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却说审食其得了吕雉的示意,去林清源那儿旁侧敲击,看看能不能探得未来凶险以及破局之法。
而林清源一听刘邦夜访萧何之事,就知道距离对方想废太子不远了,审食其今天来的真实目的,也是为了这个。
但林清源并没有直接给他想要的答案,而是要求他再安排一次见面,是的,他要再见张良一次。
审食其听到这个要求时,也就基本确定自己和吕雉所想成真了,他也知道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地位,所以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林清源设法想见张良时,还有一个人,正火急火燎的寻到了张良的府邸,正是右丞相萧何。
当然,萧何也是偷偷摸摸去见张良的,实在是刘邦那晚夜访的暗示,令他太过为难,思虑良久也找不到两全之策,没办法,他只好寻求外援。
出乎意料,当他上门之时,张不疑却早已等在门口,言说是父亲张良让自己来迎接他的,萧何惊讶至极,但还是随张不疑一同入府。
张不疑引着萧何去了书房,推开门的一瞬间,融融暖意扑面而来,萧何当即就打了个冷颤,而张不疑则并未进去,只替他关上了房门。
如此一来,房间里便只剩张良和萧何了。
“丞相,你可真是让我好等啊。”张良跪坐在案台后,一旁的小炉子上温着酒,桌上则摆着酒具。
“子房,你可真是越来越神机妙算了,”萧何一边脱下身上的大氅,一边跟他搭话。
“哪有你说的那般玄乎?不过是一些猜测罢了,外面那么冷,你一路过来冻着了吧,快过来喝盏酒暖暖身子。”张良亦是一边与他说话,一边提起小炉子上的酒具给他倒酒。
“子房,还是你念着我这个老朋友啊,”萧何见状,心里顿觉慰贴不少,把衣服放好,快步走过来跪坐在他对面,又接过他递来的酒盏,一仰而尽。
“既然你知道我要来,那想必我的来意也明了了吧,”一盏温酒下肚,又坐在屋里,萧何才慢慢缓过来,他也不忸怩,直接进入正题。
“猜到了,”张良慢条斯理的又倒了一盏酒给他,正要再次递过去,萧何却抬手挡了。
“这酒虽好,但还是小酌为妙,尤其是谈正事的时候,”萧何正色道。
“我懂,酒不醉人,人自醉嘛,”他不想喝,张良也不强求,随即放下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