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107)

作者: 伐姝 阅读记录

话至唇齿。他蓦然停顿收口。须臾,容洛见他口齿开合,气息里狠狠掷出两个字。

“怯懦。”

耳畔捕捉到那一声。容洛眉眼微抬,眼中骤然闪过一丝奇疑。困惑地望了他半晌,她看着他缓缓将视线与她相接。不一时,他无奈地拧眉,“明辕都知道的——关于阿姐与皇祖母。”

容洛眼波一凝。

孝敬太后连隐南是皇帝最忌讳的人,关乎她与连隐南、抑或是连隐南与皇帝的事,这皇城中不会有任何人想要提起。容明辕所能接触的无非宫妃,谢家,与崇文馆中的孩子。元妃与谢贵妃对此事不喜,谢家也不愿提及此事,剩下崇文馆中人,更不会有这样的闲心对容明辕谈及——他如何得知此事?

警惕拢过面目。容明辕低首握着手中一把金色的纸扇,并未察觉。

顾虑片刻。他把纸扇敲在手心中,“重尚书全告诉我了……我原只看见阿姐满身华光,却未曾想过阿姐是经历过这些的。”他扬眼,容洛敛眸,戒备如退潮一般迅速离去。容明辕不知她心思,只把这样的反应当做容洛对数年折磨的嫌厌,不见她在听闻重澈时迅速攒住衣袖的指尖。

“终是那几年拖累了阿姐。”容明辕缓缓叹息,语气中含着几分无能为力的追悔。又低声道:“皇祖母早已不在,父皇又何必呢。”

弄清这一应事情是重澈所说。容洛思索许久,仍未弄清重澈用意。忽而听见这一声喃喃自语,忆起前生沦落为傀儡的种种,轻轻一哂。容明辕似有听闻,回眼来看着她。

容洛不做解释。双手抚落他肩上的落花。莞尔道:“回母亲那儿去吧。父皇同意出宫的旨意大约也传过去了,不知是哪一日能去玩,咱们去听仔细了,才好做打算。”见他直直盯着她,容洛收手,退开一步,依旧是温婉大方的样子:“万一遇上庙会,说不准还能见着许多常时遇不上的东西呢。”

她颜色讳莫若深。容明辕并不能看出任何。良久,他顺一顺袖袍,支吾着应道:“一切听阿姐的。”

容洛轻笑垂首。二人乘上轿辇,归回羚鸾宫。一日来再无异动。

.

娘子春衫轻薄,发髻簪花。男子圆袍缨珠,玉冠白马。

三月春好。宁杏颜看容洛闲暇无事,将她与齐四海一同拖来了酒肆。

这酒楼名作三分醉。卖的酒既有寻常的女儿红,也有烧春、新丰酒、阿婆清与笠翁春等酒水。易醉或不易醉的酒都一应备下,照顾了寻常百姓,也想到江湖侠士与王公子弟,可谓极其会营生。

痛饮一坛烧春酒。齐四海自又与宁杏颜斟上一杯,边看着窗外人群,一厢又同宁杏颜以手势比划起剑招。不时争论起来。

容洛也不理会二人。宁杏颜与齐四海在前世便互有交情,一撞见就开始论说武艺。这一世宁杏颜既在府中见到了齐四海,又同他过了招,那么就免不了成为友人。让何姑姑去唤店家为这二人添一壶暖酒,容洛无奈地望一望齐四海,转首看向身前坐着的徐云之。

徐云之原不在宁杏颜邀约之列。他今日本欲去公主府拜见容洛,可到了门前便撞上了容洛三人。容洛念及他拜访,本想留下,奈何宁杏颜不等他或容洛推脱,便对他提了邀请,不容拒绝地让他一同到了三分醉。

虽有让容洛舒心的意思,宁杏颜却也分得清楚正事,极其妥帖地在酒肆里要了一间厢房吃酒,她屏退多余的旁人,也是给二人谈话提供了便利。

【📢作者有话说】

被妹妹霸占电脑买买买的作者君表示心好累啊心好累。

不过咱倒是没剁手……剁了就抽不了茨木了QAQ

谢谢萌萌 21511916 投的1个地雷~

谢谢美人或投的1个地雷~

第59章 11.9晋|江独家发表

◎皇叔。(已替换)◎

旁下齐四海与宁杏颜划起拳来。徐云之稍有惊异地看了片刻, 余光见着容洛为自己斟一杯暖香的笠翁春。

皇室内的人多少都有些高人一等的倨傲。容洛为皇长女,在宠眷万千中长大,却罕有那样的傲慢。便如此时, 他只是户部一位小小度支,她却能像对待宁杏颜一般对待他——应该说,她对所有人都鲜有偏颇。

然这样的“罕见”十分令徐云之感怀。他是寒门出身,许多人只看见他随赏识二字而来的仕途,却不知他在这一重重顺利里翻过了多少险地山水,又需要花多大的气力去揣测人心。他在金陵做守备时便以为这就是一生仕途的最顶峰, 但一年后突然接到长安调任的旨令, 却又让他重新回到过往的生涯。

长安繁华, 士族林立, 权贵头颅高昂——每一个几乎都在磨练他蹩脚的讨好技巧。轻贱, 鄙夷,不屑, 忽视……更让他尝尽了羞窘的滋味。

纵然重澈待他也十分礼数周到。但到底都不比容洛这般意态自然。赶忙回首,徐云之受宠若惊地揽住酒杯,语调诚挚:“谢过大殿下。”

容洛自然不知他是如何想的。她前生揽权,无一时不需要礼贤下士。宽待之举早已成为习惯。当下觉察他语气,又见他这般动作,些微顿了顿为自己倒酒的手势。疑惑着思索半晌。未几,让浓白的酒浆溢满瓷杯。

酒水甘甜。容洛平常地询问道:“今日度支只是为了拜访, 或是有其他的事务来寻本宫?”

“本是想去买些牡丹的花种,但正巧经过长乐坊, 便想着向殿下问声好。顺便看看殿下有什么事能差遣微臣做的。”摩挲杯盏, 徐云之收起心下那些思绪, 终于记起他上公主府的目的, “前时殿下不责怪微臣不知好歹,尚托谢祭酒照拂微臣,微臣万分感激。也许于殿下而言,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此番人情于微臣甚重……臣不敢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