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124)

作者: 伐姝 阅读记录

然此事不能由任何人左右。向凌竹依旧是皇后,她有关爱她子嗣的权利。况且向氏本是皇帝手中势力,皇帝更不愿向氏一分作用都未能发挥就沦落。倘如向凌竹的回归能令向氏制衡谢家,他是求之不得。

召容明兰问过心意。旨意在当天颁布。

选秀为三年一选。本太子选妃应与皇帝选秀时辰一致。但皇帝登基只五年,太多不确定他亦心中有数。选秀分心,容易混进更多士族党羽,皇帝无多大兴致,御史台与百官一旦提议,他也会立即驳了折子。故此,容明兰选妃时辰不当,也无人多言语。只有成千上百的官员催促正妻为嫡女打点,忙着去请出宫的女官或知礼的女先生为女儿教习。可说是上下乱做一团。

向凌竹的作为是意外,不过反击却是意料。容洛不曾急促,待会试完毕,她便让春日去请了孟氏母女到府上来。

庄舜然四人会试毕,不论结果如何,于情于理都得到容洛府上道谢,多多亲近容洛府中人士,为后路打算。这日孟氏与孟婉思来时,井翼优与虞望舒二人已经回去,陆识秋也正要去往徐云之处。几人在门前碰见,孟氏母女只与其点头致意,无多言语。

孟氏母女为几人造势最多,本该道一声谢。但陆识秋四人也从容洛处得知过太子对孟婉思的喜欢,为避百姓口齿闲碎,四人必要同孟氏一家人做疏漠姿态。一句话不该多讲,一个字不该多说。

府中人对孟婉思都极其熟悉。见二人来,恒昌径直领了她们去容洛所在的空月亭。

亭上有三人。盛婉思走出回廊时,就见着庄舜然与容洛面对而坐,齐四海则坐于亭角,以一碗清水清洗长刀。刀柄纹着一只梅花鹿,鹿角上有一只飞舞的蝙蝠;细长的刀身泛着森冷的银光,水柱淋上去的时候不像是它自然落下,倒像是被刀刃猛然劈开。

齐四海对原先配戴的横刀不甚喜欢,手下这柄,听何姑姑说是容洛请了一位极其厉害的匠人特地为他所造。当时盛婉思听闻,也不由同秋夕一样,对齐四海此人多了些奇异的想法。

余光瞧了在齐四海与容洛之间打了个圈。盛婉思与母亲一道走到前头,还未福身,立即被容洛摆手免礼。

“不必多礼,坐下就是。”看二人上到亭上。容洛让春日将怀中的蒲团放下,指尖在柔软的蒲团上轻按一下,“三娘来本宫身边。夫人也坐。”

容洛语调略沉。孟氏听出深意,知晓她今日为的是前时皇帝选妃的旨意。伸手缓缓撑在盛婉思身后,孟氏轻推着盛婉思前行,落座在容洛身旁。

此举逃不过容洛眼睛。勾唇一笑,容洛抬手拦下庄舜然欲离去的动作,看向盛婉思,直截了当:“你可想让洪家从此见你如见罗刹?”

并非好话。但于盛婉思而言,她自是憎恨洪家。虽从未经历过母亲从发妻沦落为外室,但洪锦绣对她与孟氏的轻贱,她是一直记在心中。当下听容洛问话,她明白过来。稍稍凝眉轻笑,她躬身福礼:“殿下于婉思大恩大德,婉思必不敢忘。”

“即使是做侧室?”盛婉思言语认真。容洛却无往常那般一口赞赏。她前世四嫁,嫁的不是所爱所喜,不知多么难过。容明兰与盛婉思相识来往,却也绝非盛婉思良人。嫁入东宫或许荣华富贵,但将来争宠,维系母家光耀,种种都将是艰辛至极的一条路。

盛婉思躬首,毫无犹豫:“婉思尘土之躯,得殿下青眼才塑得泥身。不敢多做奢望。”微微抬眼,秋水双瞳中一派认真,盛婉思温柔笑意里晦昧莫深:“况且……殿下为婉思一早就铺好了路,婉思怎敢辜负?”

这是盛婉思第一次在容洛眼前流露出锋利。容洛凝视她许久,轻扫一眼孟氏,付之莞尔:“夫人教导有方。”

犹豫只是一时。容洛从来分得清势态。向氏要容明兰娶妻,换向凌竹回到后宫朝堂继续放肆,她不能拦阻,可决计也不代表她不会在其中有所搅弄。盛婉思既然决心前行,她也安心将她这枚棋子放到容明兰身边,以替她牢牢看着容明兰。

相信盛婉思也能做得极好。

孟氏柔笑道谢。容洛还欲言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入耳中。转眼望去,何姑姑从廊外疾步迈至她身前,迅速地向几人福身,未等她问话,已俯首贴近她耳际。

——“殿下。那位夫人……谢家寻到了。”

【📢作者有话说】

删删改改一章……终于把剧情君推倒了!

作者君这里又冷又下雨,差不多是缩着改完这章的,各种腰酸背痛,一会儿就去躺着刷剧hiahiahia~

亲爱的们晚安!

第69章 11.9晋|江独家发表

◎清浊。(已替换)◎

双瞳稍稍一顿。容洛的视线缓缓偏到何姑姑的面上。何姑姑轻而稳的一颔首, 脸上虽无异色,但眼中的喜悦和急促的呼吸都在明说她此时有多么激动。

自容洛将燕南的身世告知于她,她便知容洛对她已经完全信任。她母亲妹妹均受惠容洛, 她也并非不知感恩,在得到容洛重视之后,容洛吩咐于她的每一件事她都牢牢记在心上,尽心尽力去完成。也将容洛当成了真正的主子,处处为容洛着想——容明辕是容洛不可避免的痛苦。如是禁脔的出现能令这样的苦处消弭,她自然格外高兴。

互视半晌。容洛接过她递来的一枚小指细的竹筒, 将内里一卷细长的纸页抽出, 在眼前徐徐展开。纸页上字体刚劲, 一瞧便是谢玄葑所写。

目光滑过遒劲行楷肩脚上的几分绵滑, 容洛逐一扫过内中消息。面色由寻常渐渐变作晦昧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