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重生)(161)
穆万华多年来挂着丧夫独居的名头,谁人也不晓得她与皇帝间的九九,她也不敢出现于宫中,只是在暗下替皇帝做些不可告人之事。而查容洛与连隐南,正是她日夜要做的事情之一。崔公公是皇帝亲信,对皇帝许多事情都谂知保密,听其语气平淡,便是受皇帝器重的最大证据。
皇帝闻言颔首。回到宫中,他与谢玄葑商议了朝事,立时将保护容洛的安排落实下去。待中书省草拟完诏旨,皇帝方才打开穆万华送来的信件。
“嗙!”
崔公公领着旨入内。便听得殿中传来一声巨大响动。
在廊柱下收整了神色,崔公公转过拐角,俯首将圣旨放在案头,拾起掉落在案几旁的茶水,把掉落的朱砂瓮及毛笔撤下。
小太监顺着他的指示入内收整,低首时偷偷瞟了一眼皇帝的脸色,但扬目就撞上一道震怒的目光,立马又吓得低眼。手脚都在发抖。
皇帝的脾气崔诵翁最清楚。他气怒时不喜人直视他,更不喜欢他人扬首同他说话。当年连隐南尚在,他处处受了压制,从无人将他当做太子、当做皇帝。有一回他与人争执,发了脾气端架子,当即被那人昂首嘲笑“废太子”,令他记了数年。夺得大权后他处置向氏完毕,立时让人暗下对付了那人,先是用剪子将那人舌头剪做两条,又毁了他容貌,告知他家人他已然惨死,友人亦认不出他。他想强行认亲,说出皇帝谋害,最终被家人活活打死。凄惨之至教人难以目视。
叹了叹气。崔诵翁将东西帮着收拾干净,让满头冷汗小太监赶紧出去。依然不抬首去看皇帝。仅仅候在一旁等皇帝命令。
良久,挲挲两声起身的声音。一页纸随着影子落到身前,崔诵翁垂眼去看,正是穆万华的来信。
“诵翁。明辕的身世……已经被明崇发现了。”
【📢作者有话说】
把剧情推了一下,顺便把重澈挖出来了XD
第91章 11.9晋|江独家发表
◎弹劾。(已替换)◎
关乎皇家之事总是最易在长安中传播。清晨容洛被刺, 卯时皇帝同谢贵妃才一前一后到了公主府,午间“明崇公主府混入数十刺客,大殿下至今未醒”便已是路人皆知。酒楼客栈里的话题全从零碎琐事变作此事不说, 往常人影稀落的公主府前是人来人往,一名布衣男子从长乐坊东边走过来,不一会儿又从东边往西边走过去,边走边探着脑袋往府门里瞧。就想探得丁点儿新消息,拿去作为谈资。
热闹人人都想看,长安发生这样的大事, 又关于素来巍峨冰冷的皇家, 想瞧个仔细, 得到更多信息的百姓不在少数。只是门前执金吾铁面骇人, 来探望的贵女命妇车马拥挤, 根本容不得平民探头探脑,最多是在缝隙里窥见到接待的宁杏颜与秋夕罢了。而来关心公主的千金都各有修养, 礼数与赠礼都是妥妥帖帖的,容不得人加油添醋。
外边的情势容洛并不清楚,她遇刺,外边又有执金吾看守。便是做戏做全,她也不能在此时露面。将应付贵女的事情都交给了宁杏颜,容洛在内间与齐四海说着话,同重澈慢慢地下着棋, 倒也算平宁。
“那向绫罗是个什么脸?今日府里出了刺客,还不就是她向氏搞的鬼?说什么‘倒是可惜了大殿下, 这出宫才三月余’?若不是大殿下吩咐了好生对待, 我定要把那玉如意砸到她那牛头上的!”
院里传来不满的厉斥。容洛捏着一枚碧玉棋子, 眉目动了动, 见秋夕握着记录礼品的券帖掀帘入了室,声音也响亮了起来。宁杏颜跟在一旁,难得的着了裙衫梳好发髻。此下听着秋夕不愉,眼中轻轻夹了笑,没说什么话。
聆听的样子并未让秋夕消停。与容洛福了身,将券帖交过去,她越发不痛快起来:“瞧她今日穿的,身上又是红又是绿,将大喜的颜色全穿在了身上,生怕别介不晓得她多么高兴似的。我便提了她脸上的笑快遮不住,她就当真像吊死鬼那样拉了脸,还斥我‘乡野奴婢不知事’,连着她那个娘都在笑,谁往上数五代不是乡野?合着就她向氏金贵,是石头里蹦跶出来的!”
絮絮一叠声下去,秋夕气得有些吹鼻子瞪眼,连失言都不省得。还是恒昌在边上咳嗽了一声,她方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
脸色微变。秋夕看向容洛,慌张地摆了摆手:“奴、奴婢不是说殿下,只是在说向氏……”
“好了。”容洛倒不在意,将券帖递到何姑姑手里,示意宁杏颜在席上坐下,“谢家随太祖征战四方之前,确实只是乡野小吏。此乃谢家骄傲与荣光,更是至此青史留名。容不得否认。你也莫与向绫罗置气,向氏被压了这些时日,本宫出事,他们若不高兴,那才值得人怀疑。”
谢家煊赫,有些事情必定要青史留名。亦是有这些记载,谢家需背负的、需维持的都非一般世族可以想象。太祖时有的谢家,宣太宗时发扬,又经历武恭帝与连隐南才走到今日地位,谢家从未觉得所经历的事情上有污点。出身低微如是。
何姑姑看秋夕脸色煞白。忙也笑道:“殿下出事,你也是最着急。不过终是鲁莽了点,向绫罗再如何你也该忍着,不然她发觉异样,还是咱们给殿下添了麻烦。”
没有一分怪罪,秋夕舒了口气,又瞪了恒昌一眼。容洛从来不是小气量的公主,她原说两句向氏不是,容洛也不会怪罪什么,就是恒昌那一声惹得她慌乱。微微福身,秋夕退回恒昌身旁,倒没见恒昌露出捉弄她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