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201)

作者: 添蜜一匙 阅读记录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街上都没几个行人。酒肆的伙计闪了腰,阿滚左右肩膀扛着十来坛屠苏酒,头上还顶着一坛,走街串巷的帮酒肆售卖。

元日在即,反正食肆也需要屠苏酒,段知微也订了两坛,阿滚拎着坛子进来,整个熊被卡在食肆门口。

天气实在寒冷,为防止热气散得过快,段知微特意多封了一道门,导致三百斤的阿滚

卡在大门口。

阿盘和段知微一人抓它一只爪子往里拖,阿滚努力摇了摇硕大的屁股。

最后还是路过的行人看不过眼,一下踹在它屁股上,终于把阿滚塞了进来。

“对不起。”阿滚揉揉屁股,给食肆每个人大声道歉。

段知微用一个粗壮的竹筒倒壶酒给它,它一气儿饮了,转身就要走。

“怎么这么着急?”

很快便是元旦,西市有驱傩的活动,热闹非常,阿滚很有责任心,说要回去守护长安市民的安全。

晌午已经过去,食客们都走了,食肆众人也很清闲。听闻有驱傩的活动,蒲桃很向往,段大娘也想去西市买些花儿粉儿,几人一合计,就兴致勃勃的走了。

只剩段知微一人不肯去,难得闲暇,她想靠在火炉边上嗑点瓜子再看看话本子,消磨一下无聊时光。

外面寒天冻地,她才懒得去。

约莫未时三刻,她正看话本子看到高兴的地方,袁慎己回来了、后面还跟着许久不见的王潜。

“王家郎君,真是许久不见了。”段知微给他们端上一碗大枣煮姜茶。

这王潜自秋日起便往幽州方向旅行,转了一大圈,回来人变得又瘦又黑,不过精神气儿倒是挺足。

他接过茶咧开嘴笑道:“出去转了一圈,搜集了不少志怪素材,这回定然能胜过柳家那泼皮。”

听闻朝请大夫柳无贺也是写怪谈的一把好手,而且他还是位衣袂飘飘的美男子,深得女郎们的喜爱,因此风头经常压过王潜一头,王潜不太服气。

对于郎君们间这种暗暗较劲,段知微觉得很有趣,她望一眼阿滚早晨送来的屠苏酒,忽然有了计较:“难得王君回来,我给你送个素材,就当礼物了。”

王潜笑道:“甚好,多谢嫂夫人。”

段知微花了半个时辰讲了熊猫阿滚的故事,王潜越听眼睛越亮,甚至激动地站起来走了两圈:“这故事甚好,我这便回家,研上笔墨写上一出《长安妖异志》来。”

他激动地连大氅都忘在衣架上,两夫妻赶忙取了他的衣裳相送:“你不吃暮食了吗?”

王潜披好大氅向两人叉手道谢:“不了,我现在文思泉涌,改日必定带上大礼来道谢。”

段知微和袁慎己互望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

快到黄昏,天空隐约开始飘雪,段大娘这回在西市淘到了时兴的绢纱牡丹花,乐得嘴都合不拢。

阿盘却不太高兴:“我不太舒服,先回房了。”

段知微盯着她瞧了一回:“这是怎的了?”

这个阿盘,干活麻利没得挑,但是时刻都淡淡的,永远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今日她去周身隐隐透着股怒气,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

蒲桃和小狼两个人蹲在食案边吃炒米糖,一问三不知。

还是段大娘说:“西市逛了一圈,这两个猴儿非要去看百戏,这才回来迟了。”

今天的百戏有这么难看吗?

“不难看啊。”蒲桃急道:“今儿这出百戏可精彩了,是龙女报恩的故事。”

哦,最近很流行的那出龙女报恩。

袁慎己道:“这出龙女报恩便是柳无贺写的,最近在长安很盛行,你可千万别在王潜面前提这个。”

这出《龙女报恩》里,主角柳生是个书生,家境贫寒,但人生得端正、也非常正直善良。他在进京赶考的过程中,无意间搭救了鄱阳湖龙王之女龙三娘,龙女对他心生爱慕,想要嫁给他作为报恩,没想到这位书生刚正不阿、不近女色,说救人只为道义而不是为了回报。

他整这么一出,龙女更加爱慕他了,一直在湖边苦等着他,等待与他重逢的机会......

段知微对这种贫穷书生和富家小姐的本子早就腻烦了:

“这些话本子都是一个套路,书生定然是个贫穷但前途无量的,爱慕他的小姐不是出自世家贵族,就是天上的仙女,不仅要生得绝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肯为这书生死了。”

她越说越气:“我看是某些穷酸中不了春闱,编出个美人来取乐,临死前的幻想罢了。”

她是生气了,却把周边人说乐呵了,都给她鼓掌,说她批判得好,段知微颇为得意地说:“赶明儿我也写出新奇的话本子,你们啊,就瞧好吧。”

没成想到了第二天,食肆生意却突然爆满,段知微忙得脚不沾地,早把写话儿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部分老客来订元日的甜点和五辛盘,五辛盘好整治,不过是些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元日的甜点则是准备了炸豆沙球,类似麻团,吃起来香甜,入口即化,十分好吃。

另一部分人则是指定了要买酸菜包子,段知微纳闷,元日什么时候有了吃酸菜包子的习俗?

那些人道:“是熊猫大侠喜欢的包子,那定然是错不了。”

外头的小孩们风筝也不玩了,滚轮也不滚了,都排成一队唱童谣:“熊猫侠,黑白裳,夜偷包子昼翻墙,衙役四处寻祥瑞,一看蹲在房屋梁儿。”

原来是王潜那本《长安妖异志》火了,“熊猫热”传遍了整个长安。长安的商贩会做生意,熊猫木雕、熊猫蒸饼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