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22)

作者: 添蜜一匙 阅读记录

十余天后,郑六在西市衣帽肆再遇任氏,任氏却四处躲避他,郑六寻到她,表示不介意其狐精身份,二人订下海誓山盟。

郑六有个富有的同族兄长韦崟,一日听闻郑六得此美妇,竟趁郑六不在家,带着家童前去,见任氏确实美若天仙,想要强行纳妾,没想到任氏至死不从,反而赢得韦崟尊重。

本是风流袅娜的才子佳人故事,却有一个沉重悲哀的结局:郑六调到槐里府做果毅尉,恳求任氏同行,任氏很为难道:“巫女算得,妾今年不宜西行。”

郑六一再恳请,任氏不得已还是跟着他走了。途中遇到一群猎户,一只苍犬窜出,任氏大惊化为白狐逃窜,虽有郑六策马呵斥,任氏仍然死于苍犬之口。郑六深觉悲痛,倾囊赎下尸体葬之。

这故事写得新奇有趣,结局又哀婉动人,很快风靡了整个长安,书肆的《任氏传》总是卖到断货,雕版印刷都来不及印书,那些日子,长安的杂剧、散乐、皮影戏,全部都是这部《任氏传》。

至于为何死去的韦釜就是《任氏传》里的公子韦崟,全都是因为他自己在平康坊喝醉酒时自己承认了,加上其身份与书里细节都能对的上。

承认自己是公子韦崟的原型后,韦釜一时名声大噪,再加上想听任氏传故事的人太多了,韦釜在东市的商铺生意一下子爆火了起来。

段知微听得生气,此等逼迫良家女子,因为人家奋起反抗才没继续犯罪的垃圾竟然赚得盆满钵满,真是死得其所。

听完故事,段知微趁铺子了没人,准备试做些新的食物。

最近胡饼、酥肉销量不好。天气实在闷热,饶是段大娘自己,都擦着汗拒绝了炸酥肉“油腻腻的,实在是吃不下。”

倒是绿豆粥、荷花糕、冰凉饮子们卖得算好,段知微只得紧急准备更改食单。

黄昏宵禁前难得不下雨了,左邻右舍都围着老槐树摇着蒲扇纳凉,树上蝉鸣喧杂,段知微提着壶酪浆过来征求民意,耶律大娘不假思索“这天肯定是吃槐叶冷淘啊。”

槐叶冷淘,说白了就是凉面,只不过揉面的时候加了些翠绿色的槐叶汁,看着舒爽,吃起来有淡淡的槐叶香。

怎料一旁的野那突然开口“我自打嫁到长安,每年夏天都是槐叶冷淘,都吃絮了,不想吃。”

段知微决定试试改良一下槐叶冷淘。

首先将槐叶捣出汁水与清水混合,再过筛一遍,搅和成颜色青绿的面糊。

盛一勺子面糊摊进粗瓷大盘里。盖锅盖隔水蒸上一会,待到面糊起泡为止。

段知微指导蒲桃将盘子放入井水过凉,这样比较容易揭下来。一层层青绿色面皮晶莹剔透的码在一起,看上去清凉又舒爽。

段知微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又来调酱料,先烘热锅,炒一锅鸡蛋酱,将豆豉酱与芝麻、花椒碎混合放进去,放点茱萸水增加辣味。

又备了些胡萝卜、黄瓜丝、绿豆芽、花生碎放入湃入井水里保存。

万事齐备,段知微松口气,招呼大家休息,明早就将这改良的槐叶卷面皮作为朝食贩卖。

第二日一早,苏莯值了一夜班,脚步飘忽的想来买个胡饼,发现胡饼炉是凉的。

段知微不好意思的表达了歉意:“最近太热了,夹肉的胡饼没人爱吃了,郎君可愿来点槐叶卷面皮?”

只见木案上整整齐齐的码着脆嫩的豆芽,水灵灵脆生生的黄瓜条。旁边盆里的鸡蛋酱色泽金黄,香味浓郁。

苏莯咽了咽口水道:“那来一份吧。”

段知微一手执箸,另一只把卷面皮摊在手上,先放入脆嫩豆芽、脆生黄瓜、,再舀上一勺子喷香的鸡蛋酱,包成了鼓鼓的包袱状卷饼,递给苏莯。

苏莯迫不及待地接过饼咬上一口,面皮筋道有韧性,黄瓜脆嫩新鲜,豆芽爽口,最好吃的当属里头的鸡蛋酱,这鸡蛋酱嫩滑细腻,炒的刚刚好,口感黏稠适中,不会过于稀薄印象口感,也不会太厚过于腻。

最重要的是,这鸡蛋酱里咸香、微辣的风味层次分明,在这燥热的夏季吃起来很是舒服,苏莯吃得嘴巴鼓鼓。

段知微很是体贴的送来一碗甘草凉水,问:“味道如何?”

苏莯来不及说话,只得对着她疯狂点头。

段知微心下暗喜,又暗示道:“既味道不错,苏录事带些回官署吧。”

这槐叶卷面饼味道不错,吃起来舒爽,想来袁慎己应该也喜欢。

苏莯咽下去最后一口,又一口气干下甘草凉水,没多想,只当段知微想多做些生意,只能抱歉道:“官署从上到下除了我这个文官,其他最近没人啊。”

段知微惊讶地脱口而出:“那袁都尉人呢?”

苏莯看上去比她还要惊讶:“在平康坊附近戒严呢,段娘子难道没听说平康坊诡异的杀人命案吗?”

苏莯左右看顾一下压低声音对着段知微道:“传闻那死去的韦郎君是《任氏传》的原型,眼下整个长安都在传是狐精鬼魂的肆意报复。”

外面阴雨沉沉,苏莯这句话说的段知微整个人不禁打了个寒颤,诡丽的传奇故事《任氏传》,死在平康坊的巨富韦家郎君。

苏莯吃完槐叶卷面皮站起来郑重道谢:“苏某在官署还有些文案未能整理,不叨扰娘子”他掏出钱正自准备出去,又回头说:“娘子若想做袁都尉的生意,他在平康坊南曲值守,娘子直接去便是了。”

段知微本意是担心袁慎己吃不上饭,听他如此说却也不好辩驳,只好点点头:“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