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重生)(32)+番外
“那你,可还要走?”
“不走了不走了。”
……
夕阳西下,月升日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39章 番外四
刘彻视角的前世
遇见那女子是在春日。
春三月,上巳日。
春暖花开,满室馨香。花朵和脂粉的馨香中徘徊着酒气,酒气醺醺然,使人沉醉。此情此景,他并不情愿沉醉。
时近黄昏,堂下的伎人们犹在鼓瑟,犹在旋转,她们细嫩青春的腰肢柳条一般迎风摆动,前后相接。
她们俱是一样的面庞,比这满园的花儿还要娇艳。她们俱是一样的歌喉,比林中的夜莺还要婉转。近日来,他走到哪里,面对的都是这等面庞,这等歌喉,这等舞姿……
有些东西,见得多了,便做寻常。
寻常之物,不看也罢。他有些意兴阑珊地收回目光,放下酒具,看向下首的阿姊。
他的阿姊平阳长公主察言观色,回以微笑。不知为何,今日她的笑容里透着几分笃定。
他于是起了探究之心,任由侍人为自己添满了酒。满饮此杯,且看好戏。
钟磬声中,那名女子款款而来。
她的穿戴同公主府上的其他歌姬一般无二,面庞和歌喉也无甚区别……那么,究竟是哪里不一样呢?
他后来想到,大抵是她的眼神与她们不同。当时,她的眼神中不乏恭顺与敬畏,应当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是什么东西呢?而今佳人济济,美酒美乐在前,一些少年人的慵懒与轻慢裹挟着他,使他不愿深想那些复杂的东西。
总之,随着这名女子到来,他坐直了身体,视线因她飘逸的身姿而游移。
随后他发现,对方垂落的发丝也格外盈亮柔顺,颈项和手腕也很漂亮,纤细精巧,在夕阳下呈现一种暖融融的白皙细腻感。毫无疑问,她是她们当中最出挑的一位。
他的态度有了变化。他那位阿姊面上的笑容由此更为笃定:“陛下?”
他略点了点头,算作首肯。
得了天子授意,她的主人便令她上前来,言语殷勤,为他引荐。
此女名唤卫子夫,她们家世代都是这府上的奴仆,如此微贱之人,能得陛下青眼是她天大的福分。平阳公主说。
他耐心听阿姊的说辞,同时继续打量眼前的女子。
不多时,他听到了自己的声音。
“阿姊,就她吧。”
“子夫,快快谢恩。”这是平阳公主的声音。
“谢陛下垂怜。”这是那卫子夫的声音。
她的声音果然也是极动人的。他心想。
随后的事情亦是顺理成章。天子富有四海,以四海为匣匮,他想要,他得到,他随时取予。
今夕何夕?如此良人。如此邂逅。和她云雨时,他不自觉想到了诗经里的那些旖旎字句。
“今夕何夕?”他一面喘息一面道。
身下那女子胸口起伏,细汗淋淋,却还在谨慎答他的话:“今天是上巳日,陛下。”
他被她的这副模样逗得大笑不已。
她那一头秀发被打湿,随意披散在枕榻间。鬼使神差的,他幻想对方是一条由忠心臣民献上的——自南海捕获的美貌鲛人。鲛人侍奉君王床笫,泪落成珠,歌声也蕴含某种魔力。
受到这种绮丽想象的鼓舞,他抓起衾被盖住她的双腿:“唱首歌吧,子夫。”
卫子夫从善如流,无有不应。
……
上巳之日的相遇,若是仅止于此,便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风流韵事,不足以见诸史册。
那个时候,他起意带她入宫,是为什么呢?因为纯粹的喜爱?因为要全胞姐献美的颜面?又或者,是为了反叛一些东西?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他带她入宫,又将她抛在脑后,遗忘在永巷整整一年的时间。这是事实。
再见面,依旧是在人群中,依旧是那双眼睛。
那双眼睛正不住流泪,正剖白陈情。
那双眼睛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他仍不愿细思。不过都是些曲折的妇人心思。他想。
人们都说,是这女子的眼泪惹得天子怜惜,勾起了天子对过往的回忆。然而天子本人十分清楚,无需启封记忆,他也根本没有忘记她。
是的,没有忘记与不再眷顾,这并不冲突。
天子想要眷顾或是冷待某人,全在他的一念之间。只此一念,天上地下,宛若云泥。
后来的事嘛……
诚如平阳公主所说,卫子夫是个有福之人。她诞育了他的首位子嗣,兄弟卫青和子侄霍去病均得力。一介歌女之身,竟一路坐上了皇后宝座。
他自然也听过民间传唱的那首歌谣: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那时他身边已有了许多新人,年岁长,帝王心术也愈发幽深。可他仍然看不透妻子的眼神。
夫妻多年,无论她表面如何的谦恭柔顺,姿态贤明,他总觉得她的眼底藏着别的东西。
是什么呢——
他才不屑去盘问这老妇!他发自内心地鄙夷她花期短暂,年老色衰,他恐惧厌恶她的衰老,如同恐惧厌恶自身的衰老。
美人会迟暮,名将会白头,君主也不能从时间的洪流中挣脱出来。
君王的恐惧与心术中催生了一头凶戾的野兽。
征和二年,巫蛊之祸起。父子相疑,株连不断。皇后为太子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助力太子与他父皇的军队在长安城中激战五日。
刘彻始知,隐藏在妻子眼底的,是荒原上烧不尽的野火,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蓬勃生长的野草。她把它们隐藏得很好。那是她从少女时期就有的——对生活的野心和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