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49)
周疏宁又吩咐微雨:“取案板和水。”
微雨早就准备好了,临时支了个案板,和周疏宁一起将面粉放到了案板上。
看到这里,众人仍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把小麦碾成粉,就能多卖钱了吗?
却见周疏宁又将面粉加入水,利落的揉成一个面团,再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饼,最后将面饼卷起,手起刀落切成了细细窄窄的面条。
旁边微雨已经配合默契的烧开了水,周疏宁将煮好的面条下入沸水中。
同时又扔进去几根青菜叶,几片豆腐干,又打进去一颗鸡蛋,加入一小撮盐巴提味。
不足一盏茶的时间,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青菜面便盛进了碗中。
周疏宁端起那碗面,交到了关内侯的手上,说道:“侯爷请品尝,看看味道如何?”
此时围观的群众已经发出了不绝于耳的赞叹声:“那小麦竟能磨成这样细白的面粉,还能做成这样的……饼?”
关内侯尝了一口,表情瞬间就变的不一样了。
如果说上次的臭豆腐还让他有几分嫌弃,这次的鸡蛋面却是瞬间征服了他。
关内侯点头道:“这个味道……还真是与众不同,这是什么饼?”
周疏宁笑了笑,说道:“想必大家都见过胡人做的饼?没错,此物在胡人那里应该叫水引饼,但一般我们叫它面条。小麦面粉所制,故名曰面。”
关内侯又忍不住吃了一口,再想去吃的时候发现已经见底了,皱眉问道:“还有没有?再来一碗啊!”
周疏宁摇了摇头:“没了,侯爷海量。”
关内侯:……这个词是用在这里的吗?
旁边长孙清明看了一眼他这一摊子问道:“你这是打算卖水引饼吗?”
周疏宁意外的问道:“夏护院好像吃过?”
长孙清明道:“见过。”
从前万国朝会,有胡人进献水引饼为太后祝寿。
周疏宁意外道:“那你肯定是太子身边的红人,是太子带你见的吧?”
长孙清明笑了笑,说道:“说的是呢,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子妃殿下会不认识我。”
周疏宁:……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我身上了。
长孙清明却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道:“晚上……我也想吃这个。”
周疏宁假装傲慢的冷哼一声:“不给。”
长孙清明难得伏低作小:“东家娘子,您受累。”
周疏宁:“呵呵,还是不给。”
长孙清明假装一脸凶相的威胁道:“是吗?到底给不给!”
周疏宁退开一步,皱眉道:“做就做呗,你凶什么?”
这年头,武功高的说了算。
然而他俩的悄悄话却被不远处的关内侯听进了耳中,他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看来太子妃殿下,终于也耐不住寂寞了啊!”
周疏宁皱眉:“什么跟什么,侯爷可别乱说。”
关内侯啧了一声:“那你们刚刚给还是不给,做还是不做的聊些什么呢?”
周疏宁耳根泛红,一脸大无语道:“谈论一些再纯洁不过的事情!侯爷你这个人,还真是为老不尊。不过今天我该给您展示的也展示了,明日我便会在北疆各大郡县再增设几家面馆。如果侯爷您没意见,我可就去师爷处批银子了?”
关内侯点头:“好,太子妃殿下办事,我放心。”
及至如今,关内侯已经对这位太子妃产生了几分佩服。
说完他便转身,坐上马车,回自己的关内侯府了。
直到马车走远了,周疏宁才转过身来气鼓鼓的对长孙清明道:“夏护院!以后说话能不能注意一下场合?那些轻佻的话,不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
长孙清明挑了挑眉,问道:“哦?东家娘子的意思是,私下里说?”
周疏宁:……
第41章 不就是平胸吗?
周疏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世界有这么厚颜无耻之人,也是绝了。
今日收了一天粮,天色眼看就要暗下来,周疏宁不想在口舌上与他计较,便一脸愤懑道:“套车,回村!”
因着周疏宁有个习惯,每次回村前都要去看一眼他的土豆。
近日土豆长势很好,叶子已经抽条拔节,想必这飘洋过海而来的农作物在北疆适应的也很好。
周疏宁下车看了一眼,十分满意的说道:“不出俩月,土豆就能下锅了。”
长孙清明问道:“比你弄出来的豆腐面条更好吃?”
周疏宁摆手:“非也,何止是更好吃,简直是人间珍馐!”
他早就想吃久违的薯片和薯条,当然还有劲道可口的土豆粉以及红烧牛肉炖土豆。
周疏宁吸了吸口水,望着一整块田的土豆秧子道:“到时候姐姐给你做个土豆全宴,保证你香掉了舌头。”
长孙清明就有点想笑,你是谁姐姐呢?
周疏宁又去隔壁田里看了一眼棉花,棉花已经长到一尺来高了,再过段时间就会开花结果。
待到七到八月份,这几亩地的棉花也能采摘了。
最近二丫纺纱也纺了大半,他又让小木匠打了织布机,到时候也可以让二丫一并把布给织出来。
只是浇起水来有些麻烦,他看到天快黑了,不远处的工人还在挑水。
远远的,周疏宁冲他们招了招手:“辛苦大家,大家早点收工,天色不早了。”
那些人却一脸冷漠的没有搭理他,周疏宁尴尬的笑了笑,刚要转身回马车上,便听倚在马车上的长孙清明眉心急蹙大呼一声:“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耳边早已传来嗖嗖的箭矢破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