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562)

作者: 顾婼婼 阅读记录

徐森今年二十多岁,父亲五十了,有个儿子刚五岁,妻子看着也是温和好脾气的。

只是他们看上去有一丝戒备,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些外人,更是对这村子里的人都有戒心。

但周疏宁一说明来意,他们便放松了下来,眼下只有徐森的妻子和老父亲带着幼儿在家,徐森进山打猎了。

周疏宁问过以后才知道,原来在这样的村子里,人少的确会被人多的欺负。

像麻老太家的,她的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又分别有十六个孙辈,这在整个村子里都可以横着走。

而徐森家里只有一家四口,哪怕是小孩子闹个矛盾,他们也不敢大声和他们撕扯,省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看得出,和作森家的人都很善良,一会儿的工夫,徐森的妻子给公爹递了三次水,拿了两次食物,还给公爹换了干净的鞋袜。

周疏宁问:“我听说村子里的老人年纪大了都会被送到山上去?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做吗?”

徐森媳妇一听,立刻慌了,急争的哀求道:“大人,我们家公爹还不算老,他还能动。带带孩子洒扫院子,这些活儿他都能做。您看我们这一院子的菜蔬,全是公爹一人在打理。他早晨还会早起去挑水,晚上还去山上拾柴。他自己能养活自己,不信您看,他身体硬朗的很。”

周疏宁知道她误会了,便摆手道:“别担心,我们这次来,不是让你把老人送上山的。相反,我们觉得你们把老人照顾的很好,还要给你们嘉奖。”

徐森媳妇不懂,问道:“嘉奖?那……就不必了,都是自家老人,我们也没有照料他什么。是公爹一直在照料我们,帮我们带娃做饭,我也才能放心的去赶集卖菜违卖染布。”

原来徐森媳妇有个染布的手艺,所以他们家在村子里其实过的还不错。

周疏宁点头:“这么说,这附近有集市?”

徐森媳妇摇头:“赶集要翻过前面三座山,一来一回要一天。”

周疏宁又是一阵唏嘘,只觉得大山里的村民太不容易了。

他想了想,对徐森媳妇道:“这样,因为你照顾老人有功,以后就不用翻山越岭去卖布了。以后你织的所有布,全都卖给我们这边的医馆。不论你织多少,医馆照单全收。而且,我们还会给你每个月五百文的奖励。这个奖励,只有照顾老人的有,不照顾老人的是没有的。”

徐森媳妇都懵了,从前他们为了藏着这件事,都不敢让老爷子白天出门,今天竟然说要给他们奖励。

周疏宁见她不说话,又道:“对了,你现在有成品布吗?刚好我们医馆需要做一批床品,如果有的话,现在就可以全都卖给我。”

徐森媳妇懵懵的点头,抱出了两匹刚织好的白粗布。

穷乡僻壤,也只有这种粗布了,再染成当地颇有特色的蓝白格子,就是他们日常所穿的那种。

不过,看这织工,倒是颇为细致,徐森媳妇应该是个挺不错的织工。

周疏宁点了点头,问道:“这两匹布要多少钱?”

徐森媳妇答:“这是粗麻布,不值什么钱,两匹一共五百文。”

这两匹布,她赶十个集都不一定能卖光,上个月她一共卖了不到一匹布。

他们这种穷山村,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什么钱,可能别人一个月就能赚个几百文,他们一年能有个几百文就不错了。

周疏宁当即就掏出钱包,结果找了半天找不到铜板,便拿了一块碎银角给了她,那至少有一两,能值三千多文。

徐森媳妇也不敢收,乡里人没几个见过银子的,就连村长家见了这银子恐怕眼睛也得直。

她摆着手道:“算了算了,您破开以后再给我吧!这钱……这钱太多了,我可不敢收。”

周疏宁却上前给她放到了桌子上,示意手下把布带走,又道:“又不是白给你,这算三千文,你再继续给我织布,织够三千文为止。没有期限,什么时候织完算什么时候。”

第483章 小铁蛋的生命系统(八)

徐森媳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造化,竟然一下子能赚到一两银。

这一两银,在这大山里,足够买上一处石头院落了。

她感动的扑通一声就跪到了周疏宁的面前,哭着说道:“谢谢恩公,恩公的大恩大德,我们这辈子都忘不了。”

周疏宁立刻上前将人扶了起来,说道:“这不算什么,这都是你们应得的呀!村子里只要好好孝敬老人的,我不光给送钱,还给安排工作。但如果不好好孝顺老人,那就糟糕了,那就让他们自生自灭的。还有,如果有人把老人送去山上,那更是对不起。他们不但没有钱,还会被抓去坐牢。”

徐森媳妇明白了,她感动的想哭,本以为自己把老人藏起来是犯了山里人的忌讳,没想到朝廷的大人也赞同她的做法,说这叫孝道。

很快,徐森也打猎回来了,这次他也是满载而归,猎得了许多野兔山鸡。

一听媳妇说的来龙去脉,当即便招待周疏宁在家里吃野味,把所有山鸡兔子菌菇全都炖了招待他。

周疏宁也是头一次吃这么正宗的山珍,味道真的非常鲜美。

不过,野味这个东西,虽然他入乡随俗的吃了,但却并不赞同他们继续靠打猎为生。

毕竟野味有病菌病毒,一不小心就会感染泛滥。

可他又不能高高在上的说这些,毕竟百姓们连活下去都是问题了,他们不打猎难道喝西北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