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庶女:权倾天下(27)
第24章 真相渐明
林墨马不停蹄赶回京城,连身上的尘土都来不及拂去,便匆匆踏入太子府,直奔书房。太子萧景煜早已等候多时,见他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与期待。
“殿下!”林墨单膝跪地,将厚厚一沓证据呈上,“这是刘管家家族叛国的铁证。”随后,他条理清晰地讲述着在南方码头的调查过程,从那些隐秘交易的时间地点,到神秘货物与机密信件的发现,再到刘管家家族妄图扳倒侯府、搅乱朝堂,勾结岛国的种种阴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萧景煜越听,脸色愈发阴沉,最后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吼道:“好个刘管家,竟做出这等通敌叛国之事,本王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以正国法!”
林墨起身,神色凝重地说:“殿下,刘管家家族在南方经营多年,势力错综复杂,背后恐怕还有朝中官员撑腰。我们行事需万分谨慎,以免打草惊蛇。”
萧景煜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道:“你所言极是。本王即刻命情报司加大调查力度,密切监视朝堂官员动向。”
而后,萧景煜依计行事,在朝堂上下悄然散布刘管家家族的可疑消息,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暗中观察各方反应。
在京城一处极为隐蔽的宅院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刘管家猫着腰,神色慌张地走进房间,屋内的朝中大员正背对着他,身形高大,身姿笔挺,听到脚步声,也并未回头。
“大人,大事不好了!”刘管家声音颤抖,额头上满是汗珠,“事情怕是败露了,有人在暗中调查,我们得赶紧想办法!”
大员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惊慌,眼神冰冷得如同寒夜的霜,他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刘管家继续说。
刘管家见状,心里莫名发慌,但还是硬着头皮把近期察觉到的异样一股脑说了出来,末了,带着一丝祈求的语气道:“大人,您可得救救我啊。”
大员听完,嘴角浮起一抹冷笑,那笑容里没有一丝温度:“蠢货,这点事都办不好。”话音刚落,他轻轻击了两下掌。
瞬间,从暗处涌出几个黑衣人,他们动作敏捷,迅速将刘管家团团围住。刘管家惊恐地瞪大双眼,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一边往后退,一边颤抖着说:“大人,您这是……”
大员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一挥手,冷冷道:“解决了。”黑衣人立刻一拥而上,刘管家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敌不过训练有素的黑衣人,很快便没了动静。
大员看着地上的尸体,眼中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刚才只是碾死了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他弯腰捡起刘管家掉落的手帕,轻轻擦了擦手,随手一扔,手帕缓缓落在尸体上。
“真是麻烦。”大员低声嘟囔一句,随后转身,大步走出房间,仿佛这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事。
而在侯府,林绮罗也察觉到了异样。她本以为只是参与一场针对林晚晚的诬陷,却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叛国大案。此刻,她满心懊悔,深知自己被刘管家利用,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我不过是想给林晚晚一点教训,怎么会变成这样……”林绮罗坐在床边,双手抱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自己必须想办法脱身,否则侯府上下都将受到牵连。
第二日早朝,大殿之上气氛凝重压抑。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交头接耳,神色间满是不安与揣测。太子萧景煜身着朝服,神色冷峻,阔步上前。
“启禀父皇,儿臣有要事奏报。”太子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沉稳却难掩愤怒。他将刘管家家族通敌叛国、林墨艰辛调查的过程,以及证据被销毁、刘管家横尸街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皇帝详述。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冷凝,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众人,“竟有这等叛国之事!诸位爱卿,可有何见解?”
这时,大皇子萧景炎上前一步,微微欠身,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礼部尚书周崇义,意味深长地说道:“父皇,此事疑点重重,刘管家不过是个下人,背后必定有朝中高官指使。儿臣听闻,礼部尚书周大人近期与南方往来频繁,不知周大人对此作何解释?”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目光投向周崇义。周崇义脸色骤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仍强装镇定,“大皇子莫要血口喷人!下官一心为国,兢兢业业,何来与南方往来频繁之说?”
三皇子萧景轩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上前说道:“大皇子仅凭听闻就质疑周大人,似乎有些草率。朝堂之上,讲究证据,若没有确凿证据,随意猜忌大臣,恐会寒了诸位官员的心。”三皇子的话看似在为周崇义开脱,实则暗指大皇子没有真凭实据,不该贸然发难。
二皇子萧景澜站出来,双手抱拳,朗声道:“三弟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关乎国家安危,不可不查。既然有疑点,就应该彻查到底,还朝堂一个清白,也给百姓一个交代。”二皇子的话,既表明要彻查真相的立场,又隐隐有推动事态发展之意。
各方势力开始在朝堂上表明态度,支持大皇子的官员纷纷指责周崇义,要求严查礼部;支持三皇子的则呼吁要谨慎行事,不可冤枉忠良;而二皇子一派则强调彻查的必要性,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
太子萧景煜看着混乱的朝堂,心中明白,这场党争已然开始。他上前一步,高声道:“诸位!当务之急是查明真相,揪出叛国之徒。不管涉及何人,都不能姑息。儿臣建议,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会审,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