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春(62)+番外
江书久弱弱回了句:“是吗?那不是一个寺庙么。”
司机从后视镜看她一眼:“对,是寺庙,这不是清明到了,很多人都去那儿拜佛啊什么的。”
车程仅有短短半个钟头,到地方后江书久付钱,司机从储物盒里给她找零钱的时候她扣着手指向窗外望了一下。她非常轻松地在人群中看到了握着两张门票的温敬恺,他站得很端正,头稍微向上仰起一点,看样子像是在观察每一辆经过的车辆。
江书久在温敬恺视线荡过来的前一秒迅速向后靠,她后背和后脑勺紧贴着后座皮质的护具,喘了两口气。这时司机将一张五元纸币透过栏杆递给她,她没有接,反而古怪地对他说:“我刚才给您看错地方了,我要回家来着。”
她应对恐慌的办法依然只有逃避。
回家后父母批评她不顾虑不通知就想一出是一出地更改职业生涯规划,她态度坚决说哪怕需要多浪费一年时间读预科也要出国留学,她的爸爸妈妈向她妥协,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英国那几年时光在江书久的记忆中时常悬停,她认识许许多多好友,崭新的文化环境赋予她灿烂的自信和起点,她比以前要开朗许多。某次在她的公寓里进行聚会,有人不小心打翻她放在吧台的电脑,旁边架子上的纸盒被带到地上,她不顾存满文献资料的笔电,单单捡起旧手机查看这个老物件是否完好,那一瞬间意识到自己仍没有放下。
论文有备份但约会短信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可以从旧手机里导出,选修的cognitive psychology(认知心理)课上她隐去主角和人称讲一段故事,所有人都认为男孩约女孩是为了表白。
江书久承认自己迟钝,同时害怕自己再犯错误,误解心事不美好,因此她思考出一个可进可退的方案。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她思来想去还是选取原始方法试探着抛出一份情书,心理课上同学们所言正确最最好,要是温敬恺回应冷淡她也做好了被厌恶的打算,大不了一辈子待在英格兰,反正也没脸再见他。
当年春假回国的航班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并没有脚踏实地,江书久心慌地厉害,她问机组人员要来信纸和中性笔,书写没底的表白信件。
不如温敬恺用情至深细腻柔软,她连手都没有抖,全程一气呵成彻底清查心底龌龊。那是江书久此生最澎湃最不讲道理的一句“我喜欢你”,落款坚贞昂扬大有就义之势,她不要成全不要犹疑不要脸面只愿为自己获得一次出格的、违伦的、痛快的精彩。
那天傍晚温敬恺说的没有错,上天就是不会在他们这里做好人。因为航班晚点的缘故,江书久落地时已经是深夜,温家灯光尽灭,她随身的小包里装着信件,思虑几秒后也只是回了个头。
到家时父母还在等她,她听到父母隐晦地说温家出事了,当晚江书久辗转反侧,两次起夜跑到书房意欲拆开温敬恺那封信查看内容,以求提前知道故事结局。
最终理智打败情感,她尊重温敬恺和姐姐,隔天早晨十点钟去敲温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女人。
江书久下意识以为房产易主,不过这次她学乖又伶俐,为求证还将手背去身后问了句:“你好,温敬恺在吗?”
对方这个点便妆容精致衣着光鲜,看向她的目光十分纳闷好奇,但出于隐私边界并没有问她是谁,只是回答她的问题:“温敬恺在楼上睡觉,你找他有什么事儿吗?”
江书久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爱情转移居然是这样的滋味,这个答案不在她预设之中,而温敬恺就是这样多情的人,他不会为谁固守身心,二十多岁谈场恋爱无比合理,留女孩子在家过夜也是情理之中。
江书久撑起一个笑摇头,回答她:“不好意思,找错人了。”
她从温家院门出去,体会到惊心动魄后的失魂落魄,路过信箱时,温家积攒已久的报纸因没人查收从箱子里掉出来,她被陈旧古老的日期吸引了目光,思考了一会儿后将皱巴巴的、过期的信投放了进去,投放进她时常偏头看的位置。
时过境迁,江书久在温敬恺三十岁的生日宴上再次见到当年开门的女人,她叫井舒。
赵思雯说她从未终成立就开始跟在温敬恺身边做公关,那他父母出事她势必出过很多份力气,确实是大功臣。不过那时井舒没有问她是谁,她也没有问井舒是谁。
人人都迈错,她与温敬恺便缘悭一面。
其实也许温敬恺只要早醒一刻钟就可以看到她手握表白信忐忑地站在他家门外的样子,早春清晨阳光很好,她要是能在门口真正向他递过去一份潦草信,结尾就不知道会被改写成如何。
可是偏偏,偏偏。
第34章
江书久下车后对司机道谢, 她微微欠身说麻烦他酷暑时节在难得的休息日跑一趟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合适。对方礼貌点头回礼,坦言江先生慷慨,他会收到大笔进账, 数目远超司机平均时薪,江小姐不必放在心上。
于是江书久很难不想到她回程时收到的短信。当初温敬恺在车上讲完那番话后还记得理智地建议她不要独立参与诉讼过程,最优选是再次委托结婚时的律师来重构离婚协议, 而她的律师十分钟前发短信告诉她关于财产安排的谈判已经完成,温先生很豪爽,给予她的要比结婚时谈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