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仙草[群像](11)
可陈镇东闲不下来啊,风风火火干了大半辈子的活,这一下子退休,整天待在家里,感觉浑身上下不舒服得都要长蘑菇了,天天筹划着还能做什么小生意。
陈家在后街有个小铺面,陈镇东和陈敬涛商量了一下,开了间兴隆包店做面包,徐晓敏没事就过去帮忙。后来王君干脆从厂里辞职,和公婆一块做面包店的生意。几个月经营下来,效益还算可以。
上个月王君查出怀孕,妊娠反应有点大。徐晓敏就让她先在家里稳胎,等过了三个月,身体情况好些了再去店里帮忙。
陈敬禹去年考上了汕头大学,出去读书住宿,陈敬涛夫妇就搬到里面的屋子住,不用爬上爬下。阁楼现在变成陈慧琪的屋子,外屋原本搭着的床铺收起,显得宽敞了些。
包店人手少,陈镇东忙得头昏眼花,回到家想着能吃口热饭,结果王君在里屋睡觉,陈慧琪在做作业,米都没下锅,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爸现在脾气越来越差,你少跟他对着来,先去写作业吧,这儿大姐来。”
陈慧柔干活利落,没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陈敬涛把饭桌支起来,回屋喊王君出来吃饭。陈慧柔端着汤上桌,先给陈镇东盛了碗:“爸,先喝碗汤暖下肚子。”
陈镇东吃了两块绿豆糕垫肚子,气也消了大半。想起今天在店里听到的事儿,问陈慧柔:“我听刘校长说,他给你介绍余老师家的二儿子,你拒绝了?为什么?”
徐晓敏刚落座就听到这句话,嘀咕:“饭桌上别聊这些。”
“不聊这些聊什么?聊猪肉一斤多少钱?家常不就是在饭桌上聊出来的?”
陈镇东现在的脾气就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徐晓敏都懒得跟他说,通常一句劝不下去就不开口了。
陈慧柔只能耐心解释:“余序洲也是老师,但不是在镇上的学校。我不想谈同行,一家子都是老师,挺没意思的。”
陈镇东恨铁不成钢:“你就是挑,也不看看几岁了,再这么下去,三十都嫁不出去!”
陈敬涛扶着王君出来就听到这句,当大哥的,总得表示一下。
“爸您别急,等我问问学校里的老师,看他们家里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年龄合适的,给阿柔牵线。*”
陈镇东瞪了陈敬涛一眼,严厉道:“你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听到没有!”
陈敬涛:“一定,一定。”
第6章 老二
◎“谈对象,条件相当就好。”◎
1988年,王君生了个女儿,梓字辈,取名的时候特地找了先生来算,说缺金,陈镇东就做主给她定了个“钰”字,大名叫陈梓钰。
1982年县政府就发出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意见》,规定国家干部、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陈敬涛是职工教师,按照计划生育政策,只能生一个孩子。全家盼了十个月盼来一个姿娘,陈镇东失望得好几晚都没睡着。
王君怀孕的时候,徐晓敏经常给她买羊奶喝,小梓钰生下来白白胖胖的,一双眼睛又大又圆,漂亮得紧,瞬间吸引了全家的注意力,就连陈镇东也不例外。
总归是当爷爷了,大不了把留后的希望寄托在陈敬禹身上就是。陈镇东逐渐舒心,每天除了忙店里的事,就是给小梓钰做玩具。
同年,陈慧柔带的学生升上六年级,她也跟着一起。带毕业班是双倍忙碌,陈慧柔回家待着的时间少,谈对象的事就没人再提。
谁都没记起陈敬涛说的,要负责帮陈慧柔找对象的事。
时间进入90年代,陈慧柔二十七岁了。过年走街串巷给亲戚朋友拜年的时候,陈镇东两口子没少被人追着问,大妹怎么还没谈对象。
小镇上的人说话土,见着陈镇东就说:“陈总工啊,家里三件不能留,屎不能留,走仔(女儿)不能留,死人不能留。这道理你会不知道?不能因为跟女儿亲,就一直留在家里啊。”
徐晓敏是退休老师,有文化有教养,对这样的土话是嗤之以鼻,极不乐意去应付。
也就陈镇东听了进去,回家就骂陈敬涛,当初把帮陈慧柔找对象的事给揽了过去,结果两年多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陈敬涛顿时有了压力,在学校,一没有课就“执行任务”,四处打听。
很快,有个和他关系不错的老师帮忙介绍:“余光亮老师你认识吧?他家小儿子也还没对象,年龄跟你妹妹相仿,要不给你俩牵个线?”
余光亮老师在学校名声是极高的,也是几十年老教师,教学成绩斐然。
陈敬涛一听,大腿一拍,脸上一片喜色:“那可太好了!”
当晚陈敬涛就把同事介绍的情况和家里人说了一遍,陈慧柔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最先憋不住开口的是王君:“我怎么记得这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
陈镇东讪笑,竖起两根手指头:“两年前,人家刘校长介绍的就是这个余序洲,面都没见,就被你妹妹给拒绝了。”
还有这事?
陈敬涛记不清原因了:“为什么?”
王君也反应过来,啧了他一声:“慧柔当时不想找当老师的对象,你怎么又忘了。”
陈敬涛瞬间一脸的挫败,亏他把对方的情况了解得那么仔细,还和余光亮老师聊了好几次,结果是两年前就被陈慧柔拒绝过的人。
一整个白干。
沉默弥漫了一整间屋子,徐晓敏拍了拍陈慧琪示意她回屋写作业,王君也借口要哄睡陈梓钰先离开。